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波蘭「脫罪法案」惹惱以色列 波駐以色列大使館被要求道歉

波蘭「脫罪法案」惹惱以色列 波駐以色列大使館被要求道歉

【環球時報駐波蘭特派記者 于洋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波蘭應該道歉!」1月27日是「納粹受害者紀念日」,這本應是各國人民共同悼念大屠殺遇難者的日子,但波蘭近期一項關於集中營表述的立法卻引起以色列的不滿,兩國在紀念日前後爆發激烈爭論。

據波蘭《共和國報》27日報道,波蘭26日通過法律修正案,規定將對「第三帝國犯下的納粹罪行歸咎于波蘭人的言行,或以其他方式明顯解脫實際犯罪者責任的言行」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罰款。簡而言之,今後任何「波蘭死亡集中營」的提法或者暗示波蘭對集中營負有責任的觀點都將被提起訴訟。

這一法令引起了以色列的關注。27日,以色列前任財政部長拉皮德在推特上表示,集中營位於波蘭,這一點沒人能否認,要求波蘭駐以色列大使館道歉。但波蘭大使館則表示,新法案的目的不是為了粉飾過去,而是為了保護真理免受誹謗。他們認為,集中營是德國納粹的,不是波蘭的,兩者沒有關係。

兩國之間的爭論迅速升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強烈反對波蘭的新法律,「你不能否認大屠殺。」對此,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在推特上表示,2016年波蘭和以色列簽署聯合聲明,反對使用「波蘭死亡集中營」等用語來歪曲歷史。不過,即使是波蘭民眾,也有人反對新法規,認為該規定是 「為了擺脫責任,否定已經發生的歷史」。

與波蘭否認責任相反,奧地利總理庫爾茨27日在推特上表示,奧地利是大屠殺的幫凶,「我們非常清楚背負的歷史責任,新政府承認這一點。」不過,這並沒有打消媒體對於奧地利以及其他歐洲國家重新抬頭的反猶和反穆勢力的擔憂。美國《時代》周刊27日指出,在德國和奧地利,右翼民粹政黨正重新獲得力量。德國選擇黨去年進入聯邦議院,而奧地利自由黨更是成為新政府的聯合執政黨之一。兩黨都發表過反猶和反穆言論。

對於這種趨勢,德國總理默克爾要求全國各州全力同反猶主義和仇外心理鬥爭。她還保證,在新政府里會設置反猶主義專員的職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對近年興起的反猶和反穆現象表示擔憂,「新納粹分子、白人至上團體等勢力是極端仇恨的主要傳播者之一。但令人遺憾的是,此類邪惡理念在許多地方正從社會和政治邊緣進入主流。我們必須攜起手來,共同阻止仇恨常態化的發展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環球時報記者手記:在達沃斯邂逅「旋轉門」後的前政要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