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散文三等獎‖古城兩千年

散文三等獎‖古城兩千年

2018

白水文藝

第12期

當你愛上了白水,世界也就會愛上你。

當你愛上了文字,內心就會更加澄凈。

棗陽市「金蘭杯」首屆文學大賽獲獎作品選

三等獎 ▍張世美

棗陽市「金蘭杯」首屆文學大賽獲獎作品選

《古城兩千年》

公元前45年(漢元帝劉奭初元四年),巨鹿郡掌管軍隊的最高長官劉回,隨其從兄舂陵考侯劉仁,內遷至南陽郡蔡陽縣白水鄉(今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於是,在秦朝設立的眾多的郡縣之中,蔡陽縣的縣名,在浩瀚的史書中便留下重重一筆。蔡陽縣也與這個家族結下不解之緣。

劉回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七代孫子。漢高祖劉邦的兒子漢文帝劉恒生了兒子漢景帝劉啟,這對父子在歷史上留下的,就是「文景之治」。劉啟的眾多嬪妃給他生了十四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兒子叫「劉發」。「發」的古文釋義是「不請自來」、「不速之客」。劉啟給他這個兒子取名叫「劉發」,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

那天晚宴罷,劉啟醉醺醺要就寢了,內侍召集嬪妃,由他挑選陪侍的人選。一個姓程的嬪妃正好來了月事。按照宮中慣例,嬪妃不能侍奉皇上,就在額頭上點硃砂,皇帝一看就明白了。程姬不知為什麼,把這件事給忘記了,內侍召集嬪妃時,她這才想起。她心想:皇帝有那麼多嬪妃,也不是那麼寵愛她,怎麼會臨幸到她頭上。可劉啟恰恰就把陪寢的任務交給了她。程姬急忙將自己侍兒唐兒打扮一番推上床。劉啟醉眼朦朧中,一槍打了個十環。唐兒十月懷胎,生下一個兒子。劉啟只好封唐兒為唐姬,並對這個兒子很不以為然,取名叫「劉發」。這就是西漢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唐姬誤會。

劉啟把這個叫劉發的兒子分封到長沙郡,是為「長沙定王」。當時,長沙郡與同為郡國的南陽郡相比,長沙郡有兩萬五千餘戶人口,南陽郡卻是四十五萬餘戶人口,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劉發雖地位低下,但他很聰明。有一年朝拜,兄弟們歌舞為父皇助興。輪到定王劉發時,劉發束手束腳地跳起來,眾人哄堂大笑。他的父皇劉啟也很奇怪,問他是怎麼回事?劉發回答:「臣國小地狹,不足迴旋。」漢景帝劉啟意識到慢待了這個兒子,於是下旨將武陵、零陵、桂陽三郡分封給劉發。

定王劉發多子,十六個長成,留下一個繼承王位,其餘的也要分封出去。這時,他的父皇劉啟已死,繼承皇位的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劉徹,是為漢武帝。劉徹繼位後,鑒於父皇時的「七國之亂」,採納大臣主父偃的計策,在各國實行推恩策,由各王侯國在自己的封地分封自己的子弟。於是,各侯國大國不過十里,小國不過一城。劉徹達到消弭各王侯國勢力的目的。

劉發將自己的兒子都分封在自己的王國里,其中一個叫劉買的兒子,分封到零道舂陵鄉(今湖南省寧遠縣柏坪鎮柏家村),是為舂陵節侯。劉買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劉熊渠,次子劉外。劉熊渠繼承了侯位,他是個「強勢侯爺」,政治活動能力強,人際關係廣,給他的弟弟劉外謀了一個鬱林(今廣西桂平故城)太守的職位。這對兄弟成婚後,劉熊渠生了劉仁,繼承了他的侯位,劉外生了劉回,劉回官居巨鹿都尉。

劉仁主持「舂陵侯國」時,以舂陵侯國地勢下濕,山林毒氣(指山林間容易引人致病的濕熱氣,亦稱「瘴氣」),上書求減邑內徏。漢元帝同意了「舂陵節侯」劉仁的請求,徒封到南陽郡的蔡陽縣白水鄉,猶以舂陵為國名,轄蔡陽縣下的白水、上唐兩鄉。劉仁遂與從弟巨鹿都尉劉回及宗族徏遷到蔡陽。

巨鹿都尉劉回生有二子,劉欽、劉良。劉欽做了濟陽(今河南省蘭考縣)縣令;劉良做蕭縣(今安徽省蕭縣)縣令。

劉回的大兒子劉欽到濟陽赴任時,其妻樊嫻都隨行,當年在縣署生下第三子。因當年縣裡莊稼結了九穗。劉欽便給他這個三兒取名「劉秀」,字文叔。

劉欽在濟陽幹了三年,因政績卓著,詔遷為大縣南頓(今河南省項城)縣令。不幾年,劉欽在任上病死了,留下三男三女六個兒女。

劉欽死時,那個叫劉秀的三兒剛剛九歲。九歲失怙的劉秀,只好和兄弟姐妹到蕭縣,去投靠在那裡做縣令的叔叔劉良。

劉秀十三歲那年臘月,在朝中攝政的大臣王莽,篡奪漢室自立為帝,國號為「新」。第二年改年號為「始建國元年」。

新朝始建國二年,王莽下詔,削奪劉氏子孫爵位,舂陵一族「皆為民」。劉秀跟隨叔叔劉良,回到了家鄉蔡陽縣白水鄉。

舂陵一族劉氏的爵位沒有了,他們還有祖上留下的田地,衣食也就無憂了。在改朝換代的大潮之中,他們做了春種秋收的農民。他們沒有忘記故國,便把白水鄉改作舂陵。

傍舂陵而過的河流,叫「渾河」。它發源於桐柏山,湍急的河水翻滾而來,帶起團團渾濁的泥沙奔騰而下,這也是兩岸的百姓叫它「渾河 」的原因。「渾」「滾」意思相近,後人也叫它「滾河」。

渾濁的河水流到舂陵,便變成白亮的清水,河岸邊的劉氏子孫便叫它「白水」。白水河兩岸水草豐美,鬱鬱蔥蔥,蓬蓬勃勃。白水河是劉氏子孫的「母親河」,他們在河畔用勤勞和智慧的手指,觸摸和撒播一粒粒金色的種子,他們在太陽之下耕作、舞蹈、相愛,擁抱豐收、苦難和幸福。

隨叔父從蕭縣罷官回鄉的劉秀,便做了一個小農夫。每天,他在河邊稻田裡蛙鳴和莊子里雞犬鳴叫的黎明中醒來,然後去陽光照耀的河畔田地上耕作。他或是在沙沙的玉米地里午睡,或是去開滿金銀花和牛蒡花的河畔放牛。暮色降臨的時候,劉秀打著響亮的呼哨,伴隨著歸鳥的鳴唱,從曠野返回家中,寶石般的晚星帶回了所有的牛群、羊群和牲畜。農閑時,劉秀或是乘船沿著白水河順流而下,或是乘馬車牛車沿官道行駛二十餘里地,來到蔡陽縣城售賣多餘的農產品,換取家中必須的生活用品。劉秀在蔡陽縣城的街頭流連往返,看市井的繁華,聽鄉民訴說生活的艱辛。

農人的生活是艱辛的。而在家裡兄弟中排行老三的劉秀「性情於稼穡」。他一母同胞、好養俠客的大哥劉縯笑他「……事田作,比之高祖兄」。他的憤青大哥劉縯,性情剛毅,常恨王莽之篡位,而自比於高祖劉邦 ,欲扭轉乾坤建不世之功。

對大哥的取笑,劉秀總是笑而不語。

聰慧明遠,樂施愛人,勤勞樸素,謙謹柔讓。這是族人對劉秀的評價。

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劉秀已經二十歲,行了冠禮(成人禮),以古人的年齡,怎麼也該娶妻成家了,但奇怪的是他並沒有。這是因為劉秀已有意中人了,這個人叫做陰麗華。

不管是內心的渴望,還是外界的刺激,甚或是個人的營求、家族的期望,二十歲青春萌動的劉秀,在舂陵待不住了。他決定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外面最精彩的世界,自然就是首善之都長安。而長安最精彩之處,自然就是精英薈萃的太學。

劉秀入到太學後,師從中大夫廬江人許子威,主修儒家五經之一的《尚書》。所謂《尚書》,就是上古(虞舜至商周)時代的政治文獻彙編,由古代史官編寫,孔子刪定,這即便對漢代人來說,也是幾千年前的上古文,所以出了名的詰屈聱牙,高深莫測,光其經注便多達百萬言之巨,沒有幾十年的功力,還真讀不出個子丑寅卯來,俗語說皓首窮經,那可不是嚇唬人的。

劉秀不是死讀書,他把大多數時間,放在了勤工儉學,與積极參加社會實踐上。這可是件一舉兩得的好事,本來長安首都嘛,房價物價自然暴貴,雖然劉秀身為國家最高學府的學生,可謂天之驕子,讀書非但不用付學費,而且還有津貼補助,可出門在外哪裡不要花錢,他那位不安分的大哥劉縯又不事產業,養客交遊更是開銷甚巨,這樣劉秀在長安的生活費自然更不夠用,怎麼辦呢?

劉秀於是跟他的同舍學友韓子商量,竟合資買了一頭驢,配上車,出租給別人拉東西。這樣本錢小,獲益大,不僅比種田來錢快,而且有事時還能作為代步工具。劉秀便很快成為了太學中的風雲人物,他的鋒芒開始畢露。這位不務正業的太學生,雖然讀書不積極,但每逢有朝政下達,總會有韓子、朱祐、鄧禹(鄧晨族中後輩,時十三歲,號新野神童)、嚴光(會稽名士,太學中的佼佼者)、強華(精通讖語,曾與劉秀同宿舍)等太學好友、南陽鄉黨聚集在他身邊,一起品評時勢,指點江山。一伙人還常常由劉秀做東,穿梭於長安的市巷閭里,鬥雞走馬,遊俠玩樂,同時考察世事民風,增長見聞。一干年輕人端的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好不快意。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單相思的等待也很無奈,他時刻思念著魂牽夢繞的陰麗華。魂牽夢繞的思念中,他看到在大街上巡邏的執金吾,脫口說出了自己的千古名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仕宦理想很快就變得不切實際了。天下大亂,分崩離析。天下被王莽折騰的亂了套,劉秀分明的感覺到,新朝就快完蛋了,巨變迫在眉睫!

劉秀從長安太學回到蔡陽縣,再次成了舂陵鄉間務農的農夫。不過,長安太學讀書幾年,他已經是個有思想深度的青年。他不再是個一味埋頭種田的農夫,時時走走蔡陽城,逛逛南陽郡,了解天下局勢,或是參加朋友們的聚會。

天下大亂,劉秀好俠客的大哥劉縯心裡明白,他這些年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於是,劉縯登高一呼,號召舂陵子弟公舉大事。然而,劉縯的號召卻把舂陵的劉氏子弟嚇得驚恐萬狀,大叫:「伯升殺我!伯升殺我!」

這時,劉秀從宛城回來了,舂陵子弟們眼見著劉秀這個老實人,竟然絳衣武冠,威風凜凜,押運著滿車的「軍火」囂張而回,不由大驚,皆言:「以為獨伯升如此也,中謹厚亦如之。」

在蔡陽舂陵,劉秀和兄長劉縯率領劉氏子弟打響了復漢革命第一槍。在以後的歲月里,劉秀南征北戰,打敗王莽,掃平群雄,匡複漢室江山,定都洛陽。

「龍飛白水,松子神陂」。

這句話是劉秀南陽的孫輩同鄉張衡,在他的《南都賦》中讚美家鄉所吟唱詩句。

這也是第一個用美妙文字描寫劉秀的家鄉的人。

對每個人來說,家鄉永遠都是美好的,值得大書特書。衣錦還鄉,也是每個富貴了、發達了的人必修的功課。

當年,漢高祖劉邦剷平最後一個異姓王英布,自以為天下大定,因而衣錦還鄉,唱出了感動中國、感動歷史的《大風歌》。

光武帝也有類似的事迹,建武十七年十月,劉秀榮歸故里,修園廟,祠舊宅,觀田廬,並置酒作樂,賞賜宗室。往事歷歷在目,數不盡的滋味齊上心頭,劉秀雖無法完全體會高祖的慷慨與悲涼,卻也華麗麗的生出了一腔豪邁之氣,自覺天地在我心,未來在腳下。

宴席間,劉氏宗母們於酒酣耳熱之際,不由八卦起了她們這位從小看著長大的家族之光:「文叔少時謹信,與人應酬亦不甚殷勤,僅知柔和而已,今日竟能如此!」

劉秀在旁聽聞,哈哈大笑道:「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劉秀的以柔道治理天下,其實,就是把儒家思想和黃老思想雜糅在一起治理天下。他在教育上特別注重儒學與風俗教化;在政治上則嚴以察吏,寬以馭民;在文化上則敦厲名實,尊崇節義;在經濟上則加強社會福利制度,釋放奴婢,救助貧民。最厲害的是,劉秀真正做到了精兵簡政,他竟然裁汰掉了政府90%的公務員。只這一點驚世駭俗,它意味著國家行政開支可以縮減90%讓利於民,史稱「費減億計」。這可是超越了多少時代的行政高效!實在令人驚嘆。

東漢王朝建立之初,劉秀就詔告天下:「天地之性人為貴」。他曾先後9次下詔解放奴婢,還改十稅一為三十稅一,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即使到了今天,劉秀「以人為貴」的樸素的人本主義思想和親民愛民「柔治天下」的執政理念,仍然對我們有著較強的借鑒意義。

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劉秀在洛陽南宮去世,享年六十三歲。群臣奏謚劉秀為光武皇帝,廟號世祖。謚法曰「功格天下曰光,克定禍亂曰武。」這兩個字實至名歸。光武皇帝的靈柩被薄葬於洛陽城北的原陵(在今河南省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西南)。他頭枕黃河,腳踏邙山,永遠的睡去了。縱觀歷史,劉秀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見的、一位幾近完美的君王。

2015年冬日一個白霧朦朧的上午,我與詹華如、杜本文、李軍等幾位研究漢史和文化的學者師友,盤桓在蔡陽古城的遺址。大地蒼茫,樹木蕭蕭。空曠的原野,早已不見兩千年前的那座繁華的縣城。這裡只剩下一片荒涼的廢墟,從帶花紋的殘磚斷瓦上,依稀分辨古城當年的氣勢,曾經的繁華都被無情歲月收割而去了。深厚的泥土下,年年腐爛、年年重生的荒草叢中,掩埋著一個沉沉的千年繁華。只有紅彤彤升起的朝陽,給它做了無聲的裝飾……

東漢王朝自劉秀立國起,政權綿延了一百九十五年(公元25—公元220年),歷經十二帝。劉秀東漢的「東」字,是後人為區別劉邦的前漢而加上的,他的本意,他的王朝就是「漢」,是他的九世祖劉邦的漢朝的續延。

傳說西元前753年,台伯河畔,一頭母狼哺育了羅慕洛兄弟。兄弟倆長大後,在河畔的巴拉丁山丘建立了一座方形城池,即歷史上最早的羅馬城。羅馬城被稱作為「永恆之城」。然而,任何一個朝代和政權都逃脫不了那個興廢交替、往複循環的命運「周期律」。號稱是「永恆的羅馬城」,從它的誕生到覆滅,經歷了一千二百年風雨洗禮和演變,最終成了一片廢墟。

就像我們腳下的這座蔡陽古縣城廢墟。當年,它是何等的輝煌,劉秀在洛陽坐穩江山後,依照高祖的沛縣例,蔡陽縣世代免除皇糧國稅。

蔡陽縣由繁盛走向衰敗,從一座繁華的大縣城,很快又被夷為廢墟,只留下一片空曠的土地和及孤獨的土阜,供後人悵惘、憑弔、翻耕。泥土之下,卻是一塊塊斷瓦殘磚,瓦片上殘存的翠色琉璃,似乎還在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榮耀……

杜本文先生在他的書中對古蔡陽縣的歷史沿革作了論述: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中國,廢除了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始設蔡陽縣,屬南陽郡管轄。公元前45年,經西漢漢元帝批准,劃蔡陽縣的白水(今吳店鎮一帶)、上唐(今隨州市曾都區唐縣鎮)2個鄉,設置舂陵侯國(治所在今吳店鎮北的古城)。徏遷劉仁為舂陵侯。

公元29年,東漢光武帝詔令,提高舂陵鄉建制,改舂陵鄉為章陵縣,後又分襄陽縣的東北地帶設襄鄉縣,今棗陽地區由當時的蔡陽、章陵、襄鄉三縣分治,均屬南陽郡管轄。北魏道武帝登國年間(386——396),廢襄鄉縣為廣昌縣,屬廣昌郡管轄(治所在廣昌縣)。

公元601年,隋文帝為避太子楊廣諱,改廣昌縣為棗陽縣。公元627年(唐高祖武德三年),蔡陽縣併入棗陽縣,從此,「莽之母功顯君邑」退入歷史舞台。不過,這裡至今還流傳著「張飛擂鼓斬蔡陽」的故事。

總之,一座富庶、繁華的縣城,從此就在這片土地上消失了。

兩千多年後的這個冬日上午,站在這片蒼茫的廢墟上,聆聽著大漢歷史上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我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所謂「河水縈帶,群山糾紛」,所謂「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都像永恆的雕塑一樣,留在了這片被陽光普照著、空曠的遺址和廢墟之上。

是的,沒有什麼能夠真正永恆和不朽的,唯有那個高呼「天地之性人為貴」的君王,深深地根植於百姓心中。

過你想要的生活

願你我在自己的時

白水文藝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水文藝 的精彩文章:

TAG:白水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