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往今來,除了曹操,很難再有人能做到這四點

古往今來,除了曹操,很難再有人能做到這四點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說起曹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近代人們對曹操的看法褒貶不一。毀者把他說成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的小人、「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譽者則目之為命世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大部分人對於曹操的第一印象都來自於《三國演義》這本小說。

但是在這本小說中,「擁劉反曹」思想終究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在清初,毛綸、毛宗崗父子對《三國演義》進行校正、刪改、評點的過程中,將「擁劉反曹」這一思想強化,使《三國演義》的正統色彩和倫理道德觀念更加濃厚。也使許多讀者對曹操的印象為反派人物,並在此基礎上不斷誇張。使曹操在大眾心中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他代表了封建統治者的詭詐、殘忍、多疑、機變等一系列特徵。

但是,在歷史上曹操卻與在《三國演義》中形象截然不同。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正史中曹操的形象及思想。

1、刺董

董卓作亂,群臣束手無策、無奈痛哭之時,曹操站出來說:「從早哭到晚,從夜哭到明,就能將董卓哭死嗎?」群臣異樣,曹操便提出了刺殺董卓的主意,並由他自己去執行,儘管未獲得成功,但他順便來個跪地獻刀,暫時瞞過董卓,潛逃鄉里。從此,召義兵,會合各路諸侯討伐董卓。在這條舉義討賊的路上,他歷盡艱辛與磨難,卻沒有知難而退,而是勇於進取,足見其政治家的風度及勇於進取的思想。

2、用人

曹操曾經提出兩個用人的觀點:一是賢人多出自社會下層,「曾不出閭巷」,如「被褐懷玉釣於渭濱」的姜子牙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因過去只注重在社會上中層選拔人才,導致社會下層的賢人沒有機會發揮才能。二是用人必須唯才是舉,如按東漢時期以德行取士的標準,就得不到陳平這樣的人才,如果只選用廉士,齊桓公也不可能稱霸。

曹操的用人思想,概括起來有兩句話:為我所用,唯才是用。

3、治世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曹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并,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曹所敗。曹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司馬光說曹「化亂為治」,並非無據。而且曹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曹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社會風氣有所好轉。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治世能臣的形象及其開明的治世思想。

4、治軍

曹操鑽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在習諸家兵法的基礎上,寫成《兵書接要》一書,結合自己的戰爭經驗加以論述。所撰《孫子略解》,開創整理注釋《孫子》十三篇的先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符合道義。在戰略戰術上靈活多變,因事設奇、任勢制勝,兵不厭詐。

在帶兵方面,他治軍嚴整,法令嚴明,一次在行軍途中,曹操傳令不得使戰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麥苗。可曹操的戰馬因受驚嚇踏了麥田。他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髮,以示處罰,足見執法認真。《通典·兵典》中收錄的《魏武軍令》、《魏武船戰令》、《魏武步戰令》等,也反映了他嚴明的軍令。

在用兵方面,史稱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餘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臨事又手為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在對呂布、張綉、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鬥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戰術,譎敵致勝,轉弱為強。他確實是一個極為傑出的軍事家。李靖的《李衛公問對》 、何去非的《何博士備論》等著作都讚譽曹操的行軍用兵。

在御將方面,曹操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曹操能夠根據將領特點,用其所長。例如,許褚、典韋壯武有力,忠誠奉法,曹操就讓他們戰則為軍鋒,息則統親兵;臧霸有恩信於東土,曹操將青、徐二州託付於他,從而得以專心對付袁紹,不必以東方為念;降將文聘本是劉表帳下大將,在江漢一帶頗有威恩,曹操任其為江夏太守,委以邊事,使御孫權。

由此可見曹操卓越的軍事能力及其治軍的思想。

總體來說,曹操堪稱一代人雄的典範,無論是用人,治世,治軍,都可以看出他卓越的能力及傑出的思想能力。

編者:鄧忠

------------交流-----------

喜歡暢談三國的朋友:歡迎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迷的家 的精彩文章:

解決這幾大難點,赤壁之戰,曹操必勝,歷史將改寫

TAG:三國迷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