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奴性哲學 10 句話

奴性哲學 10 句話

01.你不能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

奴性潛台詞:改變有很多種,但是一大部分喜歡用這句話給別人洗腦的人,強調的總是讓人變得柔順的那一面。遇到了矛盾,要求你先理解體諒,先改變自己的態度,而且是「只能」這樣做,他們會反覆地強調你「只能」這樣做,甚至把某些不該你承擔的責任,推到你的頭上。

憑什麼不能改變別人,就要改變自己?需要改變的是對付別人的方式,而不是自己的原則。改變有很多種,比如有人天天抽你,你改變不了這個人,但是你可以選擇:1.抽他;2.離他遠點,他要是繼續纏著不放,抽他;3.調整心態繼續忍耐。

如果抽得夠狠,未必不能改變別人。

02.社會就是這樣,你又不能改變社會,只能適應

奴性潛台詞:我們可以承認有些事情是不合理的,但是你們能怎麼樣,你們沒有力量挑戰社會大趨勢的權威,就不要指責社會大趨勢的不合理了,社會讓你幹啥,你就幹啥。所以這句話經常被用來堵嘴,凡是對某些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對社會弊端有自己的批評,往往會遭到這句話的堵嘴攻擊。

破解:社會就是「這樣」,就是哪樣呢?你只能適應?適應哪種趨勢呢?洗腦者口中的社會現實是否就是真正的社會現狀?

再退一步,適應,是否就等於隨波逐流?無奈的事,不合理的事有很多,就像國家的教育,我們不是教育部長,是不是就應該對不合理之處避之不談?甚至認為那就是合理的?或者是不是把自己弄成一個只會學習的書獃子,這才叫適應?

即使不能改變社會,我們總有保持清醒的權利,在這個神奇的年代,茫茫然隨大流,怎麼死的可能都不知道。

03.不要抱怨,抱怨又解決不了問題

奴性潛台詞:他們會把對某些事物的攻擊、求責、不滿、批評全部劃分進「抱怨」的行列,然後一棍子打死,這樣能夠化解很多指責和批評,當你批評的時候,說你是抱怨,一下子就可以把責任推到你的心態上。

同時,「解決問題」的說法,完全忽視世上有「心理問題」,只集中於「現實問題」,忽視人是有情感有悲喜的,完全把人看做一種木偶般的存在。

對於統治者來說,被統治者的抱怨,是一種危險的信號,代表內心有怨氣,有怨氣就可能會有反抗。

事實上,抱怨的積極意義比想像中大得多,通過適當的抱怨發泄情緒,直面真實,明確責任,其意義有時甚至大於所謂的「解決問題」。

至於對付某些聖母,我會直接告訴他——我這可不是在抱怨,我是在罵你。

04.少抱怨,多感恩

奴性潛台詞:對領導,少抱怨多感恩;對社會,少抱怨多感恩;對國家,少抱怨多感恩;對老師,少抱怨多感恩;對父母,少抱怨多感恩。

上對下的要求,強對弱的要求。對別人提這樣的要求,自己就可以少一點承擔責任,少一點付出。

然後,弱勢和弱勢之間竟然也在互相說著——「咱們要少抱怨多感恩呀,這樣才能活得快樂呀!」

甚至,把該怨的事說成恩,讓你去感恩戴德,這樣的事還少嗎?

05.比起誰誰誰,你已經很幸福了

奴性潛台詞:知足,就不會提更多的要求;知足,就不會有太多的對他們的指責。

通過找一個比你過的慘的人,讓你感覺產生誤差,以為他們給你吃的苦還都是甜的。這是那些洗腦者的邏輯。

有比你慘的人,你就覺得自己幸福了,某種程度上不是一種好的心態。

你嚼著窩頭,回頭一看還有吃不上飯的,你就覺得窩頭啃著挺香,你不去想想怎麼能讓自己吃上白面?

你買不起鞋,回頭一看還有人沒有腳,你就滿足了?你不去努力掙錢給自己買鞋?

對他人的傷痛表示輕視,是一件殘忍的事情。

06.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奴性潛台詞:用「凡事」取代就事論事,以偏概全,用一個「多」「少」的界定,直接混淆了黑白。要求你凡事對內歸因,就像是這十句話的共同特點那樣,是對對方錯誤的有意遷就和迴避。矛盾的起因,該誰的就是誰的,如果要「多」找自己的,「少」找別人的,方式就只能是把別人的錯誤壓在自己頭上。

一個人畏懼強權,不敢把原因歸於真正的責任人,而是歸結到自己身上,善良且可悲。

07.快樂也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麼不過的快樂一點

適用人群:……我也不知道對哪些人才適用這一句……(這句話我聽得太多了,不走大腦地就說,自己不爽的時候卻從來用不上,最極品的一次,我的一個朋友發帖抱怨極品上司對她的欺壓,下面回帖竟然說反正快樂不快樂都是一天,還是開心地過吧。我靠,你哪怕什麼都不說呢,也比來這麼一句好。)

奴性潛台詞:這是極端麻木的一句話,很多人只是機械地重複它,自己卻做不到,足以說明這是句腦殘廢話。

08.父母都是為了你好,只是方式不對

奴性潛台詞: 只要目的是「為了你好」,任何方式你都要接受,甚至還要感恩。

但是,「為了你好」這件事是不能證明的,因為打著為了你好的旗號做出的傷害,全部會用「方式不對」來掩飾。

這是流氓邏輯。

用這句話可以隔絕一切講道理的可能性。

因為是為了你好——所以你要接受。

結果是你要無條件接受父母的一切。

09.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

這一句在邏輯上脆弱不堪的話,卻是十句話中的大BOSS。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 。

要推翻這條假設,僅需要一個反證即可。事實上,反證絕對不僅一個,只是多數聖母,對這些反證會選擇無視。

之所以有這麼多人支持這個觀點,不僅僅是因為長期的洗腦,也因為這是一個能夠給人以好處的前提。

人心是複雜的,父母也分很多種。

10.再過幾年你就不這樣想了

奴性潛台詞:你早晚會像我們一樣思考的,還不如現在就聽我們的,以此打擊你對自己判斷的信心。

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判斷完全失去信心,認為自己的未來必然會按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世界上又成功地多了一個複製品,然後這個複製品會繼續去勸說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華人瞭望 的精彩文章:

北京城際兩年內完工!五站直達,雄安超越北三縣,是未來的迪拜

TAG:北美華人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