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忠賢為明朝做了什麼?為什麼如今學者說,功大於過?

魏忠賢為明朝做了什麼?為什麼如今學者說,功大於過?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往往是最靠近帝王的人,但卻經常遭受其他人的歧視,這些人就是太監。但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太監,主持朝政,調兵遣將,堪稱一代權宦。此人正是魏忠賢。

說起魏忠賢,很多人就會想到結黨營私殘害忠良,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一些藝術作品的誇張效果。歷史上的魏忠賢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極具才華的人,還有人說出「魏忠賢不死大明就不會滅亡」的話來。甚至明熹宗在臨終前還對弟弟說,魏忠賢「可計大事」。一代帝王都能給予魏忠賢如此高的評價,足以看出魏忠賢極強的個人能力。

坦白來說,魏忠賢對於權勢十分在乎,所以做出了一些黨同伐異之舉。但在國家大事面前,他又有著超乎尋常的判斷力和容忍度,他多次啟用孫承宗、趙南星等人,這些人無一不是直言不諱的能臣,曾經多次與魏忠賢公然對抗。而對於在戰事之中貪生怕死的袁崇煥也毫不留情,將其治罪,即使袁崇煥曾經花費重金給他修建過生祠。這些事件足以說明,面對大是大非他的心裡始終有一桿稱。因為他深知,自己所有的權勢財富都是建立在大明江山的基礎上,如果大明滅亡,他也不得善終。

然而最後,崇禎皇帝為了穩固朝局人心,放棄了魏忠賢,他的罪行被公布,流放至鳳陽,甚至死後都不得安寧,被懸首示眾。但在北京城破前夜,崇禎皇帝卻命人將魏忠賢的骸骨收斂起來,並葬在香山之中。

時至今日,我們還會想像,當時的崇禎皇帝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做這件事的。他是否在山河破碎、國將不國之時才終於理解了先皇所做出的評價,才真正認識到魏忠賢的能力和功績?魏忠賢對於大明做出了他能做的所有,他也當得起後世對他的稱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說昔日 的精彩文章:

抗日期間的一幕:幾十個日本兵管一個縣,數十萬人不敢反抗

TAG:史說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