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攝阪京:中年油膩男的修行 之四

行攝阪京:中年油膩男的修行 之四

這是本公號推送的第47篇原創文章,於文軒博士《行攝阪京》系列(共4篇)的最後一篇。

作者於文軒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公共政策和全球事務系助理教授。歡迎關注本號,搜索閱讀於博士本系列的第一篇和其他文章:

京都遍布古寺,有世界文化遺產多處。國人最愛的伏見稻荷大社,Lonely planet根本就沒列入線路。清水寺、知恩院、金閣寺、銀閣寺、龍安寺是被高度推薦的景點。除了知恩院面積大外,其他幾個都不大,但都各有特色,突出體現了日本園林設計美學。日本佛教來自東土,寺院建築保存了唐代的特色,國人常把日式古建築說成是唐式,其實有誤解,這些建築其實發展出了自己鮮明的日式風格,只是外行如我看不出而已。

此行除了金閣寺的精美,印象最深的當屬龍安寺里的枯山水。這是日本枯山水園林設計里最神秘的一座,因為不知道是誰設計的,不知道是什麼理念。作為外行,對這個枯山水一無所知,到了龍安寺,被眼前庭院震撼,才到知乎普及了一下。

這枯山水簡單說的就是日本人意淫的一種藝術形式。不用水和實體花卉,靠小白鵝卵石去描繪大海,靠岩石去描繪島嶼,依靠苔蘚和小型器物表現細節和層次。庭院雖小,但是眼裡心裡都是萬千山河。

這龍安寺的枯山水庭院是一個248平方米的長方形空地,其上放置了15塊不同大小的石頭。這些石頭被分為五組,一組五塊,兩組三塊,二組二塊。鋪墊其下的小白色鵝卵石每天被和尚們梳理成水波紋狀。整個庭院被矮牆所圍,圍牆外是個色樹木。據說,從觀賞者的任何角度最多只能看到14塊。一篇Nature的論文對這個庭院進行了圖形學分析,兩位學者Gert van Tonder andMichael Lyons發現,最佳觀賞位置,就是主人茶室的正中央,整個庭院的設計是為了激發觀者潛在隱藏的對有形狀刺激物的敏感度。隨便改變一下石頭的擺放,這種效果就沒了。

據說這種枯山水的設計,在現在國內土豪中非常流行。國內園林設計師坦誠說道,這玩意看起來簡單,但是沒法整。土豪們都是空運日本設計師和所有材料,用長達幾個月時間來擺石頭。光是為了模仿日本石頭常年累月的青苔黑色,都要用一得閣墨汁沖洗數十遍。這種藝術形式雖然時尚,但是有其特定時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局限,盲目裝逼,效果不好,代價很大。

庭院後面有一小水池,中間是一銅錢狀石板,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刻有五,止,隹、矢四個字。正好旁邊有一導遊在跟一對歐美遊客講解。這四個字結合中間的口字,意思是「I know only satisfaction」,無唯足知。翻譯解釋說,意思大概就是滿足現在有的,其他的都無所謂。

起源於中土佛教的日本禪學對西方美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喬布斯就是日本禪的粉絲,雖然最後命喪於此,但是他設計的蘋果產品的極簡美學是蘋果成功的法寶,這也就不難理解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蘋果手機。現在流行的北歐性冷淡風和斷舍離大行其道,使得這老古董玩意反而成了最先鋒和時髦的東西。對於一個中年油膩男來說,非常及時和對胃口。不久前跟一美國著名華人學者閑聊,他說我已經60多歲了,看重的東西已經和以前很不一樣了。中年大叔,只有一半時間了,是時候反璞歸真,尋找自我,聚焦最有價值的東西。

最後還是要吐槽一下日本日益商業化的旅遊業。實在是人太多,太商業化了。朋友微信說,日本人真少啊。看官,為了看起來沒人,我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啊。清水寺前本來有條兩邊都是民居的小街,現在全是各色旅遊商品店,一家接一家,只是沒人在吆喝和拉客,讓人沒那麼反感而已。現在是旅遊淡季,但金閣寺等熱門景點還是人山人海,國內遊客見得不多,日本本國遊客成群結隊。京都鴨川旁,也整出了一條條商業街,修舊如舊還不錯,但都是餐館和賣旅遊紀念品的店。跑到Lonely planet推薦的那個Gion Corner,想去偶遇個Geisha,拍張照,結果非常失望,遊客倒是碰了一堆。

為了不給日本和這次用的相機做廣告,還是要解釋一下,其實真正看到的沒有這麼美,陰雨連綿,到處灰了吧唧。大家看到的是我腦補和意淫的產物,是照騙。和寫文章一樣,攝影做得是減法,體現的是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體悟,用什麼設備完全不重要,當然也要稍微有一點點訓練,才可以把你想表達的表達出來。

歲月靜好,願我們一起每天進步一點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的稜鏡 的精彩文章:

TAG:夢的稜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