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這 6 種日常食物會讓人中毒,一定要留心

這 6 種日常食物會讓人中毒,一定要留心

豆漿牛奶、水果蔬菜等,是我們每日所需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

但是,有些日常食材,如果挑選或者處理不當,反而有可能損害健康,甚至導致中毒。

以下,就是其中最常見的 6 種。

豆漿

喝豆漿會中毒,主要是因為「沒煮熟」。

沒煮熟的豆漿中,含有皂甙、紅細胞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會造成紅細胞溶解、消化道刺激等損害。

中毒後常表現為,胃部燒灼感,肚子脹痛,頭昏頭痛,噁心嘔吐。

預防辦法:

現磨的生豆漿,用鍋煮的話,應煮沸至無豆腥味。

豆漿在煮到到 80 ℃ 時,因為泡沫上浮,會出現「假沸」現象,此時應該繼續煮到 100 ℃ ,沒有泡沫為止。

如果是使用豆漿機,因為程序已經設定好,不用擔心煮不熟。

四季豆

四季豆中毒同樣是因為不熟。

沒有做熟的四季豆,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物質,這些物質會導致諸如腹痛、腹瀉、嘔吐,頭暈、心慌、胸悶、冷汗,四肢發麻等中毒癥狀。

預防辦法:

選擇鮮嫩的四季豆購買,不要過老的。避免涼拌、爆炒四季豆,應盡量煮熟、燜透,確認四季豆失去原有的鮮嫩色,並且吃起來沒有豆腥生味。

新鮮腌菜

腌菜的毒性主要來自亞硝酸鹽。

一次吃了過多新鮮腌菜,過量的亞硝酸鹽可能會造成胸悶心悸、呼吸困難、頭暈頭痛等,嚴重者還可出現噁心嘔吐、心律不齊、血壓降低等情況。長期食用,更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一般來說,腌制幾天到十幾天,亞硝酸鹽的含量最高,但隨後這個量會慢慢減少,三周左右會達到安全水平。這時候吃,比較安全。

預防辦法:

正規廠家出品的各種包裝腌菜,上市前會有嚴格的抽查和監管,吃到過量亞硝酸鹽的風險很小。

自家腌菜最好等到三周以後再吃。農貿市場、路邊攤的自製散裝腌菜產品,因為發酵菌種不純、腌制時間不明等原因,風險會相對更大一些,需要留心,盡量少購買。

土豆

未成熟、青紫皮或發芽的土豆中,一種叫做龍葵甙的物質,含量是普通土豆的 5~40 倍。

這種物質會引起咽部瘙癢,胃部燒灼樣疼痛,以及頭暈、耳鳴、瞳孔散大。

預防辦法:

不吃未成熟、生芽過多、黑綠色皮、有黑斑的土豆。

土豆買回來以後,應該低溫儲藏,避免陽光照射,防止生芽。

如果土豆只是長出少許芽時,特別是嫩芽,必須要徹底挖去芽眼,並將芽眼周圍的皮削掉,然後充分加熱後再食用。但保險起見,看到土豆長芽了,就不建議再食用了。

果仁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有些人吃杏、桃子時,喜歡咬碎果殼,連果仁一起吃。

但這樣吃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苦杏仁、苦桃仁、李子仁、櫻桃仁、蘋果仁的這些果仁裡面,都含有氰苷。當攝入的氰苷超過一定量之後,會引起中毒。

中毒常表現為口苦乏力、流口水、頭暈頭痛、噁心嘔吐或者胸前不適。

預防辦法:

不要吃上述生果仁。

新鮮黃花菜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鮮黃花菜中的秋水仙鹼,被胃腸道吸收代謝後的產物,有毒性。

一兩到二兩鮮黃花菜,就可能引起成年人中毒。

常常會咽干、口渴、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更嚴重的會有肌肉疼痛無力、手指腳趾發麻。

預防辦法:

對於鮮黃花菜,一次不要吃超過一兩。吃前用水或 10% 的鹽水浸泡 2 小時以上,或者用沸水燙過徹底烹飪熟了之後再吃。

這篇文章就是給大家提個醒,飲食多留心,莫讓「美食」成「毒食」。

民以食為天,我們總說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可到底怎麼樣才算做到這一點了呢?

健康頭條匯總了 7 大科室的醫生的建議,他們從各自的角度,談了談什麼是健康飲食。

長按下面的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醫生 的精彩文章:

記不住這個數字,減肥就容易反彈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