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豐雄:向傳統索取精蘊

李豐雄:向傳統索取精蘊

李豐雄臨趙孟頫《鵲華秋色》

向傳統索取精蘊

——《李豐雄中國畫臨摹集》序

文 黃少青

這是一本有點特別的畫集。它不是畫家李豐雄先生的創作集子,而是他的臨畫集。而且所臨也不是油畫專業出身的他需要學習借鑒的油畫名作,而是臨了一大批自古及今的中國畫名家作品。乍見之下,讀者可能會感到意外。

李豐雄臨摹范寬《溪山行旅圖》

事實上卻一點也不值得奇怪。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脈流之一的中國畫藝術,其豐富的涵蘊與獨特的東方神韻始終是我們的自豪和驕傲。大約正是由於這種文化「基因」不容易轉化,才導致許多原本學習了西方油畫的油畫家,後來不少人反過來,對中國畫產生了濃厚的探索興趣。他們中,各人的意圖容或有所不同,有的是為了尋找中西畫融合的途徑,有的是為了實現由油畫向中國畫的轉身,也有的是為了一身能兼中西兩種畫法。李豐雄先生

李豐雄臨馬遠《踏歌圖》

顯然屬於後者。他對於中國畫的探索,既不是為了融合中西,更不是為了拋棄油畫,而是為了能用中國畫和畫油兩條腿走路,來充實和彰顯自己的藝術人生。

如眾所知,西方崇尚寫實的古典主義油畫,與以寫意為旨趣的傳統中國畫,是很不相同的兩大藝術體系。因此,一個油畫家如果想同時成為國畫家,他首先就必須向傳統中國畫進行學習。而臨摹,就是通向傳統中國畫的重要走廊之一。可以說,李豐雄先生正是這麼認真而紮實地做了。所以某種意義上,他的這本臨畫集,不啻於是一個油畫家在向傳統中國畫進行探索時留下的一大片足跡。並且此中可能還包含了一個油畫家如何才能把中國畫畫得具有中國畫特質,所公開了的秘密和答案。

李豐雄臨夏圭《溪山清遠圖》

就中國畫的技術性而言,其最講究的核心問題無疑是筆法與墨法;筆法主要指毛筆線條的運用,墨法則重在墨分五色的塊面處理。舉凡一幅畫得好的中國畫,應是筆法與墨法的渾然交融。雖然在傳統中國畫的發展過程中,筆法與墨法並不是很早就取得了渾然交融的理想效果。如被稱為「畫聖」的唐代大畫家吳道子,關於他的筆法,畫史上有「筆跡磊落」「行筆磊落」「落筆雄勁」「筆跡勁怒」種種稱讚,但五代荊浩就批評他的畫「有筆無墨」。被明代董其昌以「始用渲淡,一變勾斫之法」而奉為傳統文人畫祖的唐代王維,在時間上與他距離較近的北宋李芾,也批評他的畫「殆如刻畫」,則王維的畫可能還是用筆居多,筆法與墨法也未能達到渾然交融的自然狀態。故要之,墨法之所謂「水暈墨章」的天趣,是在王維之後張璪、王洽的手中,才開始得到彰顯。而筆法與墨法在表現上獲得渾然交融的理想效果,則已經到了五代與北宋的時候。之後,經元、明、清,至近代海上畫派和當代大師齊白石,筆法與墨法的渾然交融,就更臻於精妙之境了。

李豐雄臨梁楷《六祖斫竹圖》

我注意到的是,李豐雄先生對傳統中國畫的學習,是筆法與墨法並重,所以他的臨摹,選擇了先從北宋范寬和南宋馬遠、夏圭、梁楷等經典性作品入手。接著,是元之趙孟頫,明之董其昌、邵彌、周之冕,清之蕭雲從、吳歷、惲壽平、石濤、任伯年,再就是現當代的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濤、傅抱石、張大千、陸儼少、李若禪,等等。他的臨摹由此形成了一條自古及今筆法與墨法演進的大略線索,並且是年代愈近,臨習的作品愈多,恰好也體現了筆法與墨法日益富於變化和多姿多彩的發展趨勢。而如此廣泛的源流汲取,胸中筆法與墨法的儲積自然豐足充盈,落筆也就比較容易心手相應。所以李豐雄先生說,他畫油畫時,頭腦里是油畫的觀念,畫中國畫時,頭腦里活躍著的則是中國畫觀念,決不至於畫中國畫時是油畫的觀念在起作用。李豐雄先生還說,他現在畫中國畫,只要一抓起了毛筆,絲毫不感到存在筆法與墨法的困難,其原因也正在於此。

李豐雄臨周之冕《墨梅圖》

當然,對傳統中國畫的學習,並非僅在於筆法與墨法而已,在這一技術性層面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層,就是必須進入到傳統中國畫的審美品格和精神領地深處。在傳統中國畫背後,其強有力的支撐是中華民族的整體文化,流動著的是深沉而強烈的生命意識,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真情實感,是對人生庸俗化的徹底拒絕和向著高雅境界的竭誠追求。這是傳統中國畫的靈魂所在。對此,李豐雄先生也有著深刻的感受和體悟,這在他數量不少的中國畫創作中可以看得出來。

李豐雄臨董其昌《關山雪霽圖》

有意思的是,董其昌曾經把對於傳統中國畫的深入學習,比喻為「與古人血戰」,可見學習傳統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而是一個充滿了苦鬥的過程。而對於一代又一代的國畫家來說,為了承繼傳統,臨習古人甚至是終生的功課。董其昌在去世的當月,就還臨仿了范寬的山水畫。現代吳昌碩、黃賓虹、朱屺瞻等大家,到了七八十歲時對臨摹古人,向傳統索取精蘊,仍然充滿了興趣。由此看來,對於同時希望畫好中國畫的油畫家來說,李豐雄先生的這本臨畫集,似乎又多了一點有益的啟示。

李豐雄臨邵彌《山水卷》

李豐雄臨蕭雲從《山水卷》

李豐雄,1939-2017,廣東省揭陽市人。1962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歷任廣東漢劇院院長、汕頭大學副教授,現為中國舞台美術學術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一級美術家、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梅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羅清禎版畫會顧問、國際美聯理事、黃賓虹研究會會員、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汕頭油畫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中國藝術協會永遠名譽顧問。長期從事舞台藝術及美術教育。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於油畫、中國水墨畫、舞美設計。舞台設計有漢劇《秦香蓮》、《齊王求將》、《花燈案》、《丘逢甲》;作品參加國內外美展,個展多次,出版有《李豐雄畫集》,《李豐雄——當代畫家作品集》 。傳略成就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 人錄》等典著。

-end-

內容、圖片來源於《李豐雄中國畫臨摹集》

-其它公眾號如轉載,請註明來源揭陽讀書人-

薦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揭陽讀書人 的精彩文章:

TAG:揭陽讀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