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濕氣可以說是人們體內最大的敵人了

濕氣可以說是人們體內最大的敵人了

濕氣可以說是人們體內最大的敵人了,你有沒有覺得你經常長痘痘,經常臉上出油,而且一到飯點就完全沒吃飯的慾望,經常腰酸背痛......你有想過這是因為什麼嗎?其實這些都是因為你體內的濕氣過重導致的。體內濕氣重是現在不少人常出現的問題,雖然濕氣重只是常見的小問題,但是長久下來不但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也會因為濕氣重而引發出一些別的健康隱患。所以不管是為了保健還是養生,發現自己身體濕氣重,都應該引起重視,並積極的祛除濕氣。

中醫理論認為濕為陰邪,濕性重的特性為黏膩妨礙氣機流通,如果濕邪侵犯頭部,會出現頭部沉重疼痛,像戴了帽子或裹了濕毛巾;侵犯四肢,則會出現四肢酸重無力等癥狀;侵犯腸胃,則會出現胃腸脹氣、腸鳴、食欲不振、大便稀軟或黏滯不暢,甚至水瀉等癥狀;侵犯關節,則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等癥狀;侵犯肌膚,則會出現皮下水腫、按之凹陷或皮膚濕疹起水泡等癥狀。濕性趨下,就像水往下流的原理一樣,所以濕氣重的人,容易出現以下癥狀,如下肢水腫、小便不暢、拉肚子或者女生容易白帶多。

中醫學上:濕氣的產生分為外濕和內濕。內濕,由於自身的脾腎陽虛,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引起體內水濕停滯之證。主要癥狀為食欲不振、腹脹、腹瀉、尿少、面黃、浮腫、舌淡苔潤、脈濡緩等。外濕,是因為外部環境潮濕,比如南方潮濕、陰雨天氣,如果長期處於潮濕環境中,很容易使得外界環境中的濕氣侵入體內。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如濕郁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酸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癥狀;濕著筋骨成為濕痹,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癥狀。而且濕氣一般都不單獨存在,與寒結合成寒濕,與熱結合成濕熱。那麼,怎麼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呢?

1、看大便: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通暢」。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

(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3)如果不便於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但體內有濕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得三到五張才能擦乾淨。

(4)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很重了,濕氣粘膩性讓大便粘在腸子上,被腸子吸收,而不讓它排出體外。這樣,糞毒入血,百病蜂起。

2、看起床的狀態: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在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那麼,不用看舌頭,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斷他體內濕氣很重。中醫里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像脂肪肝、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都是跟體內的濕邪有關。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我姐就因為濕氣重,痘痘、濕疹不斷出現,後來還是在網上找到了維什麼予什麼白膏,用後一個多月痘痘、濕疹就消了。

現代研究認為,白蘿蔔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理論也認為該品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為食療佳品,可以康復或輔助康復多種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所以,白蘿蔔在臨床實踐中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接下來,給大家推薦三個以蘿蔔為材料的祛濕小方。

食療法——祛濕

如果濕氣比較重點擊查看下圖添加微信了解更多

體內濕氣重平時可以多喝薏米祛濕茶,健脾,養胃,運化水濕的。

芡實茶,也是一款最方便,最有效的祛濕茶,主要是它一年四季都適合喝,它是又茯苓,芡實,懷菊花。甘草。紅薏米。枸杞。梔子等七種原材料。熱水冷水祛濕原理分析,芡實主要是補脾祛濕,益腎固精,強身健體,除濕止帶。紅薏米健脾燥濕,祛濕消腫,清熱排膿美容養顏。懷菊花枸杞茯苓能可以清熱解毒祛風,清肝明目。梔子甘草可以瀉火除煩,清利濕熱,保肝利膽,如果濕氣比較重點擊查看下圖添加微信了解更多

如果堅持每天都喝,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喝祛濕茶法可以防冶手腳冰涼、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便秘、風濕骨病,高血壓等疾病。 身心愉悅,機體才能運作得更好諮詢祛濕茶看上圖右下角加微信疾病才能更快得到控制並消退。濕疹的治療也是一樣,要掌握科學方法,避免護理誤區,規範治療才能取得好的療效注意:脾主運化,濕氣重的根源大多數在於脾虛,因此祛濕與健脾同時入手,祛濕效果更好更明顯。

蘿蔔蓮子豬舌湯

材料:蘿蔔750克、蓮子50克、芡實25克、蜜棗3枚、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做法:蘿蔔連皮洗凈,斜向切成中塊;蓮子、芡實、蜜棗去核洗凈,用清水稍浸泡;豬舌反覆刮洗乾淨,切成大塊,連同豬骨用開水稍煮沸片刻,去掉血水,豬骨飛水後則用刀背敲裂;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煲內煲2個半小時,放適量食鹽和少量油調味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此湯中蘿蔔性涼味辛甘,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蓮子性平味澀,能健脾胃、養心神;芡實性平味甘淡,能補脾止瀉;蜜棗性平味甘,具益氣生津、滋潤肺胃的作用;豬舌能補益氣血、滋補強壯;豬骨補血生髓、強筋壯骨。合而為湯,則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祛濕困。

蘿蔔排骨湯

材料:玉米兩條(約400-500克)、蘿蔔500克、排骨400克。

做法:玉米切段洗凈,蘿蔔去皮切塊洗凈,排骨洗凈過水,之後將三者一起放入砂煲中,先用快火煮20分鐘,再改用慢火煲1個半小時左右即可(若覺得白蘿蔔有點涼,可以減少加入的白蘿蔔的量,改加入150-200克的胡蘿蔔,即白蘿蔔250克,胡蘿蔔150克,根據個人需要添加)。

白菜蘿蔔湯

材料:新鮮白菜100g,胡蘿蔔100g,蜂蜜20毫升。

做法:將白菜、胡蘿蔔洗凈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開水後加菜,煮5分鐘即可食用,飲湯時加入蜂蜜,每日2次,3天就將身體內的濕氣排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濕氣的天然剋星,每天堅持,讓濕氣不敢靠近!遠離濕氣困擾!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