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研究員『我的十年』文獻展

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研究員『我的十年』文獻展

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研究員『我的十年』文獻展2018-01-24 14:58光明日報客戶端田呢

為當代寫意,為時代塑魂。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承辦的「寫意中國2017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研究員『我的十年』文獻展」近日在中國國家畫院國際展覽中心展出,30餘件來自中國國家畫院17位雕塑研究員的作品集體亮相。

透過本次展覽作品,我們可以看到雕塑家們在近幾年所進行的極富個性語言的藝術探索和創新,其中不乏多件2017年的雕塑新作。86歲的老一輩雕塑家盛楊以望九之高齡帶來2017年的新作《張老三》,用錘鍊的藝術語言為人民塑像。在巍然堅實的山岩和涌動奔騰著的江河中,人物形象突出,目光堅定炯然,象徵著人民頂天立地的精神。像盛楊這樣歌頌人物,謳歌時代精神的參展雕塑家還有潘鶴、錢紹武、葉毓山、朱成、項金國、於世宏、李秀勤、霍波洋、陳雲崗、黎明、張永見、李象群、曾成鋼、吳為山、呂品昌、鄒文等人。他們或塑造守護中華文化藝術遺產以及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文學者,或刻畫古代歷史上的眾先賢文人,或描繪老一輩革命家和精神領袖,或頌揚少數民族普通百姓……雕塑家們以飽滿的熱情深入歷史研究和體驗當下生活的藝術結晶,其洗鍊的藝術語言和高度凝結的象徵意味,讓我們在作品觀賞的愉悅中細細體悟了「寫意中國」的精神。看似簡單的以圖片為主的文獻資料的彙集需要每一位藝術家回顧出每一幅活動圖片、每一幅工作照、每一件作品照的時間與地點,這種精準的要求向雕塑家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也讓人看清了十年間藝術家們一路走來的藝術腳印。

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自2011年成立至今七年來,成績斐然,成果豐碩。本次展覽是雕塑院整體水平和成果的具體體現。展覽展示了老中青三代雕塑家的近期作品,他們不僅是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的研究員,也是國內各院校的雕塑專家、學科帶頭人,都在各自單位長期從事藝術創作實踐。他們曾創作出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憑藉著其藝術魅力蜚聲業界,展現了一股不容忽視的文化力量。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副院長紀連彬,創作研究部主任何加林,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執行院長陳雲崗,雕塑院副院長於世宏,雕塑院研究員項金國,特邀理論家陳培一等一行在展廳認真地觀看了每件作品,仔細地品讀了每位雕塑家的文獻資料,紛紛對國家畫院雕塑院這種作品與文獻結合的展覽形式給予肯定。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指出,此次展覽把藝術家十年的檔案都進行了系統梳理。這些作品無論從學術性、藝術公共性,以及為社會所做貢獻其意義上都是多層面的。雖然每位藝術家的參展作品是一件,但這一件作品背後體現出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國國家畫院成立三十多年來,雕塑院首次提出「十年」的概念,這表示雕塑院注重搜集資料,注意研究成果,全面提升了雕塑院的檔次,這十年的成果非常飽滿。楊曉陽院長從國家戰略層面高度評價了雕塑院提出的「我的十年」文獻展這一展覽形式和戰略高度,認為這個展覽能夠看到雕塑院的敏感性和其全面的眼光。這使國家畫院不但學術指向明確,而且在研究方面深層挖掘史料,對於提升分院檔次有著重要意義。楊曉陽院長期望國家畫院各院要創作和研究並用,感覺和理性並存,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循環,不斷提升。

據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紀連彬介紹,本次雕塑院的年展是今年八個院年展中唯一的文獻展,通過展示雕塑院這十年以來的文獻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每個研究員的創作情況。雕塑院雖然人數少,但其承擔的創作任務體量卻很大,這個活躍的群體有學術建設,注重交流,與時俱進。文獻展回顧了藝術家的個體活動,文字記錄詳實,更為難得的是展覽還呈現出很多個人的影像。通過此次展覽,通過多角度介紹藝術家創作的文獻資料,以及現場陳列的室內雕塑,使得我們對藝術家的雕塑語言,對雕塑歷史的發展,對雕塑形態的新變化都有了深刻的認識。

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執行院長陳雲崗對本次展覽體會最為直接,他認為文獻的呈現是最終歷史呈現的基礎,是可視的,可留存下來的一種方式,只有當事實和行為成為一種文獻並保存下來,其價值和意義才能體現出來。雕塑院選擇以文獻的方式來辦展,可以使得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交流活動、藝術成果最終都得以時間加空間的方式存留下來,雕塑院18位研究員也得以以一種回顧歷史的方式來回憶自己十年來走過的路程。相信文獻展能為藝術史留下一筆可貴的資料,也為每個藝術家的未來開闢一個新的起點。

中國國家畫院創作研究部主任何加林在觀展中表示,這次雕塑院的年展總結了十年來雕塑家階段性的成果,是對十年來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和參加重要活動的呈現。文獻的豐富性和厚度,使我對雕塑院這十年所進行的藝術創作和學術活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一個個人的文獻是構成一個個人歷史的信息與成分,一個團體及一個領域的文獻往往就成為構成一個方面歷史的資料與基礎,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希望通過「我的十年」文獻展的舉辦,能夠引起諸多藝術家們的重視,進而擴展至「我的二十年」「我的三十年」「我的四十年」等文獻意識的寬廣範圍,從一點一滴的積累開始,使後來的了解者少一點猜測與推斷,多一點毋庸置疑的資料。(光明融媒記者 田呢)責編:孫嘉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小說能告訴人們什麼——王祥夫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