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話顧久 探秘《貴州文庫》出版工作

對話顧久 探秘《貴州文庫》出版工作

對話顧久 探秘《貴州文庫》出版工作

來源:《當代貴州》2018年第3期  作者:李思瑾  時間:2018-01-26

原標題 結集古之文獻 堅定文化自信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李思瑾

貴州2016年3月啟動《貴州文庫》編輯出版工作,2017年12月27日首批書目正式發行。這項工程是貴州堅定文化自信、提升發展軟實力的現實需要,也是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的歷史需要。《貴州文庫》有何特色?其編輯出版工作有何意義?如何彰顯貴州人文精神?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專訪了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館館長、《貴州文庫》總纂顧久。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館館長、《貴州文庫》總纂顧久。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汪梟梟 攝。

填補貴州古籍文獻經典集成出版空白

當代貴州:貴州歷史文化和多民族文化藏量豐厚,《貴州文庫》首發書目的主要特色以及在貴州歷史文化上有何重要意義?

顧久:貴州歷史文化和多民族文化藏量豐厚,自秦漢以來就有大量文獻遺存,特別是明朝初年貴州建省至新中國成立的500多年間,更積累了豐富的文獻和文化典籍,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貴州建省時間較晚,長期缺乏對文獻典籍的發掘整理。至清朝,有田雯編纂《黔書》,主要述置黔地沿革、風土人情;至民國,有任可澄發起成立貴州通志局,主持編纂《黔南叢書》,當時國家正值積貧積弱、外寇入侵,編纂者們認為地方文化保存是未來民族強盛之基礎,儘管征訪工作艱難,《黔南叢書》仍集中保存了貴州明清時代政治、經濟、軍事、歷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著述。

2009年,貴州省文史研究館曾組織了文獻會專家學者將《黔南叢書》重新點校出版;2014年,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又完成《續黔南叢書》《民國貴州文獻大系》《貴州通志》《近代貴州稿本影印叢書》的編纂出版和統稿工作。這次啟動的《貴州文庫》編輯出版工程,是貴州歷史上第一次由官方出面,全面系統地收集、整理、出版貴州歷史文獻,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參與專家最多,將填補貴州省文化發展史上古籍文獻經典集成出版的空白。

當代貴州:與全國相關出版物比較,《貴州文庫》處於什麼位置,有什麼特點和價值?

顧久:與全國相關出版物相較,貴州的古籍文獻數量相對中原地區較少。但貴州特殊的地理氣候,決定了貴州人定耕、畜牧和現代山地農業等多種謀生方式在這片土地上相互交融。因此貴州既有跟儒學一致的精神境界,也有原生態的祖宗崇拜、自然崇拜、萬物有靈等等精神思想,同時民間還遺存著多個少數民族的文化瑰寶。民族文化是貴州歷史文化的重大特色,若將貴州作為人類學的一個樣本點,這個樣本點是非常多彩的。

《貴州文庫》的編輯出版工作除了漢文文獻,還有少數民族文獻。漢文文獻包括黔籍人士的著述與客籍人士在黔的著述,少數民族文獻則包括用少數民族文字記載的文獻、用漢文記載的少數民族文獻和少數民族口傳文獻,這方面書目的收集、整理、翻譯過程也將花費不少人力。

舉凡貴州傳世典籍皆將薈萃於此

當代貴州:請談談《貴州文庫》的整體編纂規劃以及下一步編輯出版計劃。

顧久:古籍編纂,按傳統常遵「經史子集」四部為之。觀貴州所存古文獻,「史」「集」二部較多,而「經」「子」二部較少,因此,此番出版工程不按古法,舉凡貴州歷史上的傳世典籍,無論其分類歸屬是「經」是「史」是「子」是「集」,皆將薈萃於《貴州文庫》中。

《貴州文庫》出版工程自2016年3月全面啟動,計劃未來5年重點收錄貴州自有人文典籍以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經典文獻遺存,擬投入四五千萬元經費,編輯出版400餘種(冊)。2018年,《貴州文庫》計劃編輯出版點校本21種55冊、影印本12種56冊。

《貴州文庫》將本著「精選精編精印」原則,系統發掘、整理貴州歷史文化資源,盡量收錄從先秦至新中國成立之前貴州籍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非貴州籍人士在貴州工作生活期間的代表作品,以及其他涉及貴州內容的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作品,形成貴州歷史文獻的經典集成。

近一年以來,《貴州文庫》編委會成立了總覽組、總纂組等部門。除了專家學者而外,大家請來了在圖書館編過貴州古籍文獻目錄的工作人員,以及安順學院、貴州大學等對古籍文獻有研究的工作者一起組成工作組進行整理。

《貴州文庫》已完成包括整體規劃、編纂體例、書目整理在內的前期準備工作。目前整理篩選出的書目從時間跨度上涉及到民國時期、清代、明代及以前,從內容上廣涵文學、經濟、地理、藝術等各個方面。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書目,隨著對古籍文獻整理工作的逐步深入,編纂組還將發掘發現更多、更好的有關貴州的古籍文獻。

凸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貴州人文精神

當代貴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忘本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貴州文庫》的出版是如何踐行這一理念的?在保存和研究貴州歷史文化中如何彰顯貴州文化自信、弘揚貴州人文精神的價值和意義?

顧久:《貴州文庫》的出版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點校整理,二是影印。

點校本難在整理,需要點校者具備深厚的古漢語和傳統文化功底;標點校勘則更難,標點校勘需要逐句逐字理解原義,實際上也是對古籍的一種註解,不是文字註解而是符號註解,這不僅對文獻版本要求更高,還需要點校者糾正沿襲多年的句讀謬誤,揭示文獻本義,為讀者掃除閱讀障礙。這樣的過程非常漫長。

相對而言,影印方法可避免出錯。但影印對文獻版本要求較為嚴苛,須遴選版本價值方面有代表性的善本、孤本、稿本等珍本為藍本,來做仿古線裝影印本出版。這樣的過程雖相對輕鬆,但仍不易。

當前,貴州倡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如果將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對應,「天人合一」類似於道家的無為不爭、崇尚自然,「知行合一」恰好與儒家的捨我其誰、勇猛精進匹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還與如今貴州堅守的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相對應。

從清嘉慶年間《黔書》的編纂出版,到民國戰亂時期《黔南叢書》的對古文獻的保存,不同歷史境遇下無數黔地文人史官擁有廣闊的心胸氣度,克服時代局限,編纂系列文獻以存留傳承貴州這塊土地上極具特色的文化。今天《貴州文庫》的出版,更凸顯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傳承,也是一種精神引領。我希望在編輯出版《貴州文庫》期間,能吸納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編纂與出版,並以此增強人們的文化自覺和自信。(詳情請閱《當代貴州》2018年第3期 責任編輯/袁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貴州 的精彩文章:

LV即將離職的男裝總監帶來謝幕之作

TAG:當代貴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