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達沃斯人」新共識:全球化帶來更多機遇

「達沃斯人」新共識:全球化帶來更多機遇

主張全球化的「達沃斯人」又回來了。

2017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達沃斯論壇)上,如何為全球化辯護成為論壇主線;時間進入2018年1月23日~26日,在第48屆達沃斯論壇上,「去全球化」的爭論已幾乎無跡可尋。各界開始達成共識,全球化是必然創造價值的,但需要制定一些政策完善存在的缺陷。

事實上,達沃斯上的「中國聲音」扛起了對抗「去全球化」的大旗。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達沃斯發表了題為《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的演講,堅決支持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這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將繼續推動全面對外開放,大幅放開市場准入,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多邊貿易體制,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劉鶴24日出席達沃斯論壇並發表演講

打造共同命運的聲音獲得了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印度總理莫迪在內的多國領導人的共鳴。就連「去全球化」第一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立場也變了,稱「美國優先」並非「美國孤立」。

特朗普26日出現在達沃斯論壇會場

「去全球化」呼聲退卻

這一屆達沃斯論壇的主題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共吸引了包括70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38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在內的約3000名嘉賓參會。

這3000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達沃斯人。這個名稱來源於政治學家薩繆爾·亨廷頓,十幾年前,他創造「達沃斯人」這個名詞,特指那些主張全球化、信奉「跨國主義」的世界主義精英們。

但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這一信念在很多人心目中發生了動搖。特別是特朗普的出現,貿易保護不僅被提上檯面,還被一些人信奉為拯救國家經濟的一種主義。

2017年的達沃斯論壇上,習近平主席發言明確支持全球化和多邊主義。一年後,劉鶴繼續落實習近平主席的倡議,反對各種保護主義,「我們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與各國擴大雙向投資和貿易往來,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劉鶴還表示,中國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時,將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開放舉措,「我可以非常負責地向各位報告,可能我們的有些措施將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聲音得到了多國領導人共鳴。

默克爾24日在論壇上發表特别致辭說,自歐洲發生歐元危機和難民危機以來,民粹主義、孤立主義傾向抬頭。德國致力於尋找多邊方案解決共同問題,單邊行動和保護主義不可取。她甚至將右翼民粹主義稱為社會「毒藥」。

默克爾發言

同一天,馬克龍在致辭中也強調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他說,恐怖主義、移民、環境等領域的挑戰需要全球協調應對。他呼籲實現兼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全球化發展,讚賞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所做的諸多努力。

馬克龍

「今天,全球化正經歷一場重大危機。這一巨大挑戰需要國際組織、國家、企業、公民社會共同努力,找到並實施解決方案。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今年對會議主題的選擇非常恰當,也是我出席的原因。」馬克龍表示,「我向在座的每一個人發出呼籲,我們必須行動起來。」

在23日開幕當天,莫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都在發言中批評了當前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強調維護自由貿易。他們沒有直接提及美國或特朗普。但西方媒體報道認為,他們的發言是在批評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莫迪

最令人震驚的是,就連特朗普也在達沃斯論壇年會上表示,「美國優先」並非「美國孤立」,他並主張與其盟友及合作夥伴在共同防務、反恐等多個方面加強合作,甚至宣稱可能重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中國改革決心受到肯定

除了對於全球化的共識,中國的改革承諾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

「海外投資者過去一直質疑中國對於艱難領域改革的決心,但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金融部門去槓桿的成功已經獲得了投資者的確認,因為相關領域的股票正在受到外資追逐,就像近期在強監管下,銀行股反而出現了大漲。」荷寶(Robeco)中國首席投資總監、中國股票基金經理繆子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正如她說的,劉鶴在論壇上就表示,在中國經濟面臨的各類風險中,金融風險尤為突出。中國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針對影子銀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突出問題,爭取在未來3年左右時間,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結構適應性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範,經濟體系良性循環水平上升。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也在論壇上表示,「如果有一些機構希望通過做空中國來牟利,那麼可能是行不通的,中國系統的屬性決定了中國能夠防止金融崩潰,因為監管層採取行動的速度很快。」他還表示,中國會很快抑制這些風險,確保恐慌情緒不會傳播到整個體系。

方星海在論壇上發言

對於中國改革的信心,外資的確是用真實的資金流入來投下自己的「信心票」。貝萊德首席股票策略師凱特·摩爾(Kate Moore)對記者表示,外資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對於中國市場的變化,外國投資者花了很長時間才逐步適應,尤其是經歷了2015年的人民幣貶值和A股下挫。我們在2016年中期開始將新興市場股市的評級上調為增持,這是基於中國的轉型和印度的改革紅利,但我們的美國客戶在起初的6~9月仍略感緊張。」

摩爾稱,目前而言,不論是根據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中國股市有上行空間,而且「市場越穩健,就會吸引更多以前的非專註型投資者(non-dedicated investor)進入」。

國際化投資公司合伙人魯伯特·亞當斯接受媒體採訪時對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擁抱全球化的態度表示讚賞,認為「中國將繼續推進偉大的事業」。他正尋求與中國金融機構建立夥伴關係,希望與中國開展更多合作。

全球化帶來更多機會

除了國家政要的呼籲,達沃斯論壇現場的商界人士也都認同「全球化為經濟帶來更多機會」這一觀點。

「貿易戰開打容易,要收拾貿易戰的爛攤子可就難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論壇上說,「我認為全球化不可阻擋,沒有人能阻止全球化和貿易活動,如果貿易受阻,世界就會遇到問題。」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特朗普前往達沃斯之前,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就在達沃斯預先釋放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強硬觀點。他認為,要讓市場恰當地運行,讓每個人都按規則行事,貿易保護是必要的,「貿易戰每天都在打,不幸的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各方破壞規則佔盡先機。貿易戰一直都在,現在的不同之處在於,美國『部隊』開始進堡壘(準備作戰)了。」

「我們花了大量時間研究那些束縛住全球化的負面因素,但另一方面是,我們如何基於人們公平而全面的入口去參與經濟發展並從全球化中獲益。」電子商務巨頭eBay的首席執行官戴文·維尼格(Devin Wenig)稱,eBay做的是為2000萬賣家提供創業平台,「我關注的是如何給予人們這些入口,包括寬頻、貸款、培訓、數字經濟意識,機遇非常大,如果我們不加速趨向這個進程的話,我們將失去的是帶來繁榮的巨大機遇。」

「過去幾十年里的全球化的邏輯基本上就是低成本的外包,因此,擁有廉價勞動力的國家被視為製造業外包的對象,」波士頓諮詢公司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瑞麒(Rich Lesser)認為,這是一直以來人們對全球化的理解,現如今規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科技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效率,製造業更貼近市場和消費者。一方面,小企業有了進入大市場的機會,但另一方面,也倒逼勞動力質量的提升,因此,商業公司要做的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在人力資本上。

攜程首席執行官孫潔表示,近年來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積極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展現出非常開放的態度,這對企業發展也十分重要。孫潔說,中國不僅自身經濟騰飛,在世界舞台上也體現出大國擔當。她說,國家堅持對外開放,企業也一樣,應當「胸懷大志,面向全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世紀大辯論:數字資產是泡沫 or 未來貨幣?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