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亞馬遜無人超市火了 人類還有立足之地么

亞馬遜無人超市火了 人類還有立足之地么

到目前為止,人類一共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人們突然了解到,機械裝置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很多繁重基本的工作。第二次工業革命後,機器再一次升級,人類又發現,有的工作可以完全交給機器來完成。而再來看如今正在進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隨著人們的不斷「調教」,AI技術在某些方面,已經可以替代、甚至能夠比人類完成的更好。

Amazon Go

於是,社會上開始出現了類似「人類將被機器代替」「人工智慧將統治世界」這種極其不靠譜、但是卻又讓人細思極恐的言論。其實仔細想想,在某些領域,人類的確不如機器精準、專註。也難怪大家會感覺要被機器替代。近日大火的亞馬遜無人商店,Amazon Go就又在網路上掀起了不小的討論。

Amazon Go

這個於2016年正式提出的概念無人商店,在經過了一年多的測試和改進後,終於正式面向大眾開放了。Amazon Go想要打造出一個全程自助、無需排隊的快速購物體驗。顧客要進入亞馬遜 GO中購物,需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亞馬遜Go APP,並且在APP內綁定亞馬遜賬戶。這個APP會提供一個二維碼,進入商店需要掃描該二維碼。

當一個商品被拿走或是被放回時,貨架上的攝像頭和重量感應器可以監測到商品的圖像、重量信息,並將這些信息輸入其人工智慧系統。顧客從貨架上拿下的貨物都會被自動加入APP的虛擬購物車,如果顧客拿下商品後,又不想要了,直接再放回貨架就可以了,APP會在虛擬購物車裡自動加減商品。即使是糾結症患者,也不用擔心會算錯價格。

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想要完美的實現可是不容易。首先,超市內的天花板上布滿了攝像頭,可以用來隨時監測店內信息,以及物品。而顧客手機中的亞馬遜GO APP可以和店內的藍牙信標網路進行通訊,藍牙網路可以把顧客的位置精確到半米之內,在配合貨架上的感測器共同來確認顧客選購的物品。

顧客只需要將想買的產品直接放入購物袋,離開的時候,直接拿著購物袋走出無人店就可以了,顧客所拿貨物的總價會通過他們的亞馬遜賬戶直接結算。正如Amazon Go的宣傳標語「JUST WALK OUT」一樣,這種「買完就走」的迅速體驗,讓很多生活工作忙碌的都市白領們讚不絕口。但是本該惠民的發明,卻受到了工薪階層們的質疑:「我們的工作怎麼辦?」

其實這些人的擔心不無道理,在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的今天,人類在中低端行業的地位正逐漸被機器代替。這些任勞任怨、不計報酬、能24小時超負荷運轉的「員工」,對於企業來說確實是更好的選擇。其實看似全自動的Amazon Go也需要保安人員、理貨人員,以及生鮮料理人員。但是相比傳統超市,人工成本無疑更校

以目前科技發展的速度來看,幾十年後,就連這些工種也將會被機器代替。曾經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廣為流傳,大意就是未來哪些工作會被人工智慧代替。看來看去,大部分不需要想像力或者藝術創造類的工作,似乎都有些危險。更別提那些機械性、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了。機器從被發明的那一天起,所承載的使命一直在變化。從早期的協助、到後來的代替,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這些在一定領域超越我們自身的存在。

「人工智慧(AI)」這個詞由達特茅斯大學助理教授John McCarthy在1956年提出,作為一種統稱,AI可用於指代可體現出智能行為的硬體或軟體。McCarthy教受認為這是一門「可以製造出智能的機器,尤其是智能的計算機程序的科學和工程。」人工智慧也被稱作第四次工業革命,而一直處於支配地位的人類首次感覺到了絲絲恐懼。

簡單來說,也就是讓機器像人類一樣,學會思考和決策。通過深度學習和不斷進化,從「聽話」變成「主動決策」,從而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但是相信大家在很多科幻電影里也看到過,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一直是抱有一定的疑問和憂慮。徒弟是否會有一天超越師傅,並且統治世界呢?其實很多科學家為此也爭論不休,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是,人類依然是智慧的源泉,機器暫時還無法超越。

再回到我們之前討論的問題,人類將來到底還能做什麼呢?拋去那些技術含量不高、機械重複性的工作,人類在各個領域都有著機器難以替代的作用。人類之所以擁有智慧,就是應為我們的行為並不是按照冷冰冰的規則來決定的。除了藝術性或者是創造性的工作以外,人類在很多領域依舊無法替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先進的生產力,但是也離不開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我們相信,即使未來AI技術不斷成熟,人類也將擁有一席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中國 的精彩文章:

微博熱搜榜/熱門話題榜下線?正全面整改

TAG:手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