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師,千萬別把自己當老闆

老師,千萬別把自己當老闆

年前,筆者和一個大學科研團隊交流期間,幾名博士生極其自然地稱導師為「老闆」,導師也極其自然地答應。

時下的大學裡,稱老師為「老闆」的現象非常普遍。但存在未必合理,普遍未必合宜。從早先的南京郵電大學一研究生跳樓事件,到近期引發輿論關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某教授性騷擾女生事件、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楊寶德溺亡事件,都說明維護健康的師生關係需要制度性的解決。這種解決,不妨從改變對導師的「老闆」稱呼做起。

有人說,稱呼只是外在的,「老闆」只是一種戲稱。但是,名不正、言不順,則事難成、行易歪。稱「老師」,對應的是師生關係。這個稱呼提醒老師勿忘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既教學生做事,又身正為范,教學生做人。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一方面強調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另一方面要求老師像父母關愛子女一樣關愛學生。

稱「老闆」則不同。「老闆」的稱呼弱化了師生關係的倫理內涵,減輕了教師身份上的責任感、職業道德上的自律感。學校里的「老闆」,與一般意義上的老闆不一樣。在企業,打工者還能以憤然離職等方式表達抗爭,而在高校,學生往往連這種「最後的抗爭機會」都沒有。從這個意義上說,「老闆」的稱呼之下涌動著潛規則橫行的風險,其本身就是師生關係異化的外在標誌。

據說,「老闆」的稱呼源於一些老師手裡有項目經費,需要獲得認同,樂於被稱作「老闆」,此謂之歷史原因。只是,「老闆」真的比「老師」有「面子」嗎?一聲「老師」,恩深似海,多麼親切、多麼崇高,為何去雅就俗?

數學家谷超豪曾在一次教師會議上嚴肅指出,如今研究生教育中,有些教授把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學生則稱呼導師為「老闆」,「這樣很不好」。他認為,教書育人不是商品買賣,沒有僱傭關係,何來「老闆」一說?大學不是唯利是圖的學術車間,不是烏煙瘴氣的交易場,更不是玩弄潛規則的地方。大學教學科研過程中,只能是師生關係,不能是僱傭關係、「主僕」關係,或者其他烏七八糟的關係。

人們應該認識到,老師就是老師,稱老師為「老闆」不是親昵,而是矮化。老師更應該意識到,被稱作「老闆」並不光彩。(作者:李波,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是真安全,抑或只是神話?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