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能讀懂他的黑色幽默嗎

你能讀懂他的黑色幽默嗎

今天,小編從「豆瓣」2017年度書單中

遴選的是《歡迎來到猴子館》

作者庫爾特·馮內古特

這部書寫於1968年

時隔近50年,首次推出中文版

作為馮內古特典型風格成型期的最重要作品

它集科幻、幽默、寓言、反烏托邦等標籤於一身

具有馮內古特式笑中帶淚

諧趣中傳達深刻省思的獨特性

本書與《哈里森?伯傑龍》和《電歡喜》等經典篇目

誕生了一系列在美國家喻戶曉的典故

並被多部電影、漫畫和音樂作品改編和致敬

馮內古特被許多作家

公認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二戰期間曾經歷過德累斯頓大轟炸

成為僅倖存下來的七個戰俘之一

他的文字帶有強烈的黑色幽默

在美國六七十年代的年輕人中廣受歡迎

並對包括村上春樹在內的多位文學大師

產生了深遠影響,堪稱大師們的偶像

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

曾公開推崇他為「美國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被多次提名雨果獎

但他寫作的深刻性又從未受限於這一門類

他被譽為懷有悲憫情操和人道主義精神的反戰文學家

可惜他的一生都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22年,馮內古特出生於美國一個德裔家庭中

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

從很小的時候,就明白被孤立的滋味

哥哥比他大九歲,姐姐比他大五歲

每天的晚餐時間

他們談學校,談工作

而不想聽小馮內古特幼稚的、冒傻氣的話

為了打發時間

他每天收聽喜劇節目,模仿喜劇家

研究什麼是玩笑,怎麼開玩笑

「幽默差不多是恐懼的生理反應」

長大後的馮內古特這樣寫道

那時他已經能熟練地掌握讓別人發笑的技能

儘管他最單純的玩笑

也含著基於恐懼喚起的些微痛苦

1940年,馮內古特進入康奈爾大學學習化學

他對這個專業既沒有天賦也沒有興趣

成績在被勸退的邊緣徘徊

1943年,自知拿不到學位證的馮內古特選擇參軍

沒過多久,他就隨軍開往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

1945年,23歲的馮內古特被德軍俘虜

囚禁在德國東部薩克森州的德累斯頓戰俘營

在已經鎖定了勝局

英國軍隊仍決定對德累斯頓進行轟炸

整個城市的13萬5千人被瞬間炸死

馮內古特是倖存下來的7名戰俘之一

什麼是地獄?我見過那東西

我就是從地獄裡出來的

馮內古特在談論那段經歷時這樣說

後來他根據這段經歷

寫出了小說《五號屠場》

成為黑色幽默中反戰文學的經典之作

1963年,他寫成的《貓的搖籃》

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

書中到處都有自相矛盾、違反學理的幽默

像博克儂填寫表格時

在「業餘活動」一欄里填寫的是「活著」

而在「主要職業」下面填寫的卻是「死亡」

1973年,他的《冠軍早餐》

又以後現代主義的創作手法著稱

描寫了作者本人「進入小說干涉結局「的場景

全書充滿著馮內古特的個人風格

堪稱其代表作

《囚鳥》還以一個人的遭遇

串起美國20世紀中期各個重大事件

揭露美國社會的黑暗一面

而他的絕筆作《沒有國家的人》

以散文,評論方式

總結了一生的創作歷程和人生感悟

馮內古特的一生中

著有十多本小說和許多短文、評論,極受好評

他就像中國的捏麵人一樣

把這整整一代人的歷史當作素材

左捏右捏,捏出了一個個看似面目俱非

卻又特別逼真的人物來

歷史在這裡究竟是遭到了歪曲

還是返璞歸真

只有馮內古特那樣的大師才能把它顛過來倒過去

而仍不失它本來面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直播 的精彩文章:

光影與玻璃的交匯中,幻想步入現實

TAG:大家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