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意識可能是熵的副產物

意識可能是熵的副產物

意識可能是熵的副產物
Credit: 銳景創意


意識是人類的關鍵部分。意識來自哪裡?我們為什麼有意識?幾千年來,人們始終沒弄明白這些問題。


如今,法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新研究,並提出一種新的可能性:意識是大腦在最大化信息量的過程中的自然產物——換句話說,意識是大腦熵增過程的副產物。

科學家用熵來描述系統的混亂程度,熵增定律指的是孤立系統會自發地從有序變成無序。宇宙大爆炸後,宇宙逐漸從低熵態變成高熵態。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還可以解釋時間為何只能朝一個方向流動。


這回,多倫多大學和巴黎第五大學的研究人員決定從這條思路出發,探索大腦的連接——當我們產生意識時,大腦的連接方式是否存在某種模式?他們招募了9個人,其中7人患癲癇症。他們利用統計力學,建立他們的大腦神經網路模型。其中,他們主要關注神經元的同步性,以此來判斷大腦細胞是否彼此連接。


首先,他們比較了實驗對象的清醒狀態和睡眠狀態的大腦連接模式。其次,他們比較了5名癲癇患者的發病狀態和正常狀態的連接模式——正常狀態下,大腦更「警覺」。結果發現,在正常的清醒狀態下,大腦神經網路呈現出最大數量的可能的「組態相互作用」,代表著最高的熵值。也就是說,當實驗對象處於「全意識」狀態時,大腦呈現出更高的熵態。


於是,研究人員認為,意識可能只是大腦系統在最大化信息交流量的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

不過,該研究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的樣本太小,而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癲癇患者。物理學家Peter McClintock認為,實驗結果雖有趣,但卻需要在更多人身上進行重複實驗,同時也需要探究其它狀態下的大腦連接模式,如麻醉狀態。


接下來,研究團隊打算測量不同大腦區域的熱力學狀態,看看實驗結果究竟能否用熵態解釋,抑或是其它類型的組織。此外,他們還打算將實驗拓展到普通的認知行為——舉例而言,當實驗對象專心思考某項認知任務時,神經組織會發生什麼變化?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FIONA MACDONAL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顆迪斯科球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