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的酒好不好,用這個簡單方法一驗就知道!
最新
01-29
通常情況下,是可以根據酒標上的信息,來了解一瓶白酒,進而判斷它的品質優劣的。但是,如果遇到的是假酒、化學酒,或以次充好的酒,酒標並不能體現它們酒體品質的時候,這種方法就行不通了。這個時候,就需要用"酣客驗酒法"。
酣客驗酒法,是酣客醬香酒作品發明人、酣客公社創始人王為(酣客老王)深入學習、研究白酒十多年,結合白酒的化學屬性發明的。目前已有拉酒線、看酒花、看掛杯、水檢法、火檢法(燒裸體酒)、聽酒、問風、問手(也叫手搓法)、問酒杯、問舌頭、問喉、問肚子,以及用驗酒機等十幾種方法。最為常用的是拉酒線、看酒花、看掛杯、水檢法、火檢法(燒裸體酒)、驗酒機這六種。
掌握了這幾種驗酒法,市面上的白酒,基本都可以快速準確地辨別真偽、優劣,是不是很神奇?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講一講。
拉 酒 線
操作方法:
手握酒瓶,瓶口對準酒杯,待酒液滴出,將酒瓶緩緩抬高,就能看到拉出細長的酒線了。
科學原理:
越是好酒,酒分子和水分子抱得越緊,結合得越好。酒分子和水分子結合得越好,酒體就會越老熟、越粘稠,往下倒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油一樣的感覺,不容易斷線。酒越好,酒線就越細;反之,則拉不成線。
看 酒 花
操作方法:
拉酒線以後,酒體落入酒杯,會產生泡沫狀酒花。仔細觀察酒花,如果酒花細如小米,齊如蜂巢,持續時間長,說明是純糧好酒;反之,如果酒花大、不均勻,而且很快破滅,酒的品質就很差。
科學原理:
酒裡邊泡沫產生的原因是酒裡面有活性成分、養分、糖分和澱粉發酵後產生的乙醇,以及足夠量的氨基酸,這些有機物質形成了酒的泡沫,這是酒花產生的原理。酒越老熟,酒分子與水分子結合的就越緊密,酒體就越稠,酒花就越小。
看 掛 杯
操作方法:
將白酒倒入較大的玻璃酒杯,如高腳杯,順時針或逆時針輕輕搖一搖,白酒會在酒杯內壁上會流下一道道酒痕,酒痕厚實一點的比薄的好。好酒的酒痕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酒痕的邊緣會出現一顆一顆水珠(實際是酒),像珍珠項鏈一樣。
第二階段:水珠會像露珠那樣沿著杯壁慢慢往下滾,速度極慢,形成一根一根酒痕,宛若美人流淚,因此稱為美人淚。
第三階段:美人淚階段過了之後,杯壁上會殘留一些酒液,這些酒液逐漸聚在一起,點點滴滴,就叫滿天星。
所以,看掛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叫珍珠項鏈,第二叫美人淚,第三叫滿天星。如果第一階段的"珍珠項鏈"厚實,第二階段的美人淚圓潤,第三階段的滿天星細密,就是好酒。
科學原理:
為什麼看掛杯可以判斷白酒的品質?因為好酒是釀造出來的,含有豐富的物質,本身比較粘稠,又經過多年窖藏,酒液流經杯壁,就會產生掛杯。又因為好酒的水分子和酒分子抱得非常緊,內張力大,所以酒珠往下落的時候才會像珠子一樣滾落,留下深厚的痕迹。以至於連杯壁上的殘液,也會因內張力的緣故聚在一起,像星星一樣細密。
水 檢 法
操作方法:
取透明玻璃杯一隻,倒入適量白酒,再倒入等量礦泉水,酒體變得越渾濁,說明酒越好;反之,如果依然清澈如初,就是化學酒,酒質較差。
科學原理:
糧食中含有酯類、蛋白以及多種微量有機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酯類。酯類溶於酒精,不溶於水,酒精度高則溶解度高,酒精度低則溶解度低,所以酒是無色的。兌水後,酒精度降低,酯肪酸酯大分子析出,於是呈白色渾濁。
火 檢 法
操作方法:
取一隻燒杯,或其它耐燒器皿,比如家裡盛飯的陶瓷碗或者裝菜的陶瓷碟子,倒入適量白酒,點燃白酒讓它充分燃燒,火滅,得到的就是裸體酒。先觀察裸體酒的顏色,越是好酒,它的裸體酒越渾濁。再用鼻子聞、用嘴巴嘗。糧食酒,如酣客,它的裸體酒最開始是酸的,像醋一樣;然後有澀味,澀是因為糯高粱的皮里含有單寧;最後有回甘,層次豐富。而勾兌酒的裸體酒,有刺鼻的化學氣味,騷澀難聞,根本就喝不下去。
科學原理:
因為生產糧食酒過程中會產生酸、酯、醇、醛、酮等多類物質,其中酯類物質只溶於乙醇不溶於水,經過燃燒的裸體酒等於把酒中的乙醇拿走了,而酯是不溶於水的,所以會在剩下的液體裡面釋放出來,使酒變渾濁。這個現象在化學上叫酸酯分離。
糧食酒里不僅含有醇,還有酸、酯、醛、酮等多類物質,醇燃燒掉以後,剩餘物質仍會呈現各自特性,所以喝起來是酸酸的,也不難聞(天然的物質燒了以後是香的)。而勾兌酒是由食用酒精,也就是乙醇,與水勾兌,並添加香精香料形成的,乙醇被燃燒後,剩餘的只有化學添加物質,所以會難聞、難喝(化學的東西燒了以後是臭的)。


TAG:濮水之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