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控股TIE與《科學》期刊合作 將開展人才培訓

清華控股TIE與《科學》期刊合作 將開展人才培訓

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李中祥(左)與《科學》系列期刊出版人比爾 莫蘭(Bill Moran,右)28日在北京簽署合作備忘錄,決定面向中國的科學人才開展高水平培訓,服務科技和產業創新,拓寬太平洋創新走廊(TIE)。清華控股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28日電 (胡睿)世界著名的《科學》期刊28日與清華控股TIE在北京簽署合作備忘錄,決定面向中國的科學人才開展高水平培訓,促進全球科學技術和創新人才的跨界交流。

太平洋創新走廊(Trans-X Innovation Ecosystem,簡稱TIE)是清華控股發起的全球化科學技術和創新人才交流非盈利項目,中文名「太平洋」意指當前主要關注中美之間的交流、合作與共贏,英文名「Trans-X」代表跨地域、跨領域和探索未知。

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今年1月份的一項分析,中國大陸發表的科學和工程類學術文章達42.6萬篇,首次超過美國的40.9萬篇。然而,就科技論文的篇均被引用率而言,世界整體篇均被引用次數為11.80次/篇,而中國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9.40次,排在第15位。在前1%最常被引用的論文中,美國論文的數量仍比中國多一倍。

出席簽約儀式的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終身正教授、清華大學特聘首席研究員崔天宏認為,中國的科技論文、發明專利數量都在快速增長,但質量增長卻遠未達到預期。這反映在產業界,就是創新活動雖然活躍,但真正基於科學研究型的、原創性、重大的科技創新還不夠多。崔天宏表示,通過TIE與《科學》的合作,可以培訓中國的青年科學家和科技人員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研計劃等,提升中國的基礎研究水平,從而提高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

清華控股副總裁李中祥指出,清華控股是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的企業平台,之所以創建TIE項目,就是要為海內外科技成果轉化孵化提供更多的產業需求、場景空間和交流平台,從而更好地服務於清華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服務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此次與《科學》合作,將為中國的科技創新者以及創新型企業、企業家等提供高水平培訓服務,提升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推動中國邁向創新強國。

此次參與項目的美方合作者《科學》(Science),創刊於1880年,由發明家愛迪生出資,是人類基因全圖譜、火星表面第一幅圖像、艾滋病毒作用於人體免疫系統等很多重要科學發現的首發平台。《科學》系列期刊的主辦者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它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龐大的科學和工程學協會聯合體,也是最大的非盈利性國際科技組織,下設21個專業分會,在全球有262個科研和學術機構,為1000萬人提供服務。

出席簽約儀式的比爾·莫蘭(BillMoran)現任《科學》系列期刊出版人,負責內容、版權、訂閱、參會、廣告、外聯,以及合作出版等運營業務。

比爾·莫蘭表示,創新與科學的融合,將產生巨大的價值聚變。TIE吸引和聚集了中國最具活力的創新型企業、企業家、科技創新者和研發人員。美國科學促進會及其旗下的《科學》系列期刊將幫助他們提升科學精神、科學素養、科學方法,規劃科研生涯,產生、孵化和培育對人類發展有重大價值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TIE總部設立在北京昌平未來科學城,以永不落幕的創新論壇和新型創新教育為核心,深化從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對接北京市和各地政府、產業對於創新項目和人才的需求,以期成為中國領先的創新生態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及資源配給機構、全球科技人才的薈聚和賦能中心、科技項目的交流和創新中心。(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日航一架赫爾辛基飛東京客機因發動機起火返航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