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東盟領導人齊聚印度看閱兵,先進戰機導彈背後有啥門道?

東盟領導人齊聚印度看閱兵,先進戰機導彈背後有啥門道?

第一軍情評論員: 葉青舟

26日是印度第69個共和國日,當天,印度在首都新德里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受邀參加「印度-東盟對話夥伴關係25周年紀念峰會」的東盟10國領導人以特邀嘉賓身份參加閱兵式。正常的外交活動被印度媒體誇張的渲染為:該國正尋求與東盟加深關係,抗衡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閱兵式上,總統科溫德、總理莫迪與東盟領導人共同檢閱了印軍各兵種和導彈部隊。印軍展示了最新型的坦克、導彈、戰鬥機等軍事裝備,來自印度各邦的花車也展示了其獨特的文化傳統。軍事裝備、樂隊、花車、駱駝和摩托車特技表演者行進在新德里的國王大道上。在閱兵現場,東盟10國國旗也隨風飄揚。熱鬧的大雜燴式閱兵背後,究竟有啥隱藏的門道?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門道一:邀請東盟10國領導人做嘉賓,傳遞了啥信號?

印度自1950年起就有邀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外國領導人擔任主賓的傳統。近3年,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法國時任總統奧朗德以及阿聯酋王儲穆罕默德等都曾出席印度閱兵。

按照傳統,印度每年只邀請一位外國高官作為"共和日"閱兵的榮譽嘉賓,觀看印度軍隊的兵力和武器展示。但印度這次一口氣邀請了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緬甸、柬埔寨、寮國和汶萊等10國領導人出席閱兵,創下了印度歷史上"外賓團"觀禮的規模記錄。

印度打破傳統、召集東盟10國開峰會並觀看閱兵式,看似有些突兀,其實也是過去20餘年對東南亞大力親善的延續。

冷戰結束後,隨著舊的同盟體系瓦解,印度失去了戰略依託、軍事和經濟援助。出於自身利益,它開始全面轉變外交主攻方向,將東南亞作為一個推進重點。1992年,"東向(look east)"政策應運而生。2014年,雷厲風行的莫迪總理上台,希望以更快步伐實現政治、經濟目標,提出將"看"(look)升級為"做"(act),由此產生了"東進(act east)"政策。

印度與東盟關係是印度「東進」政策的基石。為促成本屆印度-東盟峰會的召開,印度進行了數月的準備。峰會雖以「共同價值觀、共同命運」為主題舉行,但真正目的在於大力推進印度的「東進」政策,擴大印度制衡中國在地區不斷擴大影響力的著力點。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20多年,東南亞國家並不排斥印度的示好,反而普遍表示歡迎。究其原因,一方面,印度在東南亞的文化滲透較為深厚,雙方有著千絲萬縷的傳統聯繫。另一方面,一個地區大國敞開懷抱,帶來更多合作可能,東南亞國家樂見其成。不難發現,印度的政策已結出成果:貿易和人員往來頻繁;與幾個主要東盟國家,如印尼、新加坡結下了緊密的夥伴關係。

其實,排進優先列表的不單單是東南亞。有評論稱,近年來,印度的外交號角早已響徹整個亞洲。它不斷推進與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交往,印韓雙邊貿易額甚至已超過印中。這也說明,在亞洲地緣政治格局重新塑造的過程中,印度對於中國日漸扮演領導者角色的現實感到很不安。"它不甘落後,希望趕超中國,佔據一席之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門道二:摩托車疊羅漢,真的是雜耍嗎?

印度閱兵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開掛」一樣的摩托車特技表演。各種疊羅漢花式表演讓你嘆為觀止,可是這樣的摩托車特技,又確實是印度軍隊的傳統。

在印度人看來,摩托車特技不是「雜技」,而是一種特技,是從印度教苦行修道的動作演化出來的一種特技表演,與瑜伽一樣同為印度國粹。作為文化傳統,在閱兵式上如果沒有摩托車特技,就像缺了點兒什麼。

當大家調侃印度軍隊摩托車雜耍疊羅漢時,卻不知其來自於英國,更來源於實戰。英國在1858年到1947年間於印度次大陸(南亞)建立的殖民統治區域,包括今印度共和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緬甸。

英國在次大陸依靠東印度公司組建的軍隊開闢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軍便開始訓練通信兵的摩托車精準駕駛技巧。1927年,為了提高訓練水平,又成立了皇家通信兵摩托表演隊,1963年定名為「白盔摩托車特技表演隊」。不過,因為軍費緊張,這支表演隊早已經退役。

在英軍傳統影響下,不少隸屬於英聯邦的國家的軍隊也紛紛仿效。比方加拿大軍隊也曾有過摩托車表演隊。印度軍隊常常在閱兵中每次必有的疊羅漢、鑽火圈等技巧,其實英國和加拿大軍隊的表演隊也表演過。說到底,摩托車表演和空軍的飛行表演一樣,都是從實戰技巧中演化出來的——當然,說起摩托車表演花樣不斷翻新,大有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勢頭,印度軍隊的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門道三,印度這麼窮為什麼還有錢大量進口先進武器?

為了展示大國實力,每年閱兵印度會將最先進武器在閱兵式上集中展示。然而,在亮相的海、陸、空三軍主戰裝備中,真正的「印度設計」和「印度製造」卻少得可憐。

比如,印度陸軍大批量裝備的T-72、T-90S主戰坦克和BMP-2步兵戰車,都是從俄羅斯直接購買或引進技術生產的。印度空軍的閱兵編隊,則是典型的「八國聯軍」。蘇-30MKI、米格-21、米格-29K等空、海軍主力戰機以及伊爾-78運輸機,都是從俄羅斯購買的;「美洲虎」攻擊機是從歐洲引進的;P-8I「海神」反潛機則是美國貨。未來,法國的「陣風」戰機也會成為閱兵「外援」。

印度在2017年宣布的武器採購項目多的驚人,向美國採購的就有100億美元的"死神""捕食者C"無人機合同,100億美元F-16戰機生產線合同。

俄羅斯方面需要支付的FGFA五代戰機數十億美元研發費用,S-400防空導彈數十億採購合同。採購國產光輝戰機80億美元。另外,還有潛艇、大飛機、陣風、航母電磁彈射等各種採購。

印度一直自稱是亞洲大國,事事總與中國對比,還老是找中國的不痛快。在我們看來印度人民簡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生活的基礎設施都不不到保障,印度到現在還有近1/5的人(大約2.2億)仍用不上電。連民生都保障不了,他們買武器的錢是哪來的呢?

其實,印度的經濟還是發展很迅速。據聯合國最新的報告,預計2018年印度的經濟增速會達到7.2%,遠超中國的6.7%,世界排名第四的經濟體,所以再沒有錢,幾百億美元還是有的。

主要看他們領導是準備將錢用在買武器還是用於民生,現在看起來,莫迪被北方鄰居擠兌的難受,乾脆全部買武器了。

另外,印度宣布的軍購合同,大部分不是一次性付款,也不會馬上付款。印度還有一個中國比較羨慕但是沒有的能力,就是融資貸款能力比較強,賣武器給印度的國家都愛給印度貸款。

不過,也可以看的出來,印度採購武器的價格比這些國家正常出售的價格要高的多,從印度角度分析,用別國的錢買別國武器,何樂而不為?從出售武器的國家看,反正首付款已經夠成本了,貸款能收回多少都是利潤,為啥不幹?

最重要的是,印度宣布的很多軍購最終能夠成真還是個未知數,就說F-16的生產線吧,是莫迪訪美的時候談成的,巴黎航展上宣布的,但是現在貌似因為技術轉讓的事情卡住了,最終能不能執行變數太大了。再說同俄羅斯合作的FGFA五代戰機,2007年至今,印度老是拖欠。

俄羅斯人都說,印度就那麼點錢,有時候錢是先買S-400還是新用於戰鬥機研發,印度自己都搞不清楚。俄羅斯現在沒有錢貸款給印度,因此催錢催的緊,所以這兩年印度慢慢的不買、少買俄羅斯的裝備了。

印度還有一個小算盤,就是拖欠付款,待賣武器的國家金融崩潰,然後就可以極少的代價完成付款。當年,印度欠蘇聯100多億美元的軍售款,最後蘇聯崩潰,盧布貶值,盧布對美元一度跌至3000:1,印度機制的用價值100萬左右的美元兌換盧布還給了俄羅斯,了了這筆巨額債務。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門道四,印度軍服為何花里胡哨,像雜技團?

在印度閱兵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讓人眼花繚亂的軍服。每每看到印度軍隊的方陣亮相,都會讓人嘆一句,「這哪兒是閱兵,分明是場奇葩軍服時裝秀」。

實際上,印軍真不是故意要秀奇裝異服。印度軍隊中,本來就有複雜的民族和宗教構成。印度閱兵式上,各方隊軍裝不是按兵種劃分,而是按民族區別,因此在印度的閱兵式上可以看到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的古典民族軍裝,展現了各自非常鮮明的文化傳統和宗教習俗。

印軍保留了英印時期的聯隊制傳統,多數歷史悠久的聯隊仍按種族或者民族地域編製。旁遮普、拉吉普特、錫克、庫馬盎、馬德拉斯、阿薩姆、道格拉斯、郭爾喀、那加、比哈爾、馬哈爾、拉加普塔和查謨-克什米爾……列舉印軍的聯隊番號,就像在讀印度地圖。

印度各個閱兵方隊有一個共同點,雖然軍服看上去嚴肅,但禮帽爭奇鬥豔,有的像孔雀,有的像雞冠,有的像向日葵。對這些聯隊本來就有的服飾習俗,印度軍隊也加以保留。在特別是閱兵這樣的儀式感特彆強的場合,凸顯軍隊的民族、宗教、地方特色,也不算出圈。

當這些聯隊排成方隊出場時,是一幅何等色彩斑斕的景象。比如錫克聯隊,便成立於1897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這個聯隊共有8.3萬人陣亡,可謂戰功彪炳。傳統上,錫克族包頭蓄鬚,他們出場時頭頂一片橙紅色,常常被當做印度閱兵的經典畫面。再如拉吉普特、拉加普塔和查謨-克什米爾等聯隊,出場的時候則頭戴扇面一樣軍帽,顏色從黑色、紅色到紅色鑲黃邊,也是明艷異常。可以這樣說,與其把印度軍隊的方隊看做奇葩時裝秀,倒不如當做了解印度民族文化的一個窗口。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TAG:第一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