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為啥成為大師:從小立誓一天要讀十頁書 否則對不起父親

曾國藩為啥成為大師:從小立誓一天要讀十頁書 否則對不起父親

原標題:曾國藩為啥成為大師:從小立誓一天要讀十頁書 否則對不起父親


作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太平天國勢力興起後,如摧枯拉朽般席捲了半個中國,最終定鼎南京,與北京滿清政府遙相對峙。八旗綠營早已腐不堪用,清廷苦於無兵可用之時,一介書生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最終平定內亂拯救大清王朝於危難之際。曾國藩不僅建立不世軍功,還掀開了洋務運動的大幕,更身為理學大家留下大量著述流譽後世。這樣一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傳奇人物反覆在家書中強調讀史的重要性,那麼,曾國藩本人是如何讀史書的呢?



(曾國藩)


我們把目光投回到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那時的曾國藩尚未成名,他科舉受挫,返鄉時經過南京在書店見到一部精刻本《二十三史》,愛不釋手,一狠心一咬牙當了冬衣,湊了借來的銀兩,以一百兩的價錢購回這套大書。曾國藩剛剛遭逢落榜打擊,又花費了一百兩的「巨款」,其父並沒有責怪,反而鼓勵曾國藩不用為錢煩惱,細心讀書就好。曾國藩自此暗暗立誓,要每天點讀十頁書,否則對不起父親。堅持一年,曾國藩竟然讀完了這套書,期間無論雨雪風霜酷暑嚴寒,毫無停歇,未曾間斷。曾國藩這般堅持不懈的精神,不僅是他入仕的精神法寶,更為他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直到曾國藩晚年位高事繁,身體也大不如前,他還常常重讀《漢書》、《明史》,可見其讀史之毅力。


(第二次鴉片戰爭)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考取進士,在京期間他將經史結合起來研讀,以《易》、《資治通鑒》、《通典》等為重要讀物,一邊讀古書一邊結合當時的時局,以歷史照進現實,思考大清王朝的出路,努力做到「經世致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為避外來侵略者兵鋒,以恭親王奕訢、軍機大臣文祥等為首的人認為應該遷都西安,但曾國藩認為「但覺除得人以外,無一事可恃也」,考察漢唐歷史,遷都本身並沒有多大作用,重要的是要得人用人,否則再怎麼遷都也於事無補。後來曾國藩組建湘軍,以岳飛 「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的名言激勵自己,仿照戚繼光練兵建營的成法,這便是曾國藩用歷史解決現實問題的最真實寫照。我們今天從流傳後世的《經史百家雜抄》能管窺曾國藩閱讀經書史書的品調



《經史百家雜鈔》書影

在教育自家孩子的時候,曾國藩也不忘叮囑他們多讀詩書,除了四書五經這些基本儒家經典外,常常寫信推薦曾紀鴻、曾繼澤翻閱《通鑒》、《漢書》,「將我所寫看之書領略幾分」,且在閱讀之中多做筆記,將疑惑和感想都寫下來,以開拓視野,修身養性。這一舉動也影響了近現代史上的許多名人,近些年頗受關注的《蔣介石日記》,就是蔣介石早年受曾國藩每日讀書修身的影響而寫就的。


參考材料:趙爾巽等:《清史稿》


朱東安:《曾國藩傳》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中國 的精彩文章:

皇太極暴亡後長子豪格為何沒能登上皇位?又如何被多爾袞清算死於非命?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