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詭異崖葬懸棺,古人如何將百斤棺材送上懸崖峭壁

詭異崖葬懸棺,古人如何將百斤棺材送上懸崖峭壁

GIF

懸棺,顧名思義就是建在懸崖峭壁之上的棺木,同土葬、火葬一樣,屬於崖葬,是喪葬形式的一種。

其具體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峭壁上開鑿洞穴把棺木放在洞里,另一種是在懸崖上釘兩個木樁,然後把棺木放在木樁上。

這種富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葬式,尤其是在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中,經常有一些怪異現象,至今存在著許多令人無法解釋的謎團。

說起這種神奇的懸棺,大多數人都抑制不住好奇心想要探索一二,畢竟懸在半空峭壁上的棺材,看起來十分具有神秘性。

這種安葬方式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一般崖葬的完成都是將死去之人的屍體放入棺中,然後再懸崖峭壁上釘入木樁,然後將棺木固定在上面。聽起來好像挺簡單,不過要注意這個實施的地點可是在半空中,遠沒有字面上那麼輕鬆。

以古人的生產水平,他們卻能做到很多幾乎是奇蹟的工程,不得不令現代人深深嘆服祖先的智慧。

把棺木放在懸崖上的是什麼人?

據史料記載,「懸棺」一詞,來源於南朝人顧野王(公元519年—581年)「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一語。1946年中國學者考察四川珙縣、興文縣懸棺葬時,始將此詞作為專稱。

懸棺遍及川、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等省,主要存在於福建武夷山地區和四川與雲南交界的珙縣、興文縣、筠連縣、鎮雄縣等地。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認為,懸棺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區,這些地方水資源比較豐富,棺木不能埋在水裡,放在山上又怕遭到動物破壞,不是很安全,所以就選擇懸在半空中,採取崖葬的形式。

「確切地說,懸棺在我國西南地區土著居民中比較流行。」魏堅解釋,懸棺大約從先秦以來開始興起,一直持續到魏晉甚至是唐朝,當時民族的概念劃分還不是很明顯,而且從北方遷徙到南方的民族還是較多採用土葬,一些佛教徒則是採用火葬。因此,從這個角度分析,懸棺應該是西南當地土著和邊疆民族採用的比較多。

懸棺究竟怎麼放上懸崖峭壁

懸棺大都年代久遠,且位於高聳的懸崖峭壁之上,沒有先進工具的幫助,古人到底是用什麼辦法把裝有屍體和隨葬物品、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送進高高的崖洞里去的呢?

最早對這個問題提出解釋的要算是顧野王了,他把武夷山中擱置懸棺的崖洞稱為「地仙之宅」,意思是神仙的墓葬之處。

神仙有騰雲駕霧的本領,懸空置棺當然就不會有什麼困難。神仙已是幻想中的產物,而長生不死的神仙居然也會像凡人一樣死去,尤屬匪夷所思。不過這些說法既然得以流傳,至少說明古人多認為若非神仙出手,僅靠常人是難以實施凌空懸棺這種奇特的葬法的。

古人可以把懸棺歸結為是神仙之作,但對於凡事講求科學的今人來說,往神仙身上推可就太馬虎了,因此對於懸棺的放置方法考古學家進行了各種推測。

1

從山頂用繩索往下放棺木

唐朝人張鷟所著的《朝野僉載》中,曾記有古人在臨江高山半山腰間開鑿石穴安葬死者的情形,辦法是從山頂上放下繩索把棺木吊下來。

1989年,上海同濟大學及江西等地的專家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美國學者合作,採用絞車、滑輪等機械裝置,在江西貴溪縣仙岩把一具重約150公斤的「棺材」吊進了一個離上清河水面約20多米的懸崖洞中。

但對於這種方法,魏堅持懷疑的態度。「棺木從峭壁上放到下面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零件怎麼放上去,這都是問題。」

而且今人所實踐的吊置棺木之法,並不能解決古人放置懸棺過程中的所有細節問題,比如怎樣在崖壁上鑿孔並打入木樁擱置棺木,用什麼辦法才能把棺木勾拉到預定的位置上,其困難之大難以想像。何況幾千年前的古人怎麼可能擁有足以吊起數百公斤重量的鋼繩呢?

2

水位抬高時用船將棺木放進崖洞

與從山頂上吊下棺木正好相反,還有一種說法是利用水位抬高,以船載棺木而將之運進預先看好的天然洞穴或人工鑿成的崖竇里,等水位降低後,便有了石壁懸棺下臨絕壑的奇特景觀。

清朝的許瓚曾在《東還紀程》中記載,湖南常德沅江流域有一「倒水岩,石皆壁立水濱,逶迤高廣」,壁上鑿有10個洞穴,下臨絕壑,其中有個洞穴內藏有5具棺材。具當地人說,棺木是趁沅江漲水時由「健鬼引絙而上」。

如果此說屬實,那人們的困惑也就煙消雲散了。而這種辦法似乎還沒有現代學者實地嘗試過,但有人從地貌變化研究的角度暗示了它的可能性。

業內專家表示,中國的懸棺葬遺存,多以處山臨水為選址共性,距今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最晚的也在400年以上)。

在這千百年中,河道、地貌都可能發生很大變化,如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江西貴溪縣仙岩的信江支流上清河等,在兩三千年內都經歷了河水對河床的沖刷侵蝕。

在長期自然力的作用下,河流水位降低是完全可能的事,因而當初放置棺木的高度也就不會像現在所看到的這樣高峻。

在魏堅看來,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他說:「可能當時水位本來就比較高,然後人們再從船上搭個架子,往上延伸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這樣就可以把棺木放進去。隨後經過幾千年水流的沖刷,山溝不斷拉深,地勢可能越來越平坦,從而放置棺木的崖洞顯得更加突兀,以至於留下今人看到的奇觀。」

3

堆 土 說

除了以上兩種方法外,還有人猜想,古人是從山下堆土至洞口,然後把棺木放到洞里後,再把土運走。對於這種說法,魏堅明確予以否認。「山區本來就缺土,而且懸棺大多處於鄰水的峭壁上,根本不可能。」

4

現場制棺說

也有人參照菲律賓巴拉望島的古代居民安葬瓮棺的辦法,提出另一種設想:依靠繩索、長梯之類的攀緣工具,將包裹屍骸的麻袋、板材、殉葬物品和必要的制棺工具等借人力運送到事先選定的洞穴中,然後現場制棺成殮並予安葬。但魏堅表示,這種工程量太大,人為的力量將那些工具背上去不太可能。

此外,還有人根據對四川珙縣、興文縣和貴州松桃等地懸棺葬遺存的考察,指出也存在古人架設棧道放置懸棺的可能性。然而,在考古界,古人放置懸棺的方法,至今仍然沒有定論,人們有的似乎更多的還是推測,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懸棺之謎可以隨著考古的進一步發現,真相大白。

對於懸棺

你認為哪種推測比較符合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金民俗 的精彩文章:

TAG:紫金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