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家老闆為什麼不讓大家學融創

這家老闆為什麼不讓大家學融創

GIF

上周,某家銷售百億企業組團到青島融創學習。總經理說,融創2017年進入青島,三個月破百億(2017年青島市場網簽額排名前三,融創都會中心用不到一年的時間拿到青島2017年商品房、商品住宅的雙冠王),這得好好學習。

學霸融創

學習考察結束後,內部開會討論。

營銷總拿出一組公式復盤融創:

成交量=來訪量*來訪客戶質量*客戶體驗度*接待質量*回訪質量*競爭樓盤干擾度*產品性價比因子;

費效比=投入營銷費用/產出效果;

客戶需求量=目標成交套數/成交率;

拓客需求量=客戶需求量-客戶自然來訪量;

成交率=項目價值/價格;

項目價值=(產品價值*傳遞率+體驗服務品質*感受度)*營銷人員用心程度;

……

然後結合自身的問題對標,嘗試提出解決方案:

1.我們目前遇到的渠道營銷瓶頸是什麼?

2.目前在執行的渠道方法有哪些?

3.各產品總價段區域市場銷售佔比多少?

4.分類產品的成交率是多少?

5.與銷售業績目標對應的客戶量是多少?

6.如何能夠高效、快速拓到精準客戶?

設計中心、成本控制中心等各個部門挨個發言,內容包括產品競爭力、周轉、管理體系等等。

類似這樣的會議流程和內容,我們是不是很熟悉,每年都要開好多次。

對標分析會開了整整一天,老闆聽得很安靜,沒插一句話。散會的時候,突然說:「你們說完了,我也說幾句。」

以下是原文會議摘要。

01

錯誤和經歷是兩回事。

說到融創,大家印象最深的有兩點:區域聚焦和高端精品戰略。

區域精準聚焦很重要,一個區域或一個城市發展,要看5年以上。但是,開發商手裡的錢,都是按天算。過不了今天,就沒有明天。

是不是融創進青島,代表青島可以去了,所以我們要跟進?

融創已是千億公司,我們還只是百億。融創能進的城市,我們不一定能進。首先是三盤同開,拿地都成問題;拿完地後,團隊又成問題。你們很多人說,可以跨越式發展,我告訴你們不可能。

企業和人一樣,100億是小學畢業、300億是初中畢業,800億是高中畢業,1000億是考托福。每家企業成長軌跡都差不多,都要經歷,該犯的錯誤要犯。但是,錯誤和經歷是兩回事,雖然經歷的事一件都少不了,但不能經歷的事都犯一遍錯誤。

聰明的企業不是不走彎路,只是比別人走彎路快一點。社會學家做過統計,有個國家的男人在女人問題上平均犯四次錯誤,犯三次都算聰明人,犯兩次都是智者,犯一次是聖人,一次不犯是廢人。我相信融創也走過彎路,但它肯定比別人走彎路要快很多。

我們學習融創,一定要結合自己企業發展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標準,這一點要小心,不能被帶到溝里。

現在很多同行老是拿成熟的企業對標不成熟的企業,這就是一個坑。有家公司老闆跟我說,融創這麼短的時間能做到千億,我難道不能嗎?他怎麼干,我就怎麼干!如果自己團隊學得慢,就把融創的區域團隊挖過來,原班人馬乾。

這完全是賭氣話。關鍵你不是老孫。而且,融創在奔千億的過程中,已經經歷過很多次磨難。現在能站在山頂上,就是因為度過了危機,經歷了磨難。你一劫都沒有經歷,就想跑到山頂,老天爺太便宜你了。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歲隨心所欲不逾規。企業和人一樣,講的道理就是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標準。企業量級不一樣,只能是學習他們經驗,問題還是要靠自己創造性解決。

哪些是經驗呢?市場調研和產品定位不能滲水。

02

市場調研

我們去一個新城市,做目標市場調研和產品定位的時候,總是看過去和現在,來推導未來。比如說,去年和過去三年中,什麼戶型好賣,我就推出將來什麼戶型好賣。

我們仔細看看融創青島的產品邏輯,是這樣推導出來的嗎?不是!

融創在青島的第一炮就拿出自己產品線中最頂級的「壹號院」系,而且是在北京獲得成功後,拿過去的,一步到位,直接拉升當地的產品高度。上來就給你最好的,讓你不能拒絕,1天就賣了15億。

我們仔細分析它的產品和當地市場原來的產品,提升還是非常明顯。關鍵是,它顛覆了我們常規意議的調研。

通常情況下,我們進入一個城市,怎麼干呢?會發放調查問卷,找人問要三居、四居還是五居。你要是這麼問,他恨不得會說,當然6居好啦。

如果問他準備花多少錢買房?他會往高里說,還是往低里說?肯定是往低里說。他要算賬,留多少干還沒有來得及乾的事,剩下才是買房。

如果你帶他去看了樣板間,一激動買房花的錢肯定得冒出很多。為什麼?他一定是先想著怎麼把這套房子弄到手,不會先想儲蓄卡里有多少錢。

所以說,一個簡單的市場調研問卷結論,可能差別特別大。而這種局限性,也決定了:過去正確的市場調研,不等於將來正確。

融創在青島的策略則不同,不單純依賴於問卷結論,而是「如果我直接給你最好的,你就沒法拒絕」。

直接給你最好的,你就沒法拒絕

這一點很重要,今年好賣的戶型,明年不一定好賣。有可能一下子賣火了,大家就開始照抄,沒過多長時間,你會發現自己在重複一個錯誤。如果你直接拿出最好的,就一定是最適合的。

03

買資產還是買房子?

融創也在強調自己的產品力。但產品力真相是什麼?很多人搞不明白。

在座的諸位,我們算一下,你平均多長時間換一次房子?大約是10年左右換一次房。房子是70年產權,相當於你只住了1/10的時間。

問題來了:我們到底是買房子,還是買資產?

舉個例子,你到銀行借錢,你說我老婆很漂亮,銀行才不理你。如果你在城市核心區有套房,拿著房產證去,銀行肯定會爽快借錢給你。所以,給客戶提供一個優質的資產更重要。

這裡面有個大前提,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里高速增長,誇張的時候是兩位數的增長。如果一直沒換房子,說明你沒進步。

倒過來推,我們去某個城市拿地,看它有沒有經濟動能,要統計目標客群換房頻次。什麼樣的房子住得舒服,可以調研出來。但是,房子能不能升值,不是客戶決定的,這要取決於開發商的對土地升值前景的準確判斷。

這一點,老孫的眼光就很准。而且,房產升值的很大空間,實際上讓利給了客戶。比如說融創?都會中心,是李滄區核心板塊,很多同行都看好,最後決心下得不夠,融創進駐。決心下得夠不夠,取決於想通了沒有。對於客戶來說,買房就是買資產;對於開發商來說,土地儲備同樣也是買資產。看到這個層面,決心就容易下了。這個項目我也看過,我決心就下得不夠。結果人家干出來了,而且去年網簽額是49億。

只有真看明白,才能下決心入駐這塊地。很多同行不敢,根子上還是沒有想明白。

04

社群利益。

老孫常說融創做高端精品。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老孫其實是強調一個東西,社群的均質化。

有些樓盤打廣告說,從40平米到200平米,總有一款適合你。這種樓盤入住後,你會發現物業公司老是換,而且物業投訴率特別高。

物業公司做過統計:

住40平米的都是年輕人,12點回來一撥,1點回來一撥,2點回來一撥,最晚3點回來一撥;

住200平米的是老頭老太太,晚上9、10點就上床,第二天凌晨3點醒了,4點起床,5點出門。

你發現沒有,老頭老太太睡眠時間,正是年青人鬧騰時間。這個社區物業肯定管不好。物業管不好,樓盤二次交易時候就會貶值,至少升得慢。

我問問在座的諸位,你家房子在家庭資產中,能佔到多少比例?至少70%吧。社群不均質化,直接影響到你的家庭資產負債表,你說你買房的時候,關注不關注這一點?肯定關注。

講一個美國社區的案例。有一天,A敲門到B家,說你們家一塊玻璃破了。我能不能幫你裝上,而且不要你錢。A為什麼當活雷鋒?原來,A家正在賣房子,如果B家的玻璃不裝,會影響他們家房價至少10%。

老孫講「房地產下半場是中國人的美好生活」。中國人的美好生活,首先是社群的美好生活,廣場舞只是表面。

當社群高品質的時候,就成了利益共同體,大家都想著社區好,都想著家庭中佔了最大比重的資產升值。這種社區文化肯定好,肯定是美好生活,而且會是大家的自覺行為。因為這是捍衛自己的錢袋子。

我就說這4點,融創哪些我們能學,哪些當下不能學,這個很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產大哥 的精彩文章:

萬達海外的金主到底是誰?

TAG:地產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