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扔東西會上癮

扔東西會上癮

本文字數:1197

閱讀時間:4分鐘

為大家推薦一部最近重看的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共六集,每集三十分鐘,豆瓣評分8.2。一部關於扔東西的劇能拍出六集,且讓挑剔的豆瓣給出如此高分,可見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扔東西」緩解生活焦慮讓大家產生了多大的共鳴。

劇中印象最深的是,灑滿陽光的客廳,女主麻衣躺在空無一物的地板上,自在愜意。但也如劇中演繹的那樣,如此極簡的生活,女主近乎變態的扔東西習慣,要受到多少新舊思想的碰撞及家人的包容。麻衣的丈夫阿勉說:為了不跟老婆在扔東西這件事情上進行博弈,他甚至斬斷了自己的物慾。他在鄭重其事的跟麻衣坦白自己有了想要的東西時,麻衣不僅沒反對,還非常爽快的答應可以添加進家裡,但這時候的阿勉卻猶豫了,這猶豫中有對家裡增加物品的擔憂,也有在跟妻子過上極簡生活後對進入家庭的物品的苛刻。阿勉說:現在的自己也已經愛上了空無一物的感覺。

另一幕是麻衣母親和祖母的家遭遇東日本大地震後,在新租的房子里,麻衣搬來了母親和祖母暫時居住的最少必須用品,看著地上僅有的幾個箱子,母親感慨真正必要的東西其實並不多。母親的感慨跟之前在堆滿物品的飯桌上擁擠用餐的母親形成鮮明對比,有從繁雜的物質中掙脫出來的釋然。

其實家人都是麻衣極簡生活的受益者,只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對物品與人的關係認識角度不同,以及與原來的生活相去甚遠,所以反覆的上演著變與不變的糾結。影片最後,因為祖母的離世,麻衣重新審視了人與物品以及人與人的關係,包容家人對物品的執著,也堅持自己空無一物的初衷,這裡面沒有孰好孰壞,只要那是喜歡的生活都很好。

幾年前讀了當時大熱的《斷舍離》,該劇就是《斷舍離》的踐行版,不得不承認山下英子是一名出色的雜物管理諮詢師更是一名優秀的心靈調理師,她用處理生活雜物的態度解析了引起當今社會人們焦慮的根源,提倡通過斷舍離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需要斷舍離的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以自己為中心,不做物品的奴隸。

所謂斷,就是斷絕進入家裡不需要的物品;舍,捨棄家裡到處泛濫的破爛兒;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循環斷、舍的過程,最後達到離的狀態。

當時讀到書中的觀點,認為是對自己混沌生活的指點,於是跟隨山下英子開始踐行斷舍離,儘管掙扎了幾年並沒有徹底過上極簡生活,但也是斷舍離的受益者。目前的狀態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難免會與家人的生活習慣產生矛盾,而自己對解決這些矛盾需要花費的時間和注意力還沒有足夠的預算,所以暫時在自己的一畝二分地默默耕耘著。衣櫃和書架都是我實踐的最好地方,原本被塞得滿滿當當的衣櫃,如今清清爽爽,被堆得亂七八糟的書架,如今秩序井然,今天穿什麼出門和選什麼書閱讀都不再需要浪費時間,更重要的是在重複了很多次「舍」以後,「斷」的念頭自然而然加強,會很嚴格的對進入家裡的物品進行審視,有可以代替的同款,絕不買第二件,選書不再迷戀權威推薦及書櫃被填滿的虛假充實感,而是買自己需要的,且有電子版絕不買紙質版(一些值得特別珍藏的除外,當然數量很少很少)。

山下英子說思考與行動分不開,我說踐行才是檢驗思考的唯一途徑,道理懂得多並不是好事,認真的去踐行才能真正體會到那思考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棵四月的樹 的精彩文章:

TAG:一棵四月的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