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別上當!西方剛為中國發明的這個新詞可不是誇獎!

別上當!西方剛為中國發明的這個新詞可不是誇獎!

西方給中俄編了個「銳實力」概念,近來逐漸流行開來。當它被用在中國頭上時,主要是指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受政府控制,並且有對西方國家進行價值觀滲透、干預文化領域各種自由的政治目的。英國《經濟學人》不久前用封面文章描述中國的「銳實力」,美國《外交事務》雜誌新近刊登的約瑟夫·奈文章重點探討了如何用軟實力對抗中俄的「銳實力」。

西方戰略界善於炮製各種概念,但「銳實力」這個詞的價值判斷過於明顯。它從一走上西方媒體,就被用來描述中俄的行為,說不好聽的,它就是加在硬實力和軟實力中間的披著學術外衣的罵人話。

做同樣的事,美國和西方是展現軟實力,中俄則是使用銳實力。比如美國的基金會在中國資助學術研究,是軟實力。中國香港的中美交流基金會資助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就成了銳實力。在中國有德國的歌德學院,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它們都是軟實力,中國在世界各地辦的孔子學院,就被約瑟夫·奈貼上「銳實力」標籤。

中國有意願通過「滲透」改變美國和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影響那裡的學術及言論自由嗎?全體中國人都會覺得這個問題有點莫名其妙,因為這既超出了中國的能力,也不符合中國對外交流的基本理念。

如果說中國想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產生什麼影響,它的唯一指向就是促使那個國家的對華態度更友好些。給西方國家的社會治理打上一些中國的烙印,意識形態領域發生一些價值上的變異,不能不說中國人連想都沒想過,是一些西方人的腦瓜轉得太快了,我們的感覺是有點跟不上。

西方輿論這一輪對中國「銳實力」的指責和炒作給了我們一個感慨:西方真的不自信了。這個概念的提出也許意味著西方對華全面攻勢向守勢過渡的開始。

總結最近一些年的變化,我們發現,西方的對華影響力在不斷衰減,中國社會的集體自信持續上升。西方價值觀驕傲地在中國到處插小旗子的時代已近黃昏,中國經濟實力在西方的擴散讓一些人擔心會出現一個不一樣的黎明。

首先,西方人權觀念在中國的傳播已經進入死胡同,變成與極少數異見人士和民族分裂分子搞到一起,完全脫離了中國廣大民眾的訴求。以至於西方一對中國談人權,中國公眾比官員還反感,大家都覺得這是西方在找中國的麻煩。

人權是西方影響中國社會的核心觀念之一,人權攻勢的瓦解拉黑、調暗了西方其他軟實力的魅力。中國人的人文自信迅速回升,中西之間開始邁入新的思想平等時代,這是幾個世紀以來不曾有過的。

其實硬實力、軟實力的劃分是西方對自身情況的總結,中國與西方的基本國情本就有很大不同,這決定了中國力量的組成形態和使用邏輯也都有別於西方。中西交流需要全面相互適應,而不是以西方利益為中心,套用西方的標準,對中西交流評頭論足,並將這些評價偽裝成國際社會的態度。

有一點很重要,西方已經指揮不了世界的大腦,無論西方說什麼,只要中國方面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以西方的話語邏輯為基礎與之互動,他們那些人的鼓噪就轉化不成某種現實推力。西方的很多人大概隱約感到了這一點,這增加了他們的焦慮,也使他們對中國有可能反過來「滲透西方」而憂心忡忡。

(本文系《環球時報》今日社評,原標題:「銳實力」,披著學術外衣的罵人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TAG: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