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生奧斯卡提名短片——中國動畫《折枝》紐約誕生記

學生奧斯卡提名短片——中國動畫《折枝》紐約誕生記

一部具有莊周夢蝶東方美學的動畫短片,一部關於東方女性命運輪迴的前衛之作,一位來自南京畢業於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動畫專業(MFA)的中國留學生,以一人之力核心創作完成了這部名為《折枝》的二維動畫短片。

中國動畫,紐約誕生,相信這其中遭遇了很多的困難和阻力,甚至還有東西方文化的認知差異,所以這次創作談請到了該片導演杜鵬鵬,讓他來聊聊這部動畫從萌發到完成的誕生故事。

《折枝》導演杜鵬鵬接受新片場採訪

《折枝》遭遇學生奧斯卡

「國外學生都在做三維動畫,這是大勢所趨!」

《折枝》我大概做了兩年多,一邊上學一邊做,因為是畢業設計,所以很早就開始籌備了,入學第三個學期就開始搞劇本和分鏡了。畢設作品審核以及參賽,學校卡的很嚴,主辦方會先發給你導師和學校郵件確認,然後學校老師就會去審核你的片子,我甚至還收到導師郵件問:你這個片子去參賽,投的是學校完成版本還是後來又修改的?我就跟他說,您可以把我參賽版本和提交到學校的畢設版本比對一下。

現在挺多華人入選學生奧斯卡的,之前那個《低頭人生》。更早還有功夫題材的《天外有天》也獲過銀獎,那個製作效果也很好,技術方面也很好,也很用心,而且有團隊在幫他做。在國內就已經不錯了,他當時也參與過《紅領巾俠》。

國外就算研究生也都在做三維了,這是大勢所趨。現在大部分學校都鼓勵團隊合作,而且每個人分工比較明確,片子做好了,大家也都好,自身能力條進步也比較快。但當時我們學校就不讓合作,只讓一人做一個。雖然《折枝》看起來「飛」一點,有點腦洞、有點陰鬱,也有些黑暗,但我覺得深挖一下還蠻好玩的。

知道作品入圍學生奧斯卡後,我個人就已經很滿足,很高興了。因為我知道評委都是迪斯尼、皮克斯那些人,那時候沒有這種片子,他們也只接受美國那種,類似皮克斯短片,形象都是美式的,表演動作也是美式的,風格也如此,故事都是套路的、圓滿愛情,或工作壓力大,變成個大頭娃娃等等這些。

作品入圍我當時就很驚訝,他們已經能接受這種特別中國的片子了。有個老師跟我說,可能那些投票的人也注入了新鮮血液,能接受外來東西了,以前他們是不會接受的,這樣一個特別中國的片子最後被提名,我真覺得很高興。

看不懂的「中國動畫」

「系主任總對我說:『不知道你在講什麼!』」

片子從創作開始就面臨一個問題,每學期畢業設計答辯,學院院長、系主任都會告訴我:「我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但我也不知道怎麼反駁他,他們都很喜歡迪士尼、皮克斯那種東西。

開始畢業創作就要寫腳本給老師看,他也會反饋一些建議,我這個片子已經被修改過很多次了,最初計劃是做十多分鐘的,故事線、結構跟現在完全不一樣,包括層次都不一樣。

最初的想法是這個女孩她開始會墜入到一個很大的場景裡面,場景分兩個方向,走到這邊深處是一個特別幽靜的小房子,往另外一頭走,可能是特別寬敞的大路,高大的樹木,繁華的閣樓宮殿等等,然後她走到這個宮殿里,有個王座……有點像愛麗絲漫遊仙境的敘事方式,跟現在完全不一樣。

杜鵬鵬與他在紐約的牆繪作品

雖然老師是能理解這個故事,但嫌片子太長,這我也很矛盾,老師覺得故事很明白。 但不能做這麼長,告訴我這樣是做不完的,他們想讓你早點畢業,因為不畢業就佔了學校的名額,這也很矛盾。最後沒辦法,為了畢業,為了做完片子縮短了時長,完全改成了現在多層結構的版本。

我的很多同學都很推崇迪斯尼這種敘述模式,會覺得很直白,覺得動畫就應該讓觀眾完全看懂。如果你要是特別主觀恐怕就不行,像做藝術片就比較自我,導師就怕我變成一個小眾片,很多的中國同學做的都不是中國題材的片子,不管是人設還是故事,敘事邏輯都很西化,都很偏向迪斯尼、夢工廠這些風格。

迪士尼經典人物全家福

學校不攔著你做藝術范兒的、自我中心的作品。只要你真能做出來,不管從畫面上或從立意上能讓他們無話可說,他們也會接受。並不是做藝術化的就不好找工作,但畢業答辯時他們不認可或是看不懂,那就很難畢業了。

當時做這個就知道迪斯尼肯定不喜歡我的作品。雖然作品也投了,但當時我已經畢業了,不能實習了,去那工作一定要先去實習,從實習再轉正,就錯過了時間點。再就是我的片子也不吻合他們的敘事模式。

《花木蘭》大陸公映官方海報

迪尼斯做《花木蘭》也是一樣,只是套了一個中國的殼兒在上面,講的並不是中國的東西。在國外,中國動畫有些人就是看不懂,有些外國人是根本不想去懂這些,所以他就越來越不懂。有些人雖然他也看不懂,但他感興趣,也願意去了解或嘗試理解這裡面的東西,我覺得這是兩種「看不懂」的狀態。

《折枝》靈感本源

「《折枝》是通過我奶奶想像的一種女性狀態」

劇本最一開始的靈感來自我奶奶,想做一個跟女性有關的東西,因為我奶奶是那種舊社會女性,大戶人家出來的小腳。這個想法是在研究生的時候產生的,當時奶奶差不多85歲了,因為小時候是奶奶把我帶大的,所以就和她特別特別親。

我們老家其實是山東人,爺爺曾經是參加過抗戰,建國後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奶奶就帶著孩子們一路遷到南京了,後來我爺爺又找回來了,他們在那開了一個小雜貨鋪,開始在南京生活。我爸是在南京出生,我爸的小名就叫南京。

《折枝》並不是為了做我奶奶的故事,通過我奶奶想像的一種女性狀態,來表達我對女性的一種看法。只是一個靈感通道和啟發點,並不是說就是以我奶奶為原型,不過我上個片子就是講我家那個雜貨鋪的,本科時候做的。

中國式畫風

「我特別喜歡《金猴降妖》中的表演方式」

從畫風上看,把日系動漫和迪斯尼畫風放在一起,還是有明顯區別的。日本已經研究出來代表亞洲的那種畫風,總結了很多東西,為什麼眼睛要畫那麼大,為什麼嘴巴畫這麼小,總結出一套體系,我們可能就沒有總結出來。

《大鬧天宮》

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大鬧天宮》那時開始,好多繪畫風格的動畫,剪紙、泥偶,這些都是直通中國美術史的。日本現在主流都是這種漫畫式的,也不是從日本繪畫推出來的,也沒有很多人做浮世繪這種形象的。

我印象深的還是《金猴降妖》,特別喜歡其中的表演方式,因為這個動畫是綜合的,不能抽開看。迪斯尼和日本是兩套完全不同的表演方式。我覺得日本動畫的表演方式在國內目前還比較推崇的,或電影中比較寫實的這種。

《金猴降妖》

比如三個人談話,可能就沒有肢體動作,就托個腮、嘴巴動動,切換幾個機位就行了,如果迪斯尼拍個談話就會手舞足蹈,因為美國人就是這樣一個表演,很多都是來自西方舞台劇的表演,肢體的表演非常具體,這樣後排觀眾才能看見,不然根本看不到你嘴型,如果經常去看百老匯,全都是肢體表演。

這就是最大的不同,完全不同的表演,現在中國動畫裡面沒什麼表演,都是模仿別人總結出來、現成的東西,中國有些動畫片經常用的是日本那種套路,就是那種臉上三條線下來,代表一種尷尬。

杜鵬鵬「墨燒神經」手繪作品之《西遊記》

中國很多都在學這些東西,可能當時日片引進比較多吧,以前也給日本動畫代過工。那時模仿美國的還不是很多,日本這種卡通漫畫式的這種符號技巧特別好學。迪尼斯要表演一個尷尬,不會出現畫三四條線的,一定要是肢體來表演尷尬。

而日本動畫是基於漫畫的,漫畫本身就是個分鏡,都畫好了,同時也是一個鏡頭感很好的故事,如果原著漫畫已經很有知名度了,所以動畫片的效益也就有保證了!也就不用在動畫表演上花功夫了。

《折枝》的動畫表演

舞蹈完全是主觀意識,直接用原畫來展現

《折枝》的表演還是比較寫實的,因為我沒有迪斯尼那種舞台劇表演,那可能有點誇張。其中大部分表演,肢體方面都是收斂的,很多地方都是特別微小的動作,並沒把動作張揚出來,都是通過一個特別微弱的動作,去反映出內心的東西。

比如有個鏡頭,在雪地裡面,那個小孩的聲音,小孩圍繞著跳舞,另外成熟女孩的一個表情,抬起身看著前方那個特寫,她甚至沒什麼動作,只是風吹,頭上的花在擺動,頭髮在飄,眼睛在閃,眼睛的光在閃爍,都是這種表現。都是比較靜態,細節化的處理,並不是靠人物的表演。

如果《折枝》變成特別迪士尼表演方式的話,是傳達不出我要積蓄的這種力量,因為這個力量到那個舞蹈才能爆發出來。所以這個舞蹈完全是主觀意識,就直接用原畫來展現。

中國舞蹈藝術家 楊麗萍

舞蹈是我在網上看了很多視頻參考,比如楊麗萍、還有各種舞台劇的,包括中國的,然後我把喜歡的幾個動作姿勢畫下來,我很喜歡楊麗萍那個手勢,也想做一點致敬,但又不能完全臨摹,但我想表現出白鷺的那種手勢,要把手指頭彎起來,姿勢一定要有區別,也不想讓大家一眼就看出致敬,不想完全一樣。

看了很多舞蹈的片子,篩選出一些特別喜歡的舞姿,都是跟鳥有關的,或跟這個舞者的情緒有關,最後自己再把這些舞姿貫穿起來,因為動作中間要過渡,這些舞姿的串連都是我自己做的。比如片中那個孩子到雪地里轉一圈,手勢的變化,都是要串連的,這些網上參考是找不到的,都要自己來做。

我是想通過這個舞蹈抒發一個情感,在迪斯尼裡面穿插舞蹈實在太多了,舞蹈在中間能有很多用途,可以作為轉場也可以作為一個抒情,作為壓縮時長太有用了。

GIF

「無紙化」製作及配樂

「《折枝》的配樂是有點怪異,有點壓抑」

在製作上已經完全無紙化了,用了好幾個軟體:toonboom harmony(專業動畫軟體)、TVpaint(無紙手繪軟體)、PS、AE(合成軟體)、nuke(合成軟體)。

TVpaint(無紙手繪軟體)界面展示

配樂是找朋友幫著做的,當時找了國內好幾個配樂,說是配過很多廣告或電影項目。然後跟他講一下我的要求,想要這種比較寂靜,但有點怪異,又有點壓抑的這種情緒,甚至有些地方不用配樂,但最後提交的版本卻是那種「萬馬奔騰」的感覺,大片范兒的就很不合適了,幾次費用都付了,但出來的效果不理想。

最後就差兩周交片的時候,找到一個也剛畢業學音樂的學生來配。因為前幾次經歷,我就跟他要求配出有點特色,甚至不需要什麼樂器,哪怕只用木板敲一敲,就用節奏鋪個底,我都覺得都可以。當時給他舉了我比較喜歡《卧虎藏龍》配樂的例子,最後出來效果還蠻好。

杜鵬鵬「墨燒神經」牆繪系列之《笑傲江湖》

當時我說可不可以輸出三個音軌,都是同樣的旋律。第一個音軌就是主要的key(主調),旋律是不變的,第一段我需要比較高興的,第二段需要極度悲傷的,第三段可能是一般情緒的,然後他就給了幾段,我自己再鋪上去,試著去配去調,才達到最後成片的效果。

抽鴉片一段,參考的是網上清代老照片,煙管也是找老照片參考的,抽鴉片的動作還找了朋友給我表演了一下,自己也演了那個手勢。煙管前面的小油燈也找了參考。這段主要就是看她頭上的小花,花是在生長的,顏色也在變,這段她頭上的花都是紅色的,說明這個女性達到了盛開的年紀,然後是一種自我麻痹。另外,抽鴉片這個動作挺好看的,也很慵懶,有那種很溫暖的女性美,自我麻痹我覺得也挺美的。

清代老照片

她躺在一個紅綢上面,是我設計的一隻鳥,也許是鳳凰,金色的鳥嘛,所謂飛上枝頭變鳳凰等等這些。她有一個動作,就是把那個鳥抓來抓去,這就想表達一個她可能現在得不到,所以要麻痹自己,在幻想中得到,之後跳舞就是她的幻想。最後就回到了開始,這個東西還是反反覆復。

短片結構就是多重嵌套式的夢中夢,只有最後一層是現實,開始那個筷子肯定就是夢,最開始打開碗的就是最後那個女人,那個陰影人。

GIF

外國有些朋友就問我為什麼做這麼黑暗的片子,他們和我們經歷的不一樣,想的比較簡單。之後投了一些美國的電影節,還把這個片子歸在恐怖片範疇里,我也覺得蠻奇怪的。

三換創作導師

「導師替我解釋了很多東西,到現在都很感謝他」

這個片子我換了三個導師,第一個導師是德國人,是個女導師,我每次問她:能不能明白這個片講什麼?她總是說:沒問題,完全明白,很漂亮。她每次都是這樣,剛開始覺得還好,但在每次期末答辯會上,其他導師對片子的細節提一些問題,我的導師就不講話了,下面我也沒法講話了,不知道她在幹什麼。過了兩個學期,我覺得這個導師她其實並不了解這個片子,她也沒給過我任何對作品有用的建議,像縮短片長,節奏要加快,這些每個導師都會說。

杜鵬鵬和他的牆繪作品

後來我又換了一個導師,也是個女導師。因為她自己也做一些女性有關的東西,是個美國人,她就給了我一些意見,說讓我應該再往自身的一些事情去聯繫,問我這個片只講女性嗎?最後想表達一個什麼主題?這個導師對我還是有一定幫助。跟了她一個多學期,但後來還是不跟她了。因為這個片從主要事件和畫面上來看都是女性的,但我也有一些男性的東西在裡面,所以就換了個男導師。

最後換的男導師是我最滿意的。他不但能給我分析片子里的細節,還會給我表演。他是美國人,是在哈佛讀教育的博士,已經年紀很大滿頭白髮了,也沒有子女,但收養了一個亞裔小孩。他每次都演給我看,比如有個情節,最後女主人公坐在窗邊那個鏡頭,本來鏡頭構想是從窗外推到屋裡她臉的特寫。但導師說,其實不用推鏡放大,只要靜靜地表現好她那個狀態就好了,就能傳達出角色的內心。然後他就坐到那邊就給我表演,跟我講這些東西,最後覺得這個導師才是我真正需要的。

他替我解釋了很多東西,到現在都很感謝他

最後答辯時,他能跳出來幫你講話的。學院系主任不出意外地講了那句話「完全不知道你在講什麼」。我導師就直接跳出來跟系主任解釋我一開始就是想表達這些,導師他說一直知道這些情節是什麼意思。就幫我解釋了很多東西,當時我都不用講話了,我覺得他很厲害,到現在都很感謝他。

我看「國風動畫」

「有很多的借鑒融合,但沒有中國的表演風格」

《大聖歸來》預告版海報

《大聖歸來》整體是美式結構,也有一部分是日系動畫的表演,比如孫悟空,要表達一個憤怒的情緒,都是省略中間過程,直接眼神「啪」一個動作就過去了,這是很日本的,不是美式動畫的表演風格,其他部分都還算是美國的,比如美術方面。不過我看《大聖歸來》的海報,應該是請專人畫的,是有針對性的投入,自然會出好東西,而且主題,意境,美術都很貼合。

雖然融合借鑒了很多東西,但我感覺中國的表演風格沒出來,動畫表演是很重要的,動畫拍出來感覺中國沒有美術史一樣。

當時看開頭大聖坐在一個塔尖,他那個披風在飄,上面有很多托塔天王、天兵天將,有個鳥飛上去串場,帶上去一層一層畫面,那個鳥飛的動畫做的很不好,鳥撲翅膀的動態規律就特別生硬,就覺得這個動畫肯定有問題,的確是沒有做到最好。

《瘋狂動物城》大陸版海報

但我很喜歡《瘋狂動物城》,當時覺得迪斯尼又要搞個大的,確實很不錯。關於平等的故事,講的也挺深,而且也是從頭笑到尾。就算宮崎駿的片子也是大人和孩子一起看,但感受都不同。中國的好多動畫就比較單一,層次劃分上太規範了,還是到不了日本、歐美動畫這種層面。

《瘋狂動物城》同樣是大人小孩一起看,該笑的地方孩子家長也都一起笑,但其實他們能感受到不同的東西。這樣才是應該形成的模式,並不要把動畫單一划為只針對小朋友的。

採訪後記:也許是因為相似的教育背景,杜鵬鵬導演和小編我對如今所謂「國風動畫」風潮的看法很類似。差不多同期二維動畫本科畢業,我選擇了進入影視後期行業,而他卻遠赴紐約繼續著自己的動畫夢想。

2017年《折枝》正式發布,而小編我早已跳出後期行業,進入了電影媒體,變成了擁有6年工齡的職場「老人」。

我不得不欽佩他對於動畫的執著,在此也衷心祝願杜鵬鵬導演,未來繼續拓展自己的動畫事業,承襲中國繪畫藝術的骨血,做出真正我們自己文化特色的動畫。

杜鵬鵬

新浪微博&INS:dupp_esq

採訪:范范蒙太奇 rockyao1986

編輯組稿 :rockyao1986

地點:猜火車電影餐廳

- -THE END- -

-新片場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片場

新片場 是國內最大的影視創作人社區

每天提供影視乾貨、幕後剖析、行業資訊

以及實用的教學技巧,幫助每一位創作人成長

我們提供4K無水印無廣告的視頻承載

幫助創作人實現個性化的個人作品集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最合適的創作人

在這裡,用作品打動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片場 的精彩文章:

網路電影透明分賬新紀錄:《新殭屍先生2》首次日票房共計351.9萬

TAG:新片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