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清華人看《無問西東》:離現實的清華精神有多遠?

清華人看《無問西東》:離現實的清華精神有多遠?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毛克疾】

最近大火的影片《無問西東》通過對四代清華人的命運刻畫,表達了創作者眼中的清華精神,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讚揚。然而同樣也有很多人看過此片之後產生了置疑:清華精神和清華人的內涵就是影片中所表面的嗎?真正的清華精神的價值到底在哪裡?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毛克疾恰好也是一位清華人,他也講述了對這部影片的看法,以及他所體會的清華精神的真義。

01

對於《無問西東》早在幾年之前就有所耳聞。取清華校歌中「立德立言,無問西東」作為片名,《無問西東》從一開始便籠罩著清華的光環;而拍攝於清華2011年百年誕辰之際,《無問西東》又被觀眾寄予了某種期望,期待這部電影講述清華「世紀級故事」,表達清華「家國級情懷」。而這部電影也的確嘗試著這麼做了,用多線敘事、平行剪輯的手法將四個清華學生在不同年代的不同際遇結合起來,試圖反映一個世紀以來清華人追尋內心的真善美的歷程,用片中的話說就是「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對於這部電影,各界大多給予好評,清華學生和校友更是點贊如潮。但是,看完《無問西東》之後,作為清華學生的我卻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痛苦與不適感。如果《無問西東》是一部與清華毫無瓜葛的故事片或文藝片,我大抵是不會有這種感覺的。但不管是刻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電影製作方試圖以該片映射清華精神、清華傳統,足以讓觀眾產生「原來這就是清華」的感覺。如此一來,讓人不得不思考:《無問西東》的立意真的足以體現一百年來清華精神和傳統嗎?

思索良久,我發現,我的不適感源於導演李芳芳的清華和我們的清華完全不是一回事;而痛苦源於這部流行電影產生的輿論影響大行其道,卻有意無意地雪藏了清華真正不朽和壯闊的一面。

02

雖然把清華傳統粗暴分為「以梅貽琦校長為代表的買辦傳統」和「以蔣南翔校長為代表的革命傳統」是機械僵化和上綱上線的,但《無問西東》給我最大感覺就是為這種不合時宜的二分法背書——只不過褒的是買辦傳統,貶的是革命傳統。

在共和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清華「兩個傳統」涇渭分明:領導了「一二·九」運動、而後成為清華校長的蔣南翔是教育界的「聖人」,而代表舊傳統、而後隨蔣赴台的梅貽琦則是教育界的「敵人」。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敵我修辭日趨淡化,對梅貽琦評價的也逐漸轉變。因此,對於兩種傳統,目前權威的說法已然是「在清華漫長的校史上,梅貽琦和蔣南翔兩位校長對清華影響最大」。

迄今為止,對清華影響最大的兩位校長,左為梅貽琦,右為蔣南翔。

「買辦傳統」和「革命傳統」都是清華校史不可割裂的組成部分,清華大學既是誕生於庚子賠款的「留美預備學校」,也是成長在新中國紅旗下的「紅色工程師搖籃」。但是目前的問題恰恰在於「蔣傳統」下成長起來的新清華人歷經撥亂反正後逐漸接受了梅貽琦,而「梅傳統」下培育出的舊清華人卻並不打算接受蔣南翔。一位清華教授曾陪同從美國回來的清華老校友參觀校史展覽,展覽中有兩尊校長像,一尊是梅貽琦,一尊是蔣南翔,這位校友一看便說,「這兩個人怎麼能放在一起呢?梅校長的傳統就是被他破壞的!」

是啊,來自革命傳統的熱血青年和工農兵學員們在改革大潮蕩滌以後,慢慢開始理解上流社會的陽春白雪;但是,那些來自買辦傳統,以上流社會自詡的精英怎麼可能主動與下里巴人分享對於知識的壟斷和對於格調的特權?

對待兩種傳統的扭曲視角,導致電影對於真正的清華精神、清華傳統避重就輕、避實就虛,這恰恰是《無問西東》精神內核深處的根本問題。導演對於鏡頭語言的運用恰恰證明了這一點:共和國成立以前有民國的大師、有為國捐軀的富家少爺、有通情達理的高貴姨太太、有趾高氣昂但心存同情的美國軍官、還有救助孤兒的外國傳教士……各種美好、各種格調、各種民國情節在導演的鏡頭下表現的淋漓盡致,連背景音樂也選用的是基督教音樂《奇異恩典》;而共和國成立以後則是沉浸在階級鬥爭狂熱中的愚昧群眾、殺人誅心上綱上線的黨員幹部、被革命理想「蒙」的六親不認的支邊青年、還有以身許國卻落得身患絕症的兩彈功臣……嗨,就連做餃子餡的豬肉都是摻了肥肉的。

雖然沒有言明,但《無問西東》這種一褒一貶的偏頗手法對清華的歷史公正嗎?如果這就是所謂清華傳統和清華精神,那麼導演也就坐實了蔣南翔校長對老清華的批判——「一所打著國恥烙印、適應美帝國主義需要的封建買辦的貴族化學校,一所親美、崇美、媚美的典型的資產階級大學。」

03

同樣是愛國情懷和心繫天下,可以有不同的表達和不同的立意——這也是所謂「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從這一點上說,《無問西東》作為一部普通故事片或文藝片是合適的,但是聯繫到清華波瀾壯闊的校史和燦若繁星的偉大愛國者群體,《無問西東》立意恐怕連及格分都夠不上。

片中的王力宏飾演的清華學生沈光耀在西南聯大報名參加國軍空軍,在架機途中經常向一個村莊空投食品,救活了村莊的孤兒,但是最後在與日軍空戰中不幸中彈,最終駕機撞向日艦壯烈犧牲。在這一橋段下,「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的題眼藉由美國教官之口說出。與此同時,片中的黃曉明飾演的陳鵬是清華工程物理系學生,他是沈光耀當年空投食物救下的孤兒。影片中黃曉明飾演的陳鵬對章子怡飾演的王敏佳的感情被大段篇幅渲染得明媚而純粹,彷彿是故意作為對比,片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清華工程物理系和兩彈功臣們所從事的工作,作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本,卻在導演的三言兩語中被刻畫得冷峻而壓抑。

當然,沈光耀毅然參軍並壯烈犧牲無疑體現了愛國情懷,這一點無可爭議。但是在他身後,我們更應該洞見,個人英雄主義的無畏犧牲在國家懸殊的力量對比面前只是杯水車薪——畢竟,封建落後的農業中國在帝國主義的工業日本面前,恐怕1000個沈光耀殺身成仁都無濟於事,更何況沈光耀駕駛的飛機只能靠美國的援助。

要徹底改變中國落後挨打的局面,光靠這種在戰場上拼殺恐怕無濟於事,還是要徹底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改造才能真正提高國力,正所謂「舊邦新造」。正是在這種徹底革命的精神引領下,清華大學以及北京各高校的共產黨員領導了光榮的「一二·九」運動,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在戰場上抵禦日本侵略者,更是要在民族精神上徹底改造貧弱的中國。1949年初,清華大學黨總支成立並於6月正式公開,在二校門張榜公布的地下黨員名單有187人(有4人因工作需要暫未公開),而在清華黨組織中拼搏戰鬥過的地下黨員累計共有近700人之多。

抽象地說,愛國並沒有高下之分,但是具體從結果上來說卻能產生極為不同的效應。在李芳芳的鏡頭下,陳鵬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參與的核工程顯得氣氛詭異,前往基地的鏡頭宛如押送戰俘。然而許多觀眾可能沒有意識到,恰恰是陳鵬所投身的這種看似令人費解、冷峻恐怖的「一尖(航天)一圓(原子能)」事業,使成千上萬個沈光耀免於殞命沙場。

歷經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之後,清華理科力量被盡數調往到北大、中科院等兄弟院校,以及新成立的礦業、地質、鋼鐵、航空、石油、農大等學校。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蔣南翔頂住了蘇聯專家的反對,通過創立理工交叉技術專業,逐步恢復和加強清華理科——在物理、化學、力學前面加上了工程,這樣工程物理、工程化學、工程力學看起來像工程,實際上還是理科的內容,這在不違抗上級命令的情況下變相恢復了清華關鍵的理科傳統。

儘管當年條件簡陋、國際封鎖、政治風波頻發,但清華大學仍在「兩彈一星一艇」、核能軍民兩用等領域做出了極大貢獻。不僅在1999年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中就有14位出自清華,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的清華人在共和國歷史性變革中,奮戰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作為新中國工業化與現代化的重要基石,清華無愧於「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樹立了一座不朽的愛國豐碑,詮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情懷。

(1955年12月19日,蔣南翔向中央、周恩來及北京市委領導報告培養原子能幹部工作。

沈光耀向山村孤兒空投食物,的確能體現他的同情心和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但是他一個人發的善心在國破家亡、山河破碎面前只是杯水車薪。須知,覆巢之下豈安有完卵。至於在被他空投的食物養活的山區孤兒陳鵬能在亂世中存活性命並成為清華學生,更是百萬分之一概率都沒有的渺茫事件。

清華人如果真的有某種精英品質和精神,那一定不止步於個人發善心,而是要對社會進行徹底、全面、深刻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改造,用新制度、新技術、新知識來為這個國家「換了人間」,唯有如此才能救萬民於水火。

在1965年舉辦的高校科研成果展覽會上,清華參展成果有70多項,為各校最多。而清華從辦大學的1925年至1948年,24年僅招收10970名本專科學生,但是從1952年至1965年,14年卻共招生26871名。這些湧現的新技術、培育的新人才與新中國蓬勃前進的工業化大潮結合在一起,能為多少普通百姓解決吃飯、穿衣、出行問題?在我心目中,這才是心繫天下的崇高體現。

04

精英與平民之辯是清華傳統中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但是不幸的是《無問西東》似乎並沒有把這一點領悟到位。清華如果真有所謂精英的一面,那指的就是技術過硬、甘於奉獻、理想遠大,而不是有閑階級的情趣,不是陽春白雪的格調,更不是成為了准士大夫式知識分子的沾沾自喜。

誠然,新中國成立以前,高等教育規模極小,且幾乎全為社會精英所壟斷。在社會生產力低下的舊社會,大部分普通人連接受基礎教育的機會都沒有,遑論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當時能夠進入清華的學生,如果說不是來自上流社會,那也是來自準備踏入上流社會的中產預備隊。在這種情況下,「民國風」、「民國范」的清華大學在的當代人看來總會更加「精緻」,尤其符合近幾十年來誕生的城市中產的志趣和品味。《無問西東》所描繪的「精英雲集」的所謂大師時代,在我看來折射出當代人的臆想多於當年人的實績,可能這也是一種對現實生活不滿而產生的烏托邦式的自我寬慰。

最能體現新時代清華「精英觀」的莫過於蔣南翔校長改大合唱歌詞的故事。根據學者葉勝舟的研究,1959年,清華學生文工團創作了一支大合唱歌曲,其中有一句歌詞是:「立志做一個普通勞動者」。蔣南翔看後提出:「黨要求你們做『勞動者』,是指思想上不能高人一等,瞧不起工農,要以勞動者的姿態出現,並不是國家每年花幾千元就把你們培養成掃馬路工」。因此,他建議改成「有覺悟、有知識的勞動者」,或者是「又紅又專的勞動者」。

所謂培養普通勞動者是指要有普通勞動者的「精神狀態」和「階級立場」,而「清華大學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必須為國家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如果只培養出普通勞動者,那是不合適的」。顯然,蔣南翔校長提倡的精英觀,「精」在腳踏實地的業務能力上,「英」在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上,在引領新中國建設的成就上,而不是落腳在「精」致的「英」美范兒上。

遺憾的是,在《無問西東》中,導演對於清華「精英觀」的詮釋流於表面,精英意識包裹著個人情感、家庭出身和小圈子內打轉的品味志趣,而絕少描寫作為「國家高級專門人才」的精英,甘於為國家事業奉獻一切的精英,以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先鋒隊式的精英。

「無問西東」四個字取自清華校歌,本意是超越東西文化之別,電影卻流於對西式貴族精英大學的想像,失於對新生的東方古國的精英建設者的描述。似乎不見崇高的「德」,也難說產生了深刻的「言」,與「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的初心失之交臂。這種軟糯剔透的敘事或許迎合了大部分城市中產的志趣和品味,以及他們對於高貴往事的幻想,但卻無法駕馭當代清華根植於愛國情懷和革命理想,那種更加波瀾壯闊的精英觀。

05

百年來,中國歷經風雲激蕩,清華精神也隨之處於不斷演變之中。如果說清華有什麼特殊之處能擔當起「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幟」,那就是行勝於言,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與國家命運起伏緊緊相扣。因此,清華精神絕難用常數c來概括,而更像是動態的函數關係式f(x),而清華精神的特點——始終主動和國家命運、時代精神緊密結合——則相當於對應法則f,是函數關係的本質特徵。

戰爭革命的年代,清華人胸懷救亡翻身理想,仁人志士輩出;建設改革的年代,清華人「聽話,出活」,在各條戰線艱苦奮鬥,為共和國現代化和工業化立下不朽功勛;而未來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清華人必定會用實際行動接過新時期的歷史使命和政治交代。

06

《無問西東》以清華百年校慶的名義拍攝於2011年,卻被雪藏至今,由此似乎也可以看出清華大學對清華精神真實的態度與堅守。

難熬風雪夜寒時,

觀影雜論言寄詩。

《無問西東》譴詞惘,

行言家國壯懷馳。

紅專誠鍛中流柱,

青淺惟栽嬌柳絲。

故國百年重回首,

舊邦新造省何思?

本文寫作、編輯過程中受到清華大學材料學院2字班洪光,精儀系1字班肖翔,工物系9字班張師兄,土木系0字班朱師兄,法學院7字班偉龍,以及中科大胡不歸的支持與協助,特此致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年會抽到這個,台灣女生直接崩潰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