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政府里的國中之國,蔡元培竟為老大,絲毫不知妥協最後被摒棄

國民政府里的國中之國,蔡元培竟為老大,絲毫不知妥協最後被摒棄

文|安平君

1912年,隨著內閣總理唐紹儀的辭職,及對袁世凱失望,蔡元培也不再擔任北洋政府教育官員,對政治腐敗的失望讓他決定不再為官。然而隨著腐敗的北洋軍閥馬上要倒台,一個新的政權馬上要誕生。他對此充滿希望,認為在教育上一展抱負的機會又來了。蔡元培回國後,響應國民黨北伐,很快與國民黨元老派張靜江、吳稚暉等取得聯絡。浙江省被北伐軍克複後,蔡元培被浙江省主席張靜江任命為省政府委員。3月蔡元培到達上海。此時,上海已經在蔣介石的控制之下。蔡元培做出了決定,支持蔣介石「清黨」。

國民政府里的國中之國,蔡元培竟為老大,絲毫不知妥協最後被摒棄

1933 年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中)與張靜江(右三)、吳稚暉(左三)、李石曾(左一)合影

此時的蔡元培,已經被任命為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主席,與吳稚暉等一道,召開多次會議研究清黨事宜。1927年3月28日,中央監察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公布所謂共產黨謀叛情形,正式支持蔣介石「清黨」。其後,蔡元培又列名發表著名的「護黨救國電」。此時的蔣介石立足未穩,並有武漢國民政府的威脅,吳稚暉、蔡元培等一系列國民黨元老派的支持,增強了蔣介石的合法性。隨即,蔣介石主導成立南京國民政府,蔡元培成為國民政府委員及常務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等。不久,作為新政權的回報,他被委以整理全國教育的責任,被任命為中華民國大學院院長。

所謂中華民國大學院,是教育部的變種,但與教育部不同。傳統的教育部直屬於政府,正如後來的教育部是國民政府之下的一個部委。然而大學院負有教育部的職責,但地位顯然高於教育部,名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獨立的色彩非常明顯,近似國民政府的國中之國。為何如此?蓋蔡元培在教育界多年,深知教育經費不獨立的痛苦。武人跋扈,隨意侵佔教育經費,導致中華民國雖成立十餘年,教育界仍是一團糟糕。正如其所言:「顧十餘年來,教育部處在北京腐敗空氣之中,受其他各部之熏染,長部者又時有不知學術教育為何物……遂使教育部名辭與腐敗官僚亦為密切之聯想……此國民政府所以舍教育部之名而以大學院名管理學術及教育理想也。」因此,蔡元培希望在國民政府之下,教育完全獨立。

國民政府里的國中之國,蔡元培竟為老大,絲毫不知妥協最後被摒棄

蔡元培設計的大學院制比較複雜,非但是全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同時還具有全國最高學術研究職能。用蔡元培的話說就是「行政教育化、學術研究化」。他在大學院中設立大學委員會,由大學院正副院長和幾所著名國立大學校長擔任,作為大學院的最高權力機關,具有決定全國教育行政,任命大學院院長和各國立大學校長的職權。為貫徹學術研究化的方針,他在大學院中設中央研究院,系受大學院的委託,實行科學研究和指導聯絡工作。

如果說是大學院只是政府內部的措施興革,那麼大學區制則是對中國教育傷筋動骨的改造。所謂大學區制,蓋模仿法國體制,就是在各省廢除教育廳,在各省設置中山大學,作為各省最高教育行政機關,中山大學校長具有管理全省一切大中小學和教育行政的權利。關於各大學區經費,專款專用,佔用國庫省款專門的教育經費。大學區制茲事體大,蔡元培決定在江浙兩省和北平試點。因此,蔡元培任命蔣夢麟為浙江的第三中山大學校長,張乃燕為第四中山大學校長。1928年,蔡元培又主導設立北平大學區,任命李石曾為中華大學校長。

然而,如此茲事體大的國家教育政策因革,絕非一蹴可就。首先,國民政府和國民黨內其他元老不能忍受這種國中之國的存在。尤其是丁惟汾等人多次提案,認為大學院在政府中官制不統一,不倫不類,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大學院過於注重大學,而忽視小學和基礎教育。因此,他們要求取消大學院,改設教育部。其後,中央研究院從大學院中分離,改隸國民政府,所謂行政與研究合一已經去掉一半。不久,在各方壓力下,大學院又被取消了。

國民政府里的國中之國,蔡元培竟為老大,絲毫不知妥協最後被摒棄

1928年6月,國民政府設立了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國立中央研究院。前排左7為院長蔡元培。

大學區制亦然。首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中山大學的名稱,便足以造成混淆,使用不便。其次,各省中小學教育界人士都積極反對,因為中山大學具有掌握全省教育的權力,那麼資源必定傾向於大學,而中小學更需要扶持。各省財政廳也反對,不願大學區擠占原本可憐的經費。還有人提出,中山大學和教育廳合二為一,容易造成教育官僚化。上海、南京兩市以自身原因特別,不屬於江蘇省為由,拒絕歸大學區管轄。北平更是如此。北平大學區跨城市合併,北平、天津、保定幾個城市的大學都被合併改名,忽視了各校傳統。尤其是歷史悠久的北京大學,被改為中華大學區,學生更是表示拒絕。1928年11月,北京大學學生反對被併入北平大學,示威遊行,沖入籌備校長李石曾的家中,搗毀住宅以示抗議。一片反對聲中,大學區制最終取消。

隨著大學院制和大學區制的失敗,蔡元培作為教育官員的仕途也走到了盡頭。他專門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在南京國民政府的教育體制中和政府體制中逐漸邊緣化。蔡元培當然並不貪戀官位。如果作為行政官員,不能夠施展自己的教育抱負,他當然會掛冠而去。不過,如果以官員的標準而論,蔡元培確實不適合做官,因為做官需要的是妥協的能力,需要圓滑的手段,而蔡元培是一個書生,一個理想主義分子。蔡元培作為官員的時間短暫,而作為學術機構領導者的時間長久,未嘗不是他個人之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火控計算機系統的兩套技術路線:孰優孰劣,誰被淘汰?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