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經的另類解讀
最新
01-29
太極拳經節選: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
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
解析:
一旦動起來,渾身合住勁,心中一靜!神經高度敏感,稍節放鬆有如觸角。重心居中,腳下勁採的要薄,才能善於騰挪富餘變化。什麼是貫串,就是結構不散,勁順利傳遞到想要到的地方。
意識不呆板,放空靈。四周都有自由發揮空間,人可以活起來,有變化的餘地。周身放鬆,精神不萎靡。內斂不好解釋,就好像比賽跑步,發令員喊「一,二,三」,喊到「二」時,你渾身要跑沒跑的感受,就是內斂,高度的精神冷靜,蓄勢待發,一觸即髮狀態。
打拳,線路運行走弧線,手上身上不能的出現凹凸,斷續,缺陷。要精神集中,這種的狀態下練拳,能夠到達太極狀態。
勁由人與大地相互作用產生,連接點在腳,腳瞬間蹬地,傳給腿貫通腰,發到手上,勁就發出去。不能想,本能反應。訓練協調性,整體發力,這就是完整一氣,瞬間即達。這種原則下,有發揮空間,更大自由度,做到得機得勢。
太極浮屠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