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林佳藝:中國景觀的萌芽、成長和輝煌,都濃縮在這18年

林佳藝:中國景觀的萌芽、成長和輝煌,都濃縮在這18年

參考消息網1月29日報道 1998-2000年,是中國最早一批景觀公司成立的重要階段,也是中國最早一批景觀人奮鬥的起點。

這群當年最早的「景觀開拓者們」,見證了整個中國景觀的發展、低迷及回暖的時期,也見證了無數家景觀公司創業、健壯、衰退、再興起的時刻。

而在這大浪淘沙的年代,最早的「開拓者們」,仍然活躍在中國景觀的第一線。

十八年後(2018年1月27日),由GVL怡境國際設計集團和國際新景觀雜誌聯合主辦的「設計再生長——中國景觀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向當年奮戰在一線的見證者發出邀請,攜手共聚廣州,一起回顧中國景觀的設計生長力,暢談中國景觀設計歷程與機遇。

在活動舉辦之前,聯合主辦方——《國際新景觀》雜誌社社長林佳藝接受採訪,講述參與主辦這次高峰論壇的初衷及其宏願。

《國際新景觀》雜誌社社長、《新型城鎮化》雜誌社戰略資源聯盟中心秘書長

怡境自媒體:1998-2000年之間,大量景觀設計公司誕生,這已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行業現象,你認為這個現象產生的背後原因和市場背景是什麼?

林佳藝:「景觀」這個名詞在九十年代末還不被人們所熟知。在中國,我們還是習慣叫「園林」。2000年,一批從國外留學深造的「開拓者們」歸來,帶來了「景觀」這一概念。當時也是中國房地產發展迅速崛起的重要時期,普通老百姓不僅僅局限於有一個房子,也更注重於房子的品質和室外的環境。因此他們需要懂設計、有情懷的設計師去改變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大大提升了產品的溢價空間,迅速成就了當年的一大批優秀景觀設計公司應運而生。

怡境自媒體:在眾多景觀設計公司十八周歲之際進行這次紀念和召集,你認為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林佳藝:中國景觀的萌芽、成長和輝煌也就濃縮在這18年里,這就像一個人的成長,從嗷嗷待哺、咿呀學語到獨立自主,是最珍貴、最值得紀念、飛速成長的時期,用一個成人禮的方式感恩我們所學的專業,回饋我們每一次完美作品的答卷,此次我們集結5家「景觀開拓者們」,共同來回顧最美好、最具有意義的時刻,也是對於過往自身的一個正視和肯定,同時也是對於跟專業一起成長和同行的加深及了解,更是對於中國景觀未來發展道路上,有價值的一次探討。

《國際新景觀》雜誌封面

怡境自媒體:《國際新景觀》作為行業媒體,也見證了這些年來中國本土景觀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依照你的觀察,中國景觀設計行業在這十八年里,呈現出了怎樣的發展階段和特點?

林佳藝:中國景觀設計18年,《國際新景觀》創刊剛好12年,作為媒體人的我們見證了中國景觀設計行業的跌宕起伏。我相信,行業的朋友們一定不會忘記2008-2009年,那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房地產行業的低迷,對中國景觀行業帶來一次不小的衝擊,然而,即便在最糟糕的時期,我們始終不忘初心的堅持對於景觀設計的熱忱,披荊斬棘地走了過來,也迎來了2010年的輝煌。

中國很多城市仍處於大建設過程中

後來幾年,中國景觀也在穩健地發展中,但在2015年,又出現了一些小波動,大背景時代下政策的導向,導致了房地產行業再次面臨「冷凍期」,面對這次危機,我們的景觀從業者不再像08年那樣手足無措,反而是更加淡定從容。當時我知道很多大公司不單沒有裁員,反而還在吸納人才,儲備過冬,而寒潮始終也沒有愈演愈烈,我們認為也是行業的一次重新洗牌,調整戰略,揚帆起航的過程,因為我們相信,中國景觀行業不該就此止步或者衰退,經過幾次反彈,反而短暫的劣勢環境勢必帶來無限的創作氛圍。個人認為,經歷了國內景觀設計行業相對比較完整的發展階段,目前是一個淘汰、再選擇與執念堅守的一個重要時期。

怡境自媒體:十八歲,會讓人想到「長大成人」,步入到更成熟和更具有擔當的時期,對應到中國景觀設計行業,你認為這個行業的「成熟」和「擔當」又如何體現?

林佳藝:景觀行業的成熟我們不難看出,這十八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景觀、了解景觀,不再是提到景觀,就只是單純「種樹」這一概念。我們看到小區有越來越成熟的社區中心,我們看到城市有越來成熟的休閑綠地,我們看到常被我們忽略的城市角落有越來越成熟的城市屬性。這些都歸功於「景觀設計師」們日漸成熟的「設計」。

而談到擔當,我認為這個詞,對於今天的景觀從業者們,是一種得到社會的認可。正因為景觀設計師們創造了價值,才有所擔當。中國有句老話「在其位,謀其政」。我們相信未來的景觀從業者們不僅要肩負起將中國景觀推向世界設計舞台的責任,更是需要為改善整個人類居住環境貢獻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政策引導對行業的影響更趨顯著

怡境自媒體:依照你們的觀察,你們覺得中國景觀設計行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績,又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林佳藝:中國景觀設計的項目越來越多地被國際所認可。在被譽為「全球景觀奧斯卡」的美國ASLA上,我們也常常看到中國設計得獎的身影。這足以說明中國景觀設計在快速成長,並且得到全球專業人士的一致認可,然而我們在自豪的同時,也應不斷反省自身。我們不再應該是單純的「借鑒」國外優秀設計圖紙,更應該自主創新超越,追求設計「本土化」,始終堅持以「場地」自身條件出發,因地制宜地做設計,未來一定需要更有想像力和超越性的改變,通過模式創新和思維創新,真正讓中國景觀設計成長行業起來。

怡境自媒體:這十八年里,中國的景觀設計媒體自身也經歷了時代的變換和起伏,在當前這個社交媒體時代,媒體如何介入到行業生態當中,又有那些可為之處?

林佳藝:近幾年,隨著微信、微博、微媒體的迅速發展,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媒介」,這也確實對於傳統媒體有不小的衝擊。我們也在審時度勢,不斷自我創新改革,調整運營思路,我們不僅僅依靠紙媒的力量,更多的是放在新媒體宣傳及線上線下的活動。作為行業主流媒體,我們還希望將更多的行業正能量傳遞給大家,引導大家汲取最為真實、最前沿的設計思想,聯合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公司、開發商,搭建有效的溝通平台,目的就是為了提供專業、平等、有價值的信息,供甲乙雙方互通有無。當然,我們也很歡迎「自媒體」平台與我們合作,打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景觀設計活動,為中國景觀設計出一份力。

怡境自媒體:對中國景觀設計行業的未來,你們如何預測?

林佳藝:大環境下,我們的國家不管是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領域內,都在國際舞台上承擔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國未來的發展,一定牽動著世界其他各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鎖定中國,中國景觀設計也面對著最好的時代背景。景觀設計師解決問題的範圍十分廣闊,它幾乎包括了建築師、城市規劃師以及管理者所涉及的一切領域,並且負責協調各種元素之間的彼此關係,加以整合完善,以達到人與自然之間的最佳平衡。中國的景觀設計專業已經適應城市發展的各種需求,並且通過它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承擔起了廣泛的社會責任。

同時,越來越多的政企感受到景觀設計職業的作用及其帶來的商業價值。所以,未來景觀設計這一行業的發展前景一定是很好的。說到我們本身,80、90後這一批中國景觀設計中堅力量的成長,將帶來更多更前衛的設計理念,他們將引領中國景觀設計行業未來的發展。我堅信中國景觀設計行業的未來一定是開放、自由的,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留給了我們年輕可愛的設計師們,他們在這個大時代,應該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設計再生長 ——中國景觀行業發展高峰論壇

暨GVL怡境國際設計集團十八周年慶典

時間

設計再生長 ——中國景觀行業發展高峰論壇,2018年1月27日(周六)14:00-18:00;

Forever Young  18+ 盛典 ,2018年1月27日19:00-22:00

地點

廣州 · 麗思卡爾頓酒店 · 三樓大宴會廳

主辦單位

GVL怡境國際設計集團、《國際新景觀》

協辦單位

羊城設計聯盟、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風景園林系、廣東省風景園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生態城鎮建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設計傳媒、廣州廣播電視台

支持媒體

景觀邦、微設計、景觀設計學、風景園林、廣東園林、房地產導刊、時代樓盤、金盤網、新周刊、大公報、羊城地鐵報、ID、南方航空、生活美學文化機構、新現代畫報、鳳凰網、大粵網、新浪、網易、搜狐、參考消息網(名單持續更新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港獨」分子被取消香港議員補選資格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