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李鴻章與周恩來,都見過日本首相!可日方態度卻截然不同

歷史上,李鴻章與周恩來,都見過日本首相!可日方態度卻截然不同

中日外交史上,其中有兩次與日本首相的會面,非常直觀的讓人體會到,我國國際地位的變化。

李鴻章會晤伊藤博文

1894年,滿清甲午戰爭戰敗。清朝隨後派遣內閣總理大臣李鴻章,前往日本馬關和談。李鴻章第一次拜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時,就受到了冷遇。在談判桌上,作為勝利方的伊藤博文,肆無忌憚的要求賠償。當時,73歲的李鴻章,望著談判桌對面55歲的伊藤博文,相信心中充滿了無奈與苦澀。他明白,面對強大的日本,大清國完全無力抵抗。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向日本賠款白銀二億兩,割讓台灣島。

周恩來會見田中角榮

1972年9月,周恩來總理接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

距離這次中日會晤的12年前,中國人成功製造了導彈;8年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5年前,氫彈成功爆炸;2年前,人造衛星完成發射。面對這樣一個,逐步崛起的亞洲軍事強國,日本人不得不釋放善意。

此次會談之中,還發生了一個插曲。會談中,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為日本二戰時所犯下的錯誤表示歉意,說「給中國添了麻煩」時,周恩來總理卻表示了不滿。周恩來指責說:「日本對中國帶來巨大傷害,難道不應該反省嗎?(僅僅表達歉意)這種態度我們是不能接受的」。田中角榮為此感到難堪,只能道歉。在隨後的《中日聯合聲明》,根據周總理的意思,明確寫到「日本對過去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表示深刻反省。」

僅僅78年後,原本那個令李鴻章和他的朝廷無力抵抗的日本,卻在新中國的總理面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有意思的是,1972年的周恩來總理,已經是73歲的老人,而田中角榮,則是54歲。剛好和當初73歲的李鴻章與55歲的伊藤博文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考據帝 的精彩文章:

不要干,就是慫!千古留名的膽小皇帝,卻以少勝多擊潰幾十萬大軍

TAG:考據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