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后的悲慘人生,不是慈禧哦!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后的悲慘人生,不是慈禧哦!

在清末民初,有一個關於清皇室的傳說非常流行。

據說,清太祖努爾哈赤曾經征服了一個叫「葉赫那拉」的女真部落,他們的首領在被努爾哈赤處死之前,說出了一個可怕的預言:葉赫那拉即使剩下最後一個女人,也要向愛新覺羅氏報仇。

1912年,降詔清帝退位的隆裕太后——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太后,恰恰就是葉赫那拉氏。

清帝退位詔書

提到葉赫那拉氏,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統治了中國四十八年之久的慈禧。

隆裕是慈禧的內侄女,生於1868年2月3日(同治七年正月初十),是慈禧胞弟桂祥的第二個女兒。

她在1889年(光緒十五年)被立為光緒帝的皇后,宣統皇帝登基後,上尊號「隆裕」,史書稱之為「孝定後」。

隆裕

冰冰版隆裕

隆裕和光緒帝的婚姻是親上加親。小皇帝娶太后的娘家人,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一種常見現象。不過隆裕和光緒的親上加親又比一般的情況要複雜。

隆裕是慈禧太后的內侄女,而光緒帝是慈禧的親外甥。

也就是說,從母族這邊來論,光緒帝和隆裕是表姐弟。

光緒帝七歲的時候,慈禧出於「長遠打算」,特意為他選中了一男一女兩個小夥伴,那個女孩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

或許就是因為那種無法解釋的「緣分」,從一見面開始,光緒對這個小女孩、他的「表姐」,就沒有好感。

到了「選秀女」的時候,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備選的秀女共有五名。

除了桂祥之女也就是後來的隆裕外,還有兩對「姐妹花」: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和禮部左侍郎長敘家的兩姊妹。

五個人中,相貌最佳的是德馨家的長女,而隆裕最差。慈禧太后一開始說讓光緒自己挑選,光緒剛要把信物玉如意遞給德馨長女,太后卻在後面大喊「皇帝」,示意他選桂祥之女。光緒無奈,只好把玉如意給了隆裕。

因為皇后選得不順利,接下來選妃的時候,慈禧遷怒於德馨家的姊妹,把她們「撂了牌子」,草草地選了長敘家的姊妹倆,也就是後來的瑾妃和珍妃。

接下來的「大婚典禮」,又出現了很多不愉快。先是在大婚前一個多月,太和門突然起了一場大火,為了補救,只好臨時用紙紮了一個「太和門」。時人明裡不說,暗地裡多議為不祥之兆。

大婚才幾天,宮裡就傳出了帝、後不和的消息。據說,皇帝除了大婚之夜在皇后宮中住了一晚之外,此後皇后「從未得光緒的恩寵」。

光緒不喜歡隆裕,跟慈禧的強橫包辦有關,也跟隆裕沒多少可取之處的相貌有關。不過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兩人的個性不合。

光緒從小生活在慈禧的陰影之下,性格軟弱,心理壓力大。如果隆裕能夠給予光緒一定的體貼與關心,本來還是可以培養出感情的。

偏偏隆裕性情執拗,仗著自己是慈禧的親侄女,每次和光緒發生衝突,都要到「姑媽」那兒去告狀,藉此佔據上風。

據說有一次光緒偶爾心情很好,想和隆裕多說幾句話,隆裕卻不等他開口,就板著臉轉身離去,給了皇帝一個下不來台。

對於光緒寵愛的珍妃,隆裕也是百般地嫉妒和為難,拈酸吃醋的故事層出不窮。

比如,一次光緒為珍妃做了一件珍珠披風,隆裕就聯合瑾妃到慈禧面前告狀,說珍妃生活糜費甚至要超過老佛爺。

不料此時慈禧對珍妃還沒有多少惡感,反而數說隆裕不夠大度,沒有皇后的威嚴。

光緒和隆裕的這段孽緣,從一開始就積怨重重。雖然隆裕在歷次衝突中可以說是屢戰屢勝,卻只能維持住她皇后的尊嚴,對改善兩個人的關係沒有絲毫的幫助。

戊戌變法前,在慈禧「退隱」頤和園的幾年裡,隆裕一年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慈禧一起住在頤和園,而光緒則帶著珍妃住在紫禁城。

據說光緒每次到頤和園向慈禧問安,都要先「賄賂」當班的太監,挑隆裕不在的時候進去,盡量避免見面。

到了戊戌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囚禁瀛台的時候,隆裕本來是奉慈禧之命和光緒住在一起的(是時珍妃受到牽連,已被打入冷宮;慈禧命隆裕陪伴光緒,有監視皇帝的意思),但二人之間的衝突也就由此激化。

一次光緒盛怒之下,竟將隆裕的一枚價值連城的發簪(乾隆時的遺物)摔得粉碎。

隆裕為此向慈禧告狀,慈禧也並沒有特別為她做什麼主,只是命令隆裕和光緒分居。

從那時一直到光緒帝去世,兩人大概「分居」了十年左右,除了在慈禧太后面前,夫妻二人是沒有見面的機會的。這對他們雙方來說,大概還算是一種幸運。

隆裕被尊為太后之後,處處想要模仿慈禧的氣派。

清室皇家服、御之奢華,可以說到慈禧時已達到了頂點。

慈禧每餐照定例要有一百樣菜,這一點隆裕就繼承了下來(參見《我的前半生》)。

此外,她還一改以前的簡樸作風,在太監小德張的慫恿下,於「國服」期間,在宮中大興土木,建造水晶宮以自娛。

該宮中有水殿,殿上窗戶都嵌以玻璃,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環繞,富麗豪華,耗費巨資,甚至動用了度支部的款項(參見載潤《隆裕與載灃之矛盾》,《晚清宮廷生活見聞》)。

儘管隆裕太后極力想模仿慈禧太后的威儀和排場,但她實在沒有慈禧的才幹和見識。

早已風雨飄搖的清政府,在這一位「葉赫那拉氏」的手裡,只支持了三年的時間。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第二年的2月,宣統皇帝發布退位詔書,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皇朝就此終結。

不知道關於葉赫那拉氏的那個傳說是一種宿命還是一種巧合,在清帝退位的問題上,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的確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當時有「太后力主共和」之說。

其中的奧秘,其實是隆裕與載灃的矛盾所致。

隆裕其實並不了解「共和」的實際涵義,以為只是把載灃的權力移交給袁世凱而已。

1913年初,袁世凱請隆裕太后遵守清室優待條件的第三款,搬出紫禁城,移居頤和園。

隆裕一氣之下,從此卧病不起,1913年2月22日(農曆正月十七),隆裕太后已經到了彌留時刻,開始口授遺囑。

她的最後一句話是:「(小皇帝)太小,你們不要難為他。」

隆裕去世時雖然已是民國,但她的身後事還算風光。不但宗室、前清遺老們有假裝髮辮、撫棺痛哭之舉,民國官員上至大總統、下至各黨會團體也都有所表示。

但比起五年前慈禧和光緒的國喪來,自然已是皇家末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唱反調 的精彩文章:

盤點歷史上的十大奸臣,和珅在裡面也只能排倒數第一名!

TAG:唱反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