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汽車科技的基礎知識:高精度地圖與定位

汽車科技的基礎知識:高精度地圖與定位

自動駕駛的基本問題是:

  • 我在哪裡(家的位置)?

  • 我要去哪裡(公司的位置)?

  • 我怎麼去(兩者之間的行車路線)?

而其中最最基本的問題是:定位、定位、定位。目前實現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般是結合起來一起用:

  • GPS + 慣性感測器

  • 激光雷達點雲與高精地圖的匹配

  • 攝像頭識別道路特徵

我們先看幾個概念:

GPS是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約定俗稱的說法,因為最早被廣泛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是由美國國防部研製的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系統。

慣性感測器(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檢測加速度和旋轉運動的感測器,基礎的慣性感測器,包括:加速度計和陀螺儀。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也稱為CML (Concurrent Mapping and Localization),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或並發建圖與定位。

高精度地圖提供精確的道路狀況信息(如每個車道的寬度、坡度、曲率、傾斜等數據)與行駛環境信息(如道路標識、信號燈、路口交叉情況等數據)。

Mobileye道路管理系統(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REM):通過安裝在汽車上的攝像頭拍攝路標以及其它道路細節,生成路書供自動駕駛汽車定位使用。Mobileye預期,這種方式定位精度能達到10厘米(目前GPS的精度約為10米)。這是一種典型的眾包模式,2018年底Mobileye通過與寶馬、大眾、日產等合作,收集數據車輛規模將達到200萬輛。

當前兩種主流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方案:

Waymo為代表、主打L4/5級自動駕駛的公司,使用激光雷達、雷達和其他感測器搜集數據生成360度環境模型。這個模型進而被轉譯為高精度地圖,幫助車輛實現定位,精度能控制在3厘米以內。

英特爾/Mobileye選擇低級別的感測器融合(攝像頭為主),使用「路書(Roadbook)」技術來完成定位。官方介紹,這種定位方式定位精度在10厘米以內——「7厘米的差距其實並不算大,它只是一個棒球的直徑而已。老實說,我並不希望我的車與別的車或是其他物體靠得那麼近。」

補充說幾點兒:

民用GPS除了精度大概只有10米外,還有更新頻率較低(10Hz)、存在高樓遮擋等問題,需要慣性感測器輔助定位。

GPS的優點有信號的穿透性較強(信號頻率低、即電磁波的波長較長),不易受天氣條件的影響;GPS 誤差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慣性感測器監測加速度,通過積分運算獲得距離,測量誤差會被不斷積累;但其信號更新頻率高(100 ~ 200 Hz)。GPS與慣性感測器有較強互補性、搭配使用。使用卡爾曼濾波器(Kalman Filter)的方法將二者融合。

目前的慣性感測器大致劃分成三個級別:

最後來兩張圖,看看激光雷達眼中的世界、已經Mobileye的RE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鵬雜談 的精彩文章:

汽車科技的基礎知識:晶元與演算法

TAG:柳鵬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