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白的書法有哪些風格?

李白的書法有哪些風格?

余評李白詩如黃帝張樂於洞庭之野,無首無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槧人所可擬議。吾友黃介讀《李杜優劣論》曰:「論文政不當如此。」余以為知言。及觀其稿書,大類其詩,彌使人遠想慨然。白在開元至德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蓋所謂不煩繩削而自合者歟?(《山谷內集》卷二十六《題李白詩草後》)。

孟綮、黃庭堅離李白生活的年代相距較近,親見李白流傳的書作當不成問題。

據宋《宣和書譜》記載,宋廷內府收藏的李白書作計有行書《太華峰》、《乘興帖》兩種,草書《歲時文》、《詠酒詩》、《醉中帖》三種。當然,還有在民間流傳的,「貴為篋笥之珍」而藏在箱底的,因為李白的許多詩作,本來就是寫給普通百姓的,那是他為他們熱情款待他的盛意的一種酬謝。然而,歲月改變了歷史的原來模樣。隨著李白的詩作的口頭傳播與刊行,李白的詩流傳下來了,而它的原件因戰亂、火災、水淹、蟲蠹,還有其他難以預料的因素,卻不斷地散失、消亡。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惟一的一件李白真跡,即是《上陽台》墨跡。這件墨跡之所以能夠保留下來,據說還是毛澤東的功勞。此帖在宋宣和年末進入內府,後流落民間,元代先後為彥清、歐陽玄等人收藏,明代為大收藏家項子京所有,清朝又入宮苑,清亡時,這件墨跡又散落民間,曾為一郭姓所得。解放後,一位收藏者(此人為大收藏家張伯駒——編者),把它獻給毛主席。1958年,毛澤東指示中央辦公廳,把此帖轉給故宮博物院保管。由是,這件稀世之珍才得以「詩意地安居」。好在,文不長,我抄錄如下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 我曾在《酒神的舞蹈》一文中述及,張旭之書開了唐朝宏逸博大、雄渾開闊書風的先聲,質之李白書,同樣可以領受這樣一個時代書風的強烈震撼的。張旭比李白大二十一歲,李白走進長安時,張旭「草聖」的地位早已確立,他的草書風格,不可能不影響李白,加之他們又同是詩人,同為「飲中八仙」。我以為《上陽台》之作是受到張旭的影響,而又不願重複張旭面目的天性釋放和另一種創造,所謂「太白得無法之法」(元鄭杓《衍極》),可謂至評,我以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易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木易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