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菜根譚》:有教養的人,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菜根譚》:有教養的人,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菜根譚》:有教養的人,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人之所以貴,以其有信有禮,有良好的教養。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麼一句話:

「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養。」

何謂人之教養呢?

《菜根譚》里說:「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此三者可以遠害,更能養德。」

01

不責人小過

《論語》有言,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有教養的人,都懂得寬容,能夠有大度之心,體恤他人的心境,包容別人的過錯,做出寬恕的善舉。

西德尼·史密斯說,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場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

看過這麼個小故事:

早高峰的公交車上,人潮擁擠。

一位女士不小心踩到了旁邊男士的腳,趕緊紅著臉道歉:「對不起,踩到你了。」

男士聽後,微微一笑,「沒關係。是我的腳長得太不苗條了。」

話音剛落,周圍的乘客都笑了起來。連那位「犯錯」的女士,眉眼間也禁不住染上了笑意。

常言道,量大好做事,樹大好遮陰。

熙熙攘攘的車廂內人潮湧動,女士本就是無心之過,男士化解得也雲淡風輕,在嬉笑調侃間減少了女士的罪惡感,更調動了早高峰擁擠的車廂內沉悶的氛圍。

弘一法師說,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

有教養的人,會原諒別人的無意冒犯,包容別人的小小過錯,不斤斤計較,不吹毛求疵。

當別人真誠地說出「對不起」之時,必會帶著微笑回以淡然的「沒關係」。

《菜根譚》:有教養的人,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02

不發人陰私

亞里士多德說,放縱自己的慾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

真正有教養的人,不僅不會談亂別人的隱私,更會保護別人的隱私,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在布拉格市美麗的伏爾塔瓦河畔,矗立著一座銅像浮雕。浮雕的原型不是哪位神明,也不是哪位偉人。

而是一位平凡的牧師,他叫約翰·內波姆克。

那年,王后向牧師懺悔自己紅杏出牆的罪孽,牧師為王后保守了秘密。無論國王如何逼迫,牧師都沒有揭發。

於是,惱羞成怒的國王就殺害了牧師,並將他的屍體扔到河中。

過了很久,人們終於找到了牧師的遺體。彼時,牧師的全身都已經腐爛,只有舌頭,完好無損。

自此,約翰·內波姆克成為第一個保護懺悔隱秘權的殉道者。

後來,他被封為聖人,且設立了銅像浮雕,立於河畔,供後人瞻仰、銘記、學習。

歌德說,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

人生來就是有表達慾望的,尤其是在得知了別人的隱私之後,表達的慾望更加強烈。

但一個有良知有教養的人,懂得與自己的慾望做對抗,能夠收起自己的獵奇貪念。

別人能夠向你說出他的私隱,這是對你的信任。而對待這份信任最好的回報就是,閉口不言。

這是對他人的忠誠,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菜根譚》:有教養的人,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03

不念人舊惡

《新約》里說,舊事已了,一切就都是新的了。

有教養的人,不僅能夠包容別人的過錯,更是會從心底里真正翻篇,不帶任何有色眼鏡看待別人之後的行為舉止。

班台萊耶夫是前蘇聯著名作家。

很小的時候,他就失去了父母,淪為了街頭流浪兒,也因此沾染到了一些不好的毛病,比如偷竊。

後來,班台萊耶夫更是因為偷竊罪被送往勞教學校。

在那裡,他接受了系統的知識學習,明白了自己以前的過錯,還養成了自食其力的本領,更由此接觸到了文學,萌生了寫作的念頭。

班台萊耶夫的文化水平其實並不高,但他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加上人也很勤奮,終於,在他的努力之下,寫出了《勞教共和國》這部長篇小說。

可沒想到的是,當他把小說寄給各大報社之後,編輯們雖驚嘆於小說的謀篇布局,但對班台萊耶夫個人不甚光彩的過去也非常介意,所以遲遲無法給出確定消息要幫他出版。

後來,這部小說因緣巧合之下被高爾基看到了,高爾基並沒有因為班台萊耶夫過去的污點就拒絕這部偉大的作品,他熱情地指點扶持班台萊耶夫,並一手促成這部長篇小說的問世。

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裡面說過這麼一句話:「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被寬容的人,也賜福於寬容的人。」

能夠不計較別人的出身、以往的過錯,做到真誠待人,這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羅曼·羅蘭說:「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人之所以貴,以其有信有禮,有良好的教養。

教養,決定了一個人的前途以及生活幸福感。

記住《菜根譚》里的三句話: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