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年後,步入健康的「沼澤地」,做好五件事,助力健康長壽!

中年後,步入健康的「沼澤地」,做好五件事,助力健康長壽!

45歲時候,生理功能從峰頂開始下滑,部分器官開始衰退,很多慢性疾病在這個時期形成,但未爆發!

而一旦過了45歲後,尤其是46-55歲這十年期間,大多數疾病在此階段暴發,有的甚至危及生命,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劇,大多發生在46-55歲這十年間,故有專家稱之為人生旅途中的「沼澤地」。

雖然,45歲後開始步入健康的「沼澤地」,但同樣,這期間也是防病的「黃金時間」,若加以重視,可實現身體機能平穩過渡,免遭「健康滑鐵盧」,對晚年身體狀況產生直接影響。

45歲後,步入健康的「沼澤地」,做好五件事,助力你健康長壽!


1:慢點起床

年輕人通常都是在急促的鬧鐘聲中被催著起床的,一刻不能停地衝下床,而這種被催著起床的方式卻是中老年人的大忌。

睡覺的時候,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維持著低速運轉,身體代謝緩慢,心跳也較睡醒時候慢,血壓下降。

中老年人如果是被催著起床,或者醒來之後立馬大動作起床,那麼會有很大可能性會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早上清醒後,不立即坐起站起,可以先靜躺 3分鐘左右,伸幾次懶腰,在被窩裡動動手腳,使關節充分舒展活動,然後再慢慢起身下床,有助於避免因體位忽然變化造成的頭暈以及血壓波動。

另外,建議本身就有高血壓的朋友,多了解自己起床後一小時內的血壓情況。

如果存在晨起後血壓增高的情況,可詢問醫生。

2:慢慢說話

人老了,說話的語速、做事的速度都會明顯變慢,這是為了適應慢慢下降的身體機能。

年輕一輩應該充分理解這一點,與中老年人談話時,應該主動減慢語速,不能催促其說快一點。

如果情緒激動,刻意加快語速,很容易造成血壓升高、血管收縮,這對本身有心臟病或者高血壓的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GIF

3:慢慢走路

人上了年紀,骨質比較疏鬆,身體的活動力和靈敏度也會下降,相當一部分人甚至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病變。

如果非要走得快,很容易傷到骨頭。再者,有些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走得快容易導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容易造成缺氧、氣喘、甚至引發心臟疾病等等。

GIF


1、防腦卒中

數據顯示,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個人一生之中會遭遇卒中,腦卒中患者中接近50%的是中青年人,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研究發現,45~64歲的人群,尤其是男性,更容易被卒中擊倒。

冬天是腦卒中的高發期,應注意保暖,保持平和心態,不生氣、著急,暴脾氣的人更易導致腦血管病。

2、防癌症

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及淋巴癌等癌症在中年人群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

一些常規的抽血、超聲、外科和大便常加潛血等,45歲以上的加做心電圖,50歲以上再加拍一個胸片,這些檢查基本覆蓋了絕大多數主要的癌症。

要戒吃:吃飯不規律、愛吃燒烤和腌菜;

要戒懶:步行,慢跑、游泳,多運動;

要戒憂:憂鬱、壓抑、緊張狀態會影響免疫功能。

要戒吸:不主動吸煙,注意做飯油煙。

3、防肥胖

人到中年,享受穩定生活的同時,飲食上「越吃越好」,人體代謝卻「卻來越差」,進而導致肥胖!

肥胖是很多疾病的導火索,所以,人到中年,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體重!

改善肥胖,首先從這兩方面開始——

飲食方面:

慢慢吃:用餐時間若沒有超過20分鐘,腦部不會發出飽足信號,所以要悠閑地進食。

清淡飲食:日常飲食要清淡,少油、少鹽、少糖,更有助於健康

合理搭配:日常飲食多多樣化,各種食物搭配吃,營養全面,才能更健康!

食不過飽:現在人要麼不吃,要麼吃撐,這樣也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所以,一定要控制進食量。

運動方面:

避免久坐:現在人久坐已成為一種習慣,也導致很大一部分人越來越胖,所以,日常一定要有意識的避免久坐,每坐一小時,起來活動十分鐘!

動起來:通過運動消耗熱量,同時也能讓身體健康。如果你以前從來不運動,試著慢慢來,給自己一個開始,讓自己的身體接受漸進式的訓練。


1、不抗病

要知道,頭疼、胃疼、身體發麻等癥狀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一味漠視、吃點葯敷衍了事,容易小病拖成大病。

無論是哪種疾病,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防微杜漸、及早干預,時間再緊張,也要在身體不適時儘快就醫,並調整生活方式。

2、不扛困

長期熬夜,容易打亂生物鐘,導致患冠心病、高血壓、心肌梗死的幾率升高。睡眠不足還會導致脫髮、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建議晚上盡量在11點前入睡,早上7點左右起床。即使不能保證睡眠時間,也要適當補覺,提高睡眠質量。

3、不扛累

正所謂積勞成疾,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累出來的,長期過度疲勞會出現焦慮、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鬱等問題,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猝死。

每連續工作2小時,就應停下來,聽聽音樂,放鬆下身心,小憩15分鐘。此外,還應調整好工作和生活節奏,讓自己慢下來,享受當下,反而會提高工作效率。


1:背部

中醫認為,「背者五臟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則肺臟不傷」,養背也是預防疾病的方法。

中醫陰陽學說中,認為人體背部屬陽,有一條從上到下沿脊柱縱向貫穿於背部的督脈。且從中醫上講,後背的脊柱兩側是膀胱經。

建議:

每天讓家人幫忙搓背、拍背,打通背部經絡,能有效預防體虛、久咳不愈、慢性肩部疼痛問題。

2:膝蓋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而「腿老」是膝蓋先老。

膝蓋是人體全身最為複雜的一個結構,也是最容易受傷的一個部位。加之膝蓋處多為韌帶組織和骨骼,肌肉較少,即「筋多肉少」,所以此處的血液循環相對較差,我們平時觸摸膝蓋也總是感覺涼涼的。

建議:

養護膝關節的一個重點就是給以它熱度和按摩。建議中老年人平時坐在椅子和沙發上時,要養成雙手捂住膝蓋,同時加以適當按摩的習慣。

3:腹臍

腹臍,是人體最柔軟、最脆弱的部位,也最易受寒、感染的部位。腹部還有一個重要穴位——神闕穴。

建議:

每天晚上用雙手重疊與肚臍處,保持自然呼吸,對肚臍進行順時針按摩,能有效調理腸道,改善人體血液循環,預防更多疾病發生。


1、忌食之過飽

每天以維持低熱量飲食的要求,做到食不多餐,餐不過飽,能食至七、八成就可以了。

2、忌偏食

每種食物都有它的養料,它們都提供了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使身體內生理活動所需的酸鹼性得以相對平衡,避免疾病的發生,如果較經常地只吃某些食物,對另外一些食物始終保持著距離,勢必使飲食中的酸鹼失去平衡,這就難免出現因酸或因鹼的缺乏而帶來疾病。

3、忌多食甜味食物與糖

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病的發生與吃糖與甜食過多有關。由於糖的攝入量過多,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酸脂也多,這便導致心血管疾病與肥胖症。而糖尿病,更是與吃過多的糖有關。敵對中年人來說應忌多吃甜食與糖。

4、忌多食油膩食物

中年以後動物性油脂只能適量食用,切忌過多,因為這些中性脂肪,內含飽和脂肪酸,它易與膽固醇結合,使之在血管壁上沉積,而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病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飯後的這「黃金半小時」,堅持做這幾個動作,有助健康長壽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