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讀史之宋朝‖一個叫范仲淹的人,做了一些了不起的事

今日讀史之宋朝‖一個叫范仲淹的人,做了一些了不起的事

GIF

宋人賽船(資料圖來源網路)

范仲淹拉動內需

宋神宗時,有一年范仲淹在杭州做官,主管江蘇浙江一帶的地方行政。那時候,江浙一帶正發生大饑荒,饑民成群,到處逃荒,不少人都餓死在路上。

災民實在是太多了,公糧、餘糧畢竟有限,飢餓的情形依然不能解決。就在這極無奈的情況下,范仲淹一反常態地採用了新辦法。

他根據江浙人喜好賽船的特點,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划船比賽。他自己也天天乘船游於江河之間,觀看賽事。由於他的提倡、鼓動和組織,賽事搞得熱火朝天。從春到夏,比賽不斷,門票收入相當可觀。

當時成中富戶還喜好佛事活動,他又召集各寺廟的主持,動員他們修葺寺廟。他說:「災荒之年,工價便宜,有利於搞工程,興土木。」於是各地的寺廟都利用勞動力低賤的時機,大搞工程。

一些富戶也因工價低,修糧倉、房舍,官署也興修衙門。一時間,每天僱傭的工人總用一千多人。

大災之年,范仲淹大興土木,大搞賽事,使一些人很不理解。朝廷中負責監察的官員更是震驚和憤怒,他們上奏彈劾范仲淹,說他不體恤民情,不盡職守,竟然在嬉戲娛樂上耗費民力,影響救災,等等。

面對指責,范仲淹只好親自上奏章,一條條陳述自己組織賽船和大興土木的目的與效果。

正是採用了這些辦法,廣開了財源,增加了就業的門路,使饑民謀生有了著落。這既減輕了當地政府的負擔,又使得災民有飯吃,有事做。

他認為這種救災的措施,效果是極明顯的。

由於南宋政府採取興修水利、鼓勵墾荒的措施,加上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和廣大農名的辛勤勞動,南宋時期,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比唐代提高了兩三倍,總體發展水平大大超過了唐代。

南宋時期農業的發展使江浙地區在元初成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出現了中國南糧北調的新格局。

市坊合一促進商業經濟

從商業發展看,南宋開創了古代中國商品經濟發展的新時代。

南宋繼續「農商並重」的國策,出現臨安、成都等全國性的著名商業大都市和形成四通八達的商業網路,衝破了長期以來「市」、「坊」分離的封閉式坊市制度,出現了住宅與店肆混合的「市坊合一」商業格局。

南宋交易規模擴大,商稅加專賣收益超過農業稅的收入,改變了宋以前歷代王朝農業稅賦佔主要地位的局面。

文化藝術報社

刊號:CN61—32

郵發代號:51—20

投稿郵箱:

專註|深度|權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葩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韋娘娘恨自己一念之差造成千古遺恨,說那是自己推薦錯了人

TAG:奇葩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