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0歲+的「魔琴」響起,「琴魔」不負眾望,一曲驚人!

200歲+的「魔琴」響起,「琴魔」不負眾望,一曲驚人!

眾所周知,艾拉.馬利肯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小提琴天才。他12歲舉辦獨奏音樂會,15歲全獎進入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18歲包攬世界所有音樂比賽獎項。他曾在三年內為61.7萬人舉辦了超過508場音樂會,他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能夠完成「帕格尼尼24首幻想曲」、「尤金.伊薩伊6首奏鳴曲」、「巴赫無伴奏鳴曲……」的小提琴獨奏家。

而這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不甘只在歐美掀起他的狂潮,這一次,艾拉.馬利肯帶著專屬於他的「魔琴之夜」來到中國,掀起了狂風巨浪。

馬利肯有他的與眾不同。他將「古典、搖滾、流行」音樂進行混搭,像一位任性卻又精心的調酒師,莫扎特、巴赫、大衛.鮑伊等在他的琴弦下肆意搭配,翩翩起舞。他可以邊拉琴邊表演,一側是音樂會,一側是脫口秀。馬利肯對這樣的跨界駕輕就熟,他用詼諧的演奏顛覆傳統,以魔幻的風格凌駕高雅!

當然,他的音樂會不是獨奏炫技,馬利肯不止一次地強調他的樂隊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他們是一個完整的不能分割的整體。

馬利肯和他的樂隊一起,在中國,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點燃了一把名為「魔琴之夜」的熊熊烈火!

50多歲的艾拉.馬利肯,人生的三分之二都屬於小提琴,他們相互陪伴走遍世界,沿途的所見所聞都用琴聲記錄下來,各地的風情都被融入音樂,他們走遍千山萬水,度過無數個日夜。「魔琴之夜」,就是馬利肯先生獻給他的小提琴的音樂會,他嘗試用音樂的形式,來講述他與小提琴之間的至情至性的歷史與故事。

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古典音樂會,馬利肯用他音樂的信仰,賭一場「相信觀眾」,奔赴這場「冒險」之旅。在此次中國巡演中,他用他那爆炸頭,濃密的鬍鬚,朋克的造型,獨特的演繹方式,顛覆了傳統與偏見。無論是專業音樂人,還是好奇的媒體,或是具有音樂包容力的普通觀眾,他們均沉淪在這「魔琴之夜」中,無一倖免。

有人為《1915》久久難以忘懷;有人為《安魂曲》潸然淚下;有人為《破碎的蛋》吃驚訝異;有人為《開羅圓舞曲》深情動容;有人為《木柵椰果》一見鍾情……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在馬利肯的音樂中找到一點共鳴。而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獨一無二的樂曲背後,都蘊藏著它誕生的獨特的故事。馬利肯時而演奏,時而敘述,他在不同風格之間遊刃有餘自由切換,技術、情感、劇情、燈光的完美配合,給中國觀眾帶來了一場場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馬利肯真是一位「吃透」古典,「玩轉」現代的大師。

帕格尼尼的《鐘聲》和中國元素的《夜上海》的完美融合是馬利肯為中國和中國觀眾獻上的一份新春大禮。現場的氣氛被熟悉的旋律再次點燃,觀眾們情不自禁地鼓掌!歡呼!

萬眾期待的結束曲也並未令人失望。一曲巴赫的《長協奏曲》從舞台上緩緩流淌到觀眾席中,大家都克制著內心的激動靜靜地聆聽著兩位大師的交談,這是一場神聖的,具有藝術形式的對話。

音樂會後,觀眾的評價都是情不自禁的誇讚,大家都自然流露出對馬利肯大師的喜愛與敬佩。

專業的音樂人和媒體也紛紛評價道:

「……馬利肯接收到了巴赫的「雷達」,將這種神性帶入到我們的時代和我們的現場,他走過之處,小朋友們便會跟隨在他的身後,孩子們不斷加入,在馬利肯的身後形成了一個有氣場的環遊隊伍。這種被音樂神奇魔力所吸引的自覺加入,已經在孩子們的心靈中燃起了音樂的魅力之光,此刻只有感動,感動這如朝聖一般的音樂行進……」——節選自【小提琴演奏家、音樂講解姜驍紋博士】的「魔琴之夜」音樂觀感。

這場艾拉.馬利肯萬眾矚目的中國首次巡演已緩緩拉下帷幕。他的激情、他的張揚、他的故事滌盪了觀眾的心靈,全部留在了觀眾們的心底。大家欣喜於這次的相遇,更期待下一回的重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卓不凡 的精彩文章:

3歲出道,15歲走紅,當年演技顏值不輸舒暢,如今轉型幕後美成這樣!

TAG:卓不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