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居住在香港的另一種可能

居住在香港的另一種可能

講真,第一眼看到這件設計作品的時候,

我的內心是懵逼的,

甚至以為設計師跟我開了個玩笑。

Excuse me,水泥管也能住人?

究竟什麼人會選擇住在這裡?

但當我了解到香港真實的居住密度後...

我靜默了。

以上圖片均來自攝影師Michael Wolf

事實上,能居住在這樣的高層住宅內,

已經是相當優越的一件事了。

香港擁有世界最密集的天際線,

同時這也意味著世界最沉重的房價負擔。

在香港棚戶區內,

一家三口人居住在八九平米的「棺材房」已淪為常態,

生活狀況可想而知。

去香港深造,

能夠留下來工作和生活對很多人來說,

無疑是勝利者的宣誓。

然而光鮮亮麗的表象背後,

是無力承擔的房價和一漲再漲的房租。

港漂80%的負能量,

來自於無力改變的居住現狀。

如此看來,

這種由廢棄水泥管改造的小型舒適空間,

可以稱得上是救命稻草了。

由香港工作室James Law Cybertecture打造,

將類似水泥管的空間改造成面積

不超過100平方英尺(約合10平米)的小型居住空間,

想為在市中心的年輕人提供可負擔得起的出租房。

圓管形設計保證了每個單元的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

每個管子可供一到兩個人居住,

能夠裝進一張帶長凳的沙發床、

迷你冰箱、浴室、以及存儲間等。

朝外是一整塊玻璃面板,

既是門也是窗,

除了自然光照外還可以

由架子下的照明條和牆上的可伸縮燈提供照明。

水泥管本身容易造成一種生硬感,

難以給人舒適的居住體驗。

設計師在重新粉刷牆壁並安裝木地板之後,

居住環境煥然一新。

管道尾部還被隔離成一個帶淋浴的衛生間,

搭配以整潔的白色六角形瓷磚,

地板上覆蓋的板條也很便於排水。

工作室創始人詹姆斯·羅德(James Law)介紹,

由於水泥管本身的結構適合埋在地底,

所以能夠承受巨大壓力,

同時還兼具良好防火、防風、隔音及隔熱功能。

未來,該項目還能配合智能鎖設計,

讓更多年輕人可以共享生活空間。

水泥管只有2.5米寬,

很容易「見縫插針」,

被安排在城中建築物之間的零星邊角地塊,

這種設計無疑很適合寸土寸金的香港。

James表示,

通過金屬樓梯提供通道並配備外部的支撐架構,

這些管子的疊放高度理論上是無限的。

據估計,每個微型公寓的生產成本約為11,000英鎊,

月租不到300英鎊。

而現在香港市中心一間一居室公寓的

平均租金已經超過1,500英鎊。

目前OPod Tube Housing項目還處於概念階段,

如果進展順利的話,

一到兩年內就可以入住。

——我也是有底線的——

【追蹤國內外最時髦的創意發明

揭示每個酷炫發明背後的專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合享網創新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合享網創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