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巧食補,蘿蔔少不了

冬季巧食補,蘿蔔少不了

腫瘤科林立森針灸特需 劉曉新 綜合校編

今天是一年一度傳統的「臘八節」,這時的天氣已經是一年的最低谷。寒流風雪,寒氣襲人,這時侯進補是一年中的最佳時期,要有充足的養分來抵禦寒邪,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圖片來源:photophoto.cn

中醫有一個理論,叫做「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意思是說如果冬天不很好的補助氣血,不懂得冬天儲藏精氣,到了春天很易導致外感病的發生。這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冬天養生的重要性。但切忌亂補,特別是不要用藥物亂補,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天氣變化的規律,通過飲食起居的調養,保持人體氣血的充足和通暢以合理進補。臘八了,怎麼能少了臘八粥(推薦閱讀:【臘八】你不知道的臘八粥與中藥,原來臘八粥也有大講究~)和臘八蒜(【臘八】你知道嗎?臘八蒜也是一味良藥)呢?然而,今天我們的主角是——蘿蔔

有道是「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先生開藥方」,這句諺語想必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吧。冬季養生,食補簡單易學,越來越被咱老百姓所重視,下面就讓我們來談談在冬季食補中蘿蔔的妙用。

為什麼要「冬吃蘿蔔」?

自古中醫講究葯食同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蘿蔔讚賞有加,稱其為「蔬中最有益者」,然而為什麼更要強調在冬日食用呢?在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中記載:「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冬季時陽氣向里向內,處於收藏狀態,在外的陽氣虛少,在里的陽氣積多,所以「陽氣在里」。又因冬天天氣寒冷,人們多食牛羊肉等溫熱食物,此類溫熱食物在胃內積而化火,故而「胃中煩熱」。而適量食用蘿蔔則可藉助其寒性,化胃中之伏火,理氣消脹,祛火生津,清解積熱。

一方面,既可補養腎陽,調補脾胃,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又不至於因進補而導致痰火亢盛。另一方面,當前補氣養血、滋陰潤燥,同樣也為來年春天積蓄更多的能量,對預防春天的多發病是很有意義的。

白蘿蔔?胡蘿蔔?

當然是白蘿蔔啦!

我國古代通常說的蘿蔔即是萊菔的俗名,特指白蘿蔔。早在北魏時期,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已有蘿蔔栽培方法的記載。元代王禎《農書》載︰「北人蘿蔔,一種四名︰春曰破地錐,夏曰夏生,秋曰蘿蔔,冬曰土酥,謂其潔白如酥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載其能「大下氣、消谷和中、去邪熱氣」。清代《得配本草》記載其辛、甘、冷。入手足太陰、陽明、少陽經。祛邪熱,寬胸膈,制酒面毒,消豆腐積。治喉痹口瘡,偏正頭痛,肺痿失音,咳嗽吐衄,痰癖食積,噤口痢疾,大腸脫肛,小便淋濁,及湯泡火灼,跌扑損傷。

而胡蘿蔔則是自西域傳入的「舶來品」。一般認為,其味甘、性平,無毒,入肺、脾經。具有健脾消食,潤腸通便,殺蟲,行氣化滯,補肝明目等功效。清代《本草求真》載:「胡蘿蔔,因味辛則散,味甘則和,質重則降。故能寬中下氣,而使腸胃之邪,與之俱去也。」

結合兩者功效來看,因只有白蘿蔔性寒具有清熱理氣之功,可以達到清除胃中「煩熱」的本意,故冬日食用應以白蘿蔔為佳。

食用指南

最後給大家推薦幾個關於白蘿蔔的食療菜譜~

1.羊肉蘿蔔湯:【主料】羊肉(瘦)400克,白蘿蔔300克 。【輔料】香菜10克。【調料】醬油2克,黃酒6克,鹽3克,色拉油15克,大蔥10克。 【做法】 羊肉洗凈切片,用醬油、紹酒浸入味。 蘿蔔洗凈去皮切片,香菜切碎。 用油將蔥、羊肉炒一下,加入適量清水,加蘿蔔,中火40分鐘,下香菜調味。 【健康提示】此湯具有開胃健脾的作用。

食用指南

2.蜂蜜白蘿蔔汁:【主料】白蘿蔔汁300毫升。【輔料】蜂蜜30克。【做法】混合拌勻備用。【食法】每日2-3次,每次用開水沖服 100毫升。【健康提示】本品能潤肺補中、潤腸通便、化痰止咳平喘。可用於哮喘的輔助治療。

食用指南

3.蘿蔔餅:【主料】白蘿蔔150克,麵粉150克。【輔料】瘦豬肉60克。【調料】姜蔥油鹽各適量。【做法】將白蘿蔔洗凈切絲。用豆油翻炒至五成熟時待用。將肉剁碎,調成白蘿蔔餡,將麵粉加水合成麵糰,揪成面劑,壓版薄片.填入蘿蔔餡,製成夾心小餅,放檔內烙熟即成。【食法】可當點心服食。【健康提示】 具有健胃,理氣,消食的作用,可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喘多痰等症。小兒尤宜。

Tips

1."晚吃蘿蔔早吃薑」:從一整天的時間來看,蘿蔔更適合在晚上吃。蘿蔔性涼,能敗火清熱、通氣。晚飯吃點蘿蔔,可以潤喉消食,有助於睡眠。而冬季乾燥,多吃蘿蔔還可以補充水分。

2.「人蔘惡萊菔子」:有傳統觀點認為人蔘補氣而蘿蔔耗氣,吃人蔘後再吃蘿蔔(子),會將人蔘的補益功能消解。

最後說說冬藏應該怎麼做呢?關鍵做好兩件事。

1、先睡好,養精蓄銳身體好。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

冬季,因為人體能量是向內的,因此應該順應這種變化,應減少運動和勞動的強度,思慮也不能過度,減少出汗量,以儲備能量為妥,也就是所說的「藏」。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

2、再吃好,分清南北差異再滋補。

關於冬季飲食保健。還是「效法自然」的原則,多吃一些生暖的食物。需要強調的是注意南北地區的環境差異。南方冬藏重在「滋養氣血」。北方冬藏要清補。

註:部分內容來源於新浪健康、百姓健康網。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GIF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蘿蔔 的精彩文章:

寒冷冬季吃蘿蔔不吃冬瓜

TAG:蘿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