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機遇期,我們為誰而戰?再評無問西東

歷史機遇期,我們為誰而戰?再評無問西東

人生準則的力量

第二次看《無問西東》時,我印象最深的,是深深影響吳嶺瀾、沈光耀、陳鵬、李想、張果果的那些句子。

梅貽琦校長對吳嶺瀾說:「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如果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那就是真實」。所以吳嶺瀾在經歷過一段痛苦的心路歷程後,在聆聽泰戈爾的演講後,豁然開朗——

我們不要在牆圈裡躲著,我們現在應得在全世界的面前辯護我們的價值,不僅在我們容龐的家人前賣弄能耐,我們必得明證我們的存在的理由,我們必得從我們各家獨有的文明裡展覽普遍的公認的成分。——泰戈爾 1924 清華園

教官對沈光耀說:「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的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沈光耀作為富家子弟,投筆從戎、保家衛國,既能處於同情給孤兒們空投口糧,又能無畏作戰、慷慨赴死。

陳鵬對王敏佳墳前的李想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對以後的人好吧」。然後李想在支邊醫療隊里,用生命和犧牲,踐行了這句人生準則。

張果果對老奸巨猾、心硬如鐵的Robert說:「我和他們不一樣」。張果果會心懷善意,也會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但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寬恕,完美的破解了囚徒困境。

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做出一個又一個選擇時,那些擁有人生準則、知道自己為何奮鬥、為誰而戰的人,將更早觸摸到真實的自己,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快樂,獲得內心的滿足

非常遺憾,經過十年磨練,我才找到了最正確、最有效的方案——《論語》天然就是知識分子的人生準則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018年,高考必讀書目在《吶喊》《邊城》《紅岩》《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紅樓夢》的基礎上,增加了《論語》。這次修改範圍的目標只有一個——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這個創新迭出的時代,越聰明、動手能力越強的知識分子,如果德行不足的話,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越大。

比如錢寶網的張小雷,玩龐氏騙局玩出了歷史新高度。自首這麼長時間,還有錢寶網的投資者在呼籲釋放張小雷,讓他帶大家掙錢;

比如樂視賈躍亭,違規上市後,用自己的股票做抵押進行貸款,然後生態化反製造話題,拉高股價後馬上繼續把自己的股票再抵押,利用自己的會計知識和「財務創新能力」,把樂視的財報做得花團錦簇;現在證監會通知他回國,他卻只把妻子派回來,自己繼續在國外用PPT吹噓著造車夢;昨天樂視復牌之後,預計要跌去70%的市值,不知道又有多少機構、多少股民收到影響;

比如最近被北航開除的教授陳小武,長期利用自己的職權威脅、勾引、猥褻自己的女學生,直到受害學生在美國定居後,才敢於實名提交證據並舉報禽獸教師;

比如前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副教授張功成擔任某跨國毒品集團的技術總監,到被捕時已經長達五年之久。

這些功成名就的「人才」,聰明智慧和知識能力是絕對不少的,缺少的正是仁、義、準則和底線

那沒有功成名就的人呢?最近陳世峰殺害江歌一案中,陳世峰和劉鑫都在接受很好的大學教育,算是知識分子了吧?這兩個人在法庭上的言行,哪一條對得起禮義廉恥,那一句算得上言而有信?

《論語》說的不是天地君親師

我讀《論語》到現在已經十五年了,經歷悲歡離合,終於明白《論語》應該怎麼讀——孩提時背誦,成人後踐行《論語》就是仁義君子人生中的羊皮卷。現在,在工作生活中,面臨抉擇和迷茫時,我會翻開論語,汲取孔子的智慧,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在夫子的智慧中找到答案。「半本論語治天下」,想必說的就是論語給趙普的啟發吧。

論語中並沒有那些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的封建糟粕,全文都是極有德行的名師跟才華橫溢的學生分享和交流各種各樣的人生準則和心得感悟,是千百年來文人風骨的源頭。無論諸葛丞相、魏徵、岳飛、文天祥,還是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周總理,無不如此。

2008年,忽然在論語中看到一句:「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不僅心嚮往之,十年來勤而行之,揣摩至今已經十年,也算是略有心得。如果大家理解不了什麼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可以看看這張照片:

當仁不讓的歷史機遇期

我們這一代(80/90)的彎道超車機會窗口,正在此時,正在此刻,正在此地。如果錯過未來二十年這樣一個國勢上升、知識創新、歐美撕裂的歷史機遇期,將是終生遺憾。生逢其時,當仁不讓

從世界看,「世界之亂」和「中國之治」形成鮮明對比,全球的目光正在東移,中國的風景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憧憬

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常面臨許多重要轉折,美國學者拉茲洛稱之為「社會歷史分叉期」。如果以道路為喻,這樣的時期正是「路口」。面對路口,只有兩種命運:發展,或者衰落

中國現在的機會,正好比1404年大軍先後征服波斯、印度、奧斯曼帝國的瘸狼帖木爾帶著他的20萬軍隊準備進攻中國,並已經向永樂大帝下了戰書——這位百戰百勝的無敵征服者卻在1405年死在進攻中國的路上。後來,就有了1405年輝煌的鄭和下西洋與1408年完成的永樂大典。

終永樂一朝,五逐漠北、三犁虜廷;東向經略東北之北,西向設立哈密之衛;吞併安南、四夷望風歸順;六下西洋,萬國齊朝聖主;疏通運河,編纂永樂大典;大明可稱第一強國。

六百年後,我等幸而生逢盛世,能夠親身參與到一場歷史性的變革中去,能夠看著中國在技術革命和迭代創新的加速下恢復漢唐榮光,洗雪百年積弱,締造偉大歷史

此時正是勵精圖治、砥礪前行之時!衰落的台灣搞出了太陽花學運,衰落的香港搞出了拒絕融入、拒絕普通話;而我們,和他們不一樣。《論語》,足矣作為人生準則,指引我們發展的方向。

建功立業,正在此時!

做點什麼

分享泰戈爾在清華演講中最觸動我的一段:

因此我竭我的至誠懇求你們不要錯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記你們的天職,千成不要理會那惡俗的力量的引誘,誕妄的巨體的叫喚,擁積的時尚與無意識,無目的的營利的誘惑。

—— 泰戈爾 1924 清華園

在先輩的感召下,我也希望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聯繫實踐經驗,分享我讀論語的心得;多影響一個人踐行仁、義二字,我的努力也是有意義的。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說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魯迅。

我是被感召的一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任易 的精彩文章:

TAG:任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