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里江山圖》中的建築,你看出了多少江南痕迹?

《千里江山圖》中的建築,你看出了多少江南痕迹?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江南白粉牆建築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建築樣式最為豐富,主要是瓦房,草房較少,顯現出這一帶的富庶程度。傅熹年先生曾經就圖中各類建築的類型、構造和用途進行了周詳精到的研究,確定其具備江南或江浙特色,除影壁為夯土牆之外,「房屋牆都是白粉牆,柱子露明,可見是很薄的編竹或葦抹泥的牆,與現在江浙傳統住宅的做法同」。畫中還有一些黃泥牆建築,有學者懷疑為「干打壘牆」。所謂「干打壘牆」,即用生黏土固定在夾板裡層層夯實,黏土裡面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短草桿、小碎石等,起加固作用。這種牆只要不被洪水浸泡,堅固耐用,今閩浙贛湘黔川等地的農村依舊可以見到這種傳承千年的土牆房。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農舍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酒肆

畫中的建築主要是寺觀、書院、酒店、水磨坊等,還有漁家和農家的村舍。通過屢屢出現的干闌式和吊腳式建築樣式和各類木製橋樑等,可以判定畫中所繪不是海邊的景物,海邊建築必須以石材為主,以便於抗擊颱風。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磨坊


三層石塔,留閩東南遺痕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建築來自若干個不同的地域,我們可以從中尋找到一處最具地域特性的建築。在一座寺院的一側,畫家繪有一座低矮的佛塔,為方形三層石構,雖十分簡易,但具有一定的標誌性。在仙游菜溪岩,有一些與此同類的四方佛塔,如一座建於唐代高一點五米的方形舍利塔。也有說這是道士們的煉丹爐,亦可備一說,那後面的建築就會是寺廟了。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寺院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方形佛塔

匡神廟和通隱橋,存廬山遺迹

在《千里江山圖》卷中段的山下,有一處用竹籬笆圍起來的瓦房院落,結構對稱規整,前後兩進。前殿為住家,後部中間陡然建起一個高大的穹形草廬,草廬里疑是掛著立軸。這個特殊的簡易建築高聳在院落中最重要的地方,必定是一個朝覲之地,從形制上看,不會是佛儒道中的任何一家。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匡神廟

周武王時代,匡裕(一作俗)兄弟七人一同結廬于山,進行修鍊,後來都得道升仙,只剩下一個空空的草廬,後人稱匡裕隱居的這座山為廬山,亦作匡山,匡裕後來得到漢武帝的封賜,奉為守護廬山的山神。據北宋詩人陳舜俞《廬山記》云:「通隱橋之西一里有匡君廟。《尋陽記》云:昔漢武帝南巡祠名山,問廬君何神也?博士對曰:昔匡俗得道於此。乃賜號大明公。」畫中疑是匡君廟之所在的不遠處果真有座木橋,會不會就是陳舜俞所說的「通隱橋」?陳舜俞是熙寧五年(一〇七二年)游廬山的,文中所說的實景下距王希孟畫此圖僅僅四十年。

《千里江山圖》卷中疑是匡神廟附近的通隱橋

畫中的穹廬不可能是匡氏的遺物,應是後人祭奠他的一種形式,這個局部恰恰可以說明該圖所繪之景具有當時廬山地標性建築的一些特性,特別是疑為匡君廟的穹廬以及與它相配套的通隱橋,這是具有特殊的唯一的地標性建築。在畫中還有一處疑似匡君廟的地方,只是在這個祭祀多神的宗教場所,匡神位居其後了。祭拜匡君廟的風習至少延續到清末。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道觀


書院多多,少年回憶

北宋興書院、重讀書,州縣均要求設立教育蒙童的小學機構,再年長則可入書院學習。《千里江山圖》卷中屢經歷漸漸滋養了畫家的綜合修養和感悟能力,才讓宋徽宗「知其性可教」。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書院


長橋卧波,通衢壓浪

《千里江山圖》卷中有各種各樣的橋樑,都是木質結構,是江南水鄉建橋的用料特性,如長橋、亭橋、板橋、平橋、草橋、拱橋、人字橋等,均以木構為主。在眾多的橋樑中,具有唯一性和地標性的橋樑建築是北宋長橋,橋的正中還建造了一個十字廊,以避風雨,上下兩層,廊內有路人休憩。傅熹年先生認為十字形建築是唐宋時期流行的樣式(畫中出現多處),橋下還有大船停泊。傅熹年先生認為,該長橋的原型極可能取自於吳江(今屬江蘇蘇州吳江區)的長橋(一稱利往橋、垂虹橋),橋中間的亭子即垂虹亭。該橋位於吳江縣城東門外,始建於北宋慶曆八年(一〇四八年),原為木橋,元代改為石橋。元代時總長約二百三十多米,合乎畫中的長度比例。該橋連接了吳江東門和古松江,極大地方便了兩地百姓的往來。據傅熹年先生研究:「此橋在當時極負盛名,很多大文學家如蘇舜欽、王安石都歌詠過它,在大書家米芾的真跡如《蜀素帖》、《頭陀寺碑跋尾》中都提到過它。」蘇軾最激動的詞句是「大亭壓浪」,米芾《吳江垂虹亭作》里最動情的是「垂虹秋色滿東南」。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長橋


人物攢動,小隱悠然

畫中人物活動大多圍繞著文人隱居和出行、捕魚展開。文人們在雨後觀瀑、橋上臨流、對坐話古,獨坐幽居,頗有詩意。很顯然,畫家十分仰慕這種悠閑的田園生活,這裡是歷代文人隱居的佳地,據考,陶淵明曾「所居游地則廬陽麓」。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漁村

在江南河湖港汊地區,舟船為出行的主要工具,畫中除了個別使用毛驢之外,沒有車輛和馬匹,此乃「南船北馬」之習。畫中多處出現曲折的木樁棧道,十分艱險,是畫家有過遠途跋涉的印記。

《千里江山圖》卷中抵岸的渡船

圖中還有三處在船上挖河泥的情景,這不會是北方和海邊的生產勞動景象,這是江南河網地區的積肥方式。船工們大多用篙撐船,特別是一船兩篙夫在快抵岸時配合得十分默契,還有小渡船向大客船轉送乘客的情景,這些細節都說明了畫家非常熟悉水網地區人們的出行方式。

《千里江山圖》卷中捕魚和挖河泥的人們

原文作者:《卷的實景與詩意》-餘輝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7年11月刊 總第274期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古陶瓷鑒定研究——如何通過紋飾鑒定古陶瓷(五)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