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茶可以久存,為什麼岩茶不行!

白茶可以久存,為什麼岩茶不行!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岩茶課堂

丨作者:李麻花

《1》

提起老茶,列位看官會想到什麼呢?

白茶?普洱茶?

想來,極少會有茶友第一時間聯想到岩茶。

近來,有位茶友和李麻花分享,說自己喝了幾泡不同年份的大紅袍,感受太深刻,甚至有些「毀三觀」。

李麻花疑惑:喝幾泡陳年大紅袍,連三觀都毀了?

「又苦又澀又麻,還有一股濃烈的火味,一點也沒有大紅袍的花果香,這難道不是毀三觀嗎?」,茶友說出了緣由。

通常茶農賣岩茶,多是當年或者隔年清倉,極少願意囤積岩茶。

當然也有極少數人想觀察陳年岩茶的特性,故而將小部分岩茶一年又一年陳下來。但那是極少的。

「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可見,隔年陳,是岩茶先民們的普遍習慣。而時至今日,由於有銷售和庫存上的壓力,岩茶茶農們是十分願意當年就清掉岩茶的。

茶友問,白茶是越陳越好,有著「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的魅力,而岩茶卻為什麼不是越陳越香呢?

要解開這個困惑,這還要從岩茶的焙火工藝說起。

《2》

傳統的武夷岩茶的火功,分為三種,依次為輕火、中火、高火。

近年來,善變和善於創新的武夷山茶農,在原有火功的基礎上,發明了介於中火和高火之間的火功,茶農們稱之為中足火。

另外,為了打開、迎合、佔領夢寐以求卻尚未企及的北方市場,武夷山茶農還研發出了中輕火茶。

有了中足火和中輕火的加盟,武夷岩茶的火功,變成了五種。

這五種火功,每一種火功都有它獨特的手法和工藝,像是五種魔法,能把武夷岩茶變化出各種各樣的香氣和湯水來,可以說,武夷岩茶的迷人,盡在火功之「魅力」。

《3》

細數岩茶五種火功之輕火

輕火:指相對較低的溫度焙火。因為溫度比中火和高火來的低,對於岩茶來說,火力比較輕,所以俗稱輕火茶。

輕火茶的特徵是:葉底三紅七綠特徵明顯,沖泡時香氣高揚,多以清新的花香為主,茶湯顏色金黃、透亮。湯感較清淡,適合剛接觸岩茶的茶友。

在武夷山,有哪些岩茶適合用輕火工藝製作呢?(備註:以常見的岩茶品種為例

1、黃觀音

製作成輕火茶的黃觀音,多用的是外山料(非武夷山茶青,多指的是產自建陽、建甌的茶)。

這些外山產的黃觀音,內質不豐富,湯感清薄。為保留外山黃觀音的僅有的唯一的特點——香氣,製作時火功不能太高,若是低沸點的物質都消失了,這黃觀音喝著只有苦澀感了。

2、黃玫瑰

輕火茶不耐存放,所以用於製作成輕火茶的黃玫瑰,大部分使用的也是建甌、建陽產的茶青。正岩的黃玫瑰茶青,捨不得做成這樣輕的火。

3、黃旦

黃旦,是高香茶的代表品種之一。也多是用外山茶製作。

4、金牡丹

製作成輕火茶的金牡丹,多是一些外山茶青,因特點本身少得可憐,只能通過低焙火來保留花香。

5、水仙

水仙茶,內質豐富,若是製作成輕火茶,未免太可惜。

我們市面上接觸到的輕火水仙,多是用外山茶青製作而成,湯水較薄,多為蘭花香。

要是用正岩水仙製作成輕火,未免太浪費。

6、肉桂

肉桂,極少製作成輕火茶。若是把正岩肉桂製作成輕火,極容易返青,未免太浪費!天心村茶農自然捨不得把肉桂做成輕火的。

7、大紅袍

正岩大紅袍,品質極好,若是用輕火製作,暴殄天物。

除非是半岩拼配的大紅袍或者是外山的大紅袍,才會為保留大紅袍的香氣而製作成輕火茶。

《4》

細數岩茶五種火功之中輕火

中輕火:焙火溫度比輕火茶高一些,但溫度比中火茶低,俗稱中輕火。

中輕火茶的特徵是:葉底三紅七綠特徵較明顯,沖泡時花香高揚,多以馥郁的花香為主,湯色赤金、透亮。湯感微帶醇厚感,適合初入門的茶友。

能用中輕火製作的岩茶,品質也不在少數。(備註:以常見的岩茶品種為例)

1、黃觀音

製作成中輕火的黃觀音,多用外山料製作而成,火功高了之後,花香會變得收斂些。

2、黃玫瑰

中輕火的黃玫瑰,基本上也以為外山料為主,可惜外山茶內容物較少,往往是瑜不掩瑕,即便有玫瑰花香,也無法讓我們忽略外山黃玫瑰的苦澀感。

3、黃旦

火功稍高些的黃旦,花香依舊是主旋律,經過較高的焙火,茶湯會更加醇厚些。

4、水仙

水仙茶製作成中輕火,依舊太浪費水仙豐富的內質,若是為保留水仙香氣而放棄茶湯的醇厚感,天心村茶農肯定不答應(當然也不排除部分天心村茶農去試驗,記住了,是部分。)。

5、金牡丹

金牡丹茶製作成中輕火之後,香氣還是以梔子花香,只是湯感會更加濃醇些。

6、肉桂

同樣,製作成中輕火的肉桂,太浪費!尤其是在正岩那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斤肉桂都能賣出不低的價格,若是沒有焙火沒有到位,最後返青了,豈不是可惜?

是以,中輕火的焙火,配不上正岩肉桂的尊貴身份。

7、大紅袍

拼配大紅袍比較常用低火功烘焙,主要是為了保留不同品種的香氣,以維繫整體的香型。

《5》

細數岩茶五種火功之中火

中火:焙火溫度比中輕火更高,焙火更長,對岩茶來說,火力更高,俗稱中火。

中火茶的特徵是:葉底隱約可見三紅七綠,沖泡後香氣濃郁,多為花果香。滋味醇厚、岩韻顯,耐泡。茶湯顏色深,多為橙紅色,適合有一定喝茶年齡的茶友。

在武夷山眾多岩茶品種中,哪些茶會製作成中火呢?(備註:以常見的岩茶品種為例)

1、黃觀音

外山的黃觀音就不太適合製作成中火茶,內質不夠豐富,一經較高溫度的烘焙,香氣消失,苦澀味明顯,太容易暴露缺點。

製作成中火的黃觀音,需要一定的內質,至少要用半岩的茶青,如小竹林的黃觀音,較為豐富的內質還是經得起較高的焙火。

然,把黃觀音製作成中火,需要嫻熟的制茶工藝。若是沒有把控好工藝,容易讓黃觀音變得又苦又澀。

2、黃玫瑰

製作成中火茶的黃玫瑰,多用正岩山場(非核心產區)的茶青,比如蓮花峰。這些山場,雖不在正岩的核心地帶,但品質也絕對有保證,算的上是黃玫瑰一族中的「扛把子」。

中火黃玫瑰,玫瑰花香更為沉鬱,茶湯醇厚,清甜感強。

3、黃旦

製作成火功較高的黃旦,對內質有著嚴格的要求。通常製作成中火茶的黃旦,多用正岩山場(非核心產區)的茶青,如水簾洞山場產的黃旦,就適合製作成中火的茶。

中火的水簾洞換單,湯甜水稠,花香芬芳馥郁,層次變化多,好像一位百變女郎,隨時隨刻都能給你驚喜。

若是用外山黃旦製作成中火茶,容易出現苦澀味,香氣薄弱,容易成為一款沒有特點的茶。

4、水仙

水仙茶製作成中火茶,香氣和茶湯醇厚度都能處於一個比較完美的狀態,蘭花香悠長,茶湯醇厚感強烈,喝著十分舒心爽口。

若是正岩的水仙(普通水仙),製作成中火茶後,湯感醇厚,蘭花香悠揚,輕啜一口茶湯,感覺整個舌面都被花香充斥著,舒心怡然。

5、金牡丹

金牡丹為高香品種,要是把火焙高,香氣容易消失,茶湯易苦澀,通常比較少焙成中火茶。

6、肉桂

製作成中火茶的肉桂,品種香特點明顯,根據發酵程度的不同,還可能會帶有花香,十分難得的感受。

7、大紅袍

製作成中火茶的大紅袍,也多是用正岩偏一些山場的茶青。中火烘焙,茶湯醇厚感飽滿,花果香顯。

《6》

細數岩茶五種火功之中足火

中足火:焙火溫度較高,溫度較高火茶低,比中火茶溫度高,俗稱中足火。

中足火茶的特徵是:干茶葉脈突出俗稱「露白骨」。沖泡後,茶香氣多表現為果香。滋味濃郁、醇厚,耐泡。沖泡後葉底舒展後可見蛤蟆背。適合有一定喝茶年齡的茶友,特別是某些岩茶發燒友。

武夷山有哪些品種適合製作成中足火岩茶?(備註:以常見的岩茶品種為例)

1、黃觀音

中足火的黃觀音,對內含物質有著極高的要求,同時對制茶技藝有著很高的要求。只有製作工藝到位,才能駕馭得了黃觀音,否則稍不注意,香氣全無,茶湯苦澀難喝。

若是制茶師傅技術了得,還有可能製作出果香的黃觀音來。芒果香、李干香、檸檬香等,足以驚艷我們的嗅覺。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種黃觀音,茶湯十分醇厚,完全顛覆我們對黃觀音的已有認知!

2、黃玫瑰

黃玫瑰不太適合製作成中足火,那稀有的玫瑰花香容易消失,茶湯較為濃烈。若是沒有了玫瑰花香,黃玫瑰黯然失色,倒不如喝花香充足的黃旦。

3、黃旦

火功加深後,對黃旦而言又是一種新的挑戰。若內質不足,難以扛得起中足火的高溫考驗,最後也只能落得個香消玉殞的結局。

也只有像水簾洞這樣的正岩山場,才能夠孕育出黃旦豐富的內質,在中足火的烘焙下,茶湯醇厚,花香的變化,讓人應接不暇,每一衝,都是不同風格的花香。

4、水仙

製作成中足火的水仙,不在少數。牛欄坑、慧苑坑、水簾洞,每一個正岩山場產的水仙,都值得我們細心呵護。

在中足火的火功之下,水仙茶湯醇厚無比,喝到嘴裡感覺給舌頭做了一次SPA。沐浴在稠滑、柔和的茶湯里,幸福無比。

5、金牡丹

金牡丹,不適合製作成中足火茶,茶香呆板,絲毫沒有靈動感,茶湯還容易變得苦澀。

6、肉桂

製作成中足火的肉桂較為常見,這個火功之下,肉桂比較容易出現果香,如水蜜桃香。在中足火之下,天心岩、牛欄坑、馬頭岩等山場產的茶,總能讓我們眼前一新,為之動容,忍不住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

7、大紅袍

經過中足火的烘焙,大紅袍茶湯醇厚,花果香明顯,還很耐泡,能夠較大程度讓大紅袍發揮實力。

《7》

細數岩茶五種火功之高火

高火:焙火溫度比足火茶還高,對於岩茶來說,溫度高,茶農俗稱高火。

高火茶的特點是:葉底三紅七綠不可見。干茶顏色呈深褐色,沖泡後,香氣多為焦糖香,無明顯花果香。茶味濃釅,耐泡,茶湯多為胭脂色。一般茶友難以接受高火茶的口感,部分岩茶老茶鬼喜歡這個口感。

在武夷岩茶,又有哪些品種能經得起高火的考驗呢?(備註:以常見的岩茶品種為例)

1、黃觀音

不論是哪個山場的黃觀音,都不適合製作成高火茶。黃觀音先天內質較少,經不起高溫烘焙。

2、黃玫瑰

同黃觀音一般。

3、黃旦

同黃觀音一般。

4、金牡丹

同黃觀音一般。

5、水仙

水仙茶製作成高火茶,雖說湯感醇厚無比,但香氣太孱弱,幾乎感受不到,聞著都是木質香,香氣未免太呆板,喝著十分枯燥。

6、肉桂

把肉桂製作成高火茶,實在太挑戰制茶師的制茶水平,一個不小心,肉桂全都毀了,是以,我們喝到的肉桂,很少是用高火做的。

除非是賣不出去,囤積在手上,為防止肉桂變質,每年不斷地焙火,不斷地焙火,最後變成了高火茶。

7、大紅袍

與肉桂同理。

開篇茶友所說的陳年大紅袍,其實就是每年反覆焙火形成的結果,要是當年就能賣完,誰還捨得做成高火茶呢?

《8》

寫到這裡,李麻花的手已經酸了,比舉著畫筆作畫還難!

還想再和茶友們分享點什麼,可文章內容已經足夠豐富,若是再寫下去,怕是明天不能碼字了!

村姑陳說,看在你碼字這麼辛苦的份上,給你泡牛欄坑水仙吧!

yeah~開心!

怕茶友們看不明白,李麻花做了一張手繪圖!助茶友們看的更清楚些。

圖片在文末,茶友們請自取。

(如有茶友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