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朋友不堪「利是」壓力,春節選擇出門旅遊不回家

朋友不堪「利是」壓力,春節選擇出門旅遊不回家

朋友春節想拉我一塊兒去美娜多,她說那邊可以沐浴春光,還可以潛水摸海龜,…

我心裡估摸著,因為工作原因,三十多年來只有兩次沒有回家過春節。在兩廣地區,特別是廣西農村,春節回家是正兒八經的事情,因為「灶神要點名,家族人都得齊」。我沒有回家那兩次春節,小妹說爸媽不知道有多難過,爸爸年夜飯沒有吃多少就坐在一旁發獃了,媽媽做飯的時候想到我春節不回家,一個人在廚房哭,…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春節回家是世代傳下來的習俗,也是我們骨子裡關於家最深的情感。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多青年人都怕回家過年了。因為隔壁鄰居的小孩長高了,同學的娃都倆兒了,兄弟姐妹堂兄堂弟表哥表弟都結婚了,他們的孩子都會說話了,…春節回家,三姑六婆開始逼婚了;不僅如此,人情利是也是一筆大開銷。對於上班族而言,「過年回家歡、錢包騰個空」。在兩廣地區,每逢春節,看到別人家的小孩,不管親不親,都會快快樂樂地封上一個大利是(嶺南地區對「紅包」的稱呼),然後小孩回句大吉利話:「恭喜發財,好運年年來!」

這些互相拜年的話用粵語、客家方言說出來,特別上口、特別順耳,發利是的人也越發越帶勁兒。

這種逢人必有利是,長輩見晚輩必有利是的習俗,著實讓上班族吃不消。給少了,自己面子過不去;給多了,自己錢包過不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多半會選擇保住面子,畢竟「錢可以再掙!」。不僅如此,同齡人、同學聚會,難免不了人情債,朋友之間輪流請客,一個比一個闊綽、奢侈,…這種習俗雖然增添了春節的喜慶和熱鬧,但真的好嗎?

去年春節,我中學同學花了3萬多,在他那個城市可以買半平米的房子;我花了一千多,可以夠我坐一兩趟飛機。同學說,錢可以再掙,面子卻不能缺、人情債更不能欠。我是小農思想,硬是頂了回去:我給少了不照樣過?大家照面不一樣親切?相比同學,前文朋友的父親去年春節發出了19萬利是(她家境還算富裕,花這些錢都可以有一趟很好的旅遊了),可有些家庭一年都掙不到19萬,他們的小孩過年收到的利是不過百十元。我曾聽家裡的親戚說,他家的孩子開學與其他學生打架了,只因人家春節收的利是比自己的多。

在此,我們不得不考量一個問題:春節利是越多越好?

我想,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面子,在家鄉不能失了面子,不然就抬不起頭、很難做人;其次,人情債不能欠,欠多了人緣就散了。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我記得小時候,小叔是最有錢的,每每逢年過節他都會大紅包大利是,家鄉人最開心的莫過於看到他來拜年;只是後來小叔家道中落,變賣了房產、丟了公司,不少親戚翻臉不識親,甚至假裝不認識他,家裡也只有我們幾個至親的家人惦念著他。我在此並不是擺出道道來理論,只是想說明一個現象,任何試圖用金錢大紅包維持的友誼、親情,都是假面子,都是紙上談情、酒肉之誼。真正有面子的,是做好自己,攢足品行,用家人的話說,「你強大了,不怕沒有面子!」至於人情債,不如把朋友請到家裡來做客,遠比在外面吃吃喝喝好。

不僅如此,春節封利是,於自己是一筆開銷,於小孩而言,也培養了攀比心理。

攀比是童年必有的過程,但喜歡攀比的小孩,未必是我們想要的理想狀態。不同家境、不同圈層的家庭,逢年過節利是必然是不一樣的,這也導致了小孩在同齡同學之間造成攀比現象,甚至引發更多的問題,比如自卑、仇富、孤僻等。我們大人一份人情利是,最後卻有可能影響一個小孩今後的路。與其用心封利是、還人情債;不如多一點簡單的親情走動,多一些關心那些真正需要關心的人。

其實,封「利是」是一門學問。封多了,顯得財大氣粗,不算好口碑;封少了,顯得吝嗇難堪,也不算好口碑。封利是之人,應該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到位就好(建議幾年內固定額,不因工作、生意好壞而上下調整)。既要做到自己不攀比封利是多與少,也要做到讓孩子不要攀比利是收多或收少,這樣才回歸我們真正的春節傳統,通過利是把美好祝願寄託給親戚、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蠻的卡農先生 的精彩文章:

女生在大香格里拉1年,用手機拍下了攝影師想拍的照片

TAG:野蠻的卡農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