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玩家說說,關於和田玉的那些事
很多時候新手與老玩家的區別也許就在一念之間。
隨著玩玉時間閱歷的增多,對和田玉的看法也會有所改變,一些一開始的想法,到後來想想可能會感覺很荒謬,那麼作為一個老玩家來說,玩玉更注重什麼,如何玩玉呢?
於買玉的理念和心態:
買玉必須料子要對,如果買玉料子都不對的話一切都免談一切也都沒有意義了。如果是籽料必須天然的皮殼、絕無人工成分的皮色,籽料和非籽料價格和價值都差距還是很大的;
買玉貴在精,寧缺毋濫。剛開始玩玉的時候貪圖便宜或者一時衝動買回家一堆東西,一段時間隨著審美的提高越看越不入眼!玉絕對不看量,而只看質;
市場上面幾年前就沒有撿漏的可能了,如今就更不會有;所以不要抱有僥倖的心態去買玉,便宜的東西一定不對,而貴的也未必就是對的,要自己去辨別。
老玩家都把玉質老熟放在第一,堅持油潤為本,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些,但是真正看料子又總是把白無形的放在第一,都希望玉比白紙還白。而事實是高白的料子大多松的不能看,價格也高。
對於結構,並不是說一定要「沒結構」,沒結構的料子青海居多,籽料雖有,但並不多,有時出現在一些小籽里,有些沒結構的小籽會顯得水嫩,缺乏脂粉和油性。大料子幾乎都是「毛氈」結構的,只要結構交織緻密,所表現出好的油性,脂粉,老熟度,就是好料子,一味追求所謂的無結構很容易走入誤區。
再說說皮色,皮色寧可沒有也不要染色。皮色貴在精而不在多,有些皮色雜亂無章,雕工不好利用,玩料子也不美觀。
帶沁的和田玉,首先要注意它的密度,以免買到以水石、卡瓦石冒充的和田玉;此外,帶沁的和田玉大多有些松,所以對於沁色玉,不必強求其能達到高端白籽的細膩度,但要盡量挑老熟些的料子。
不要過度追求「名家」的產品,還是要回歸到看工,看料;很多玉友對玉並不是很懂,不知道你想過沒有,很多名家要養活一堆做活兒的雕工師傅啊,工作室的運營成本是很高的,你可知,一個店面隨便一年就是幾十萬的租金,你可知,一些大師家的主要的雕工師傅月薪都很高很高,有些好幾萬一個月,大多數手上的都是流水線一樣的商品化的東西,就算是邊角料名家的工費都要上千。
玩玉就是圖個樂趣,老手玩玉是極為單純的喜好,當然,這個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很大。以前和田玉價格普遍不高,所以很多老手購買和田玉時根本沒有值幾個錢這種意識,也從沒想過玩一陣蒙個外行賣個高價。
而很多剛接觸和田玉的玉友都喜歡問一個問題:「您能不能看看我這東西值多少錢」?這個問題其實很太好回答。和田玉本來就沒有統一的標準,所謂「黃金有價,玉無價」,全憑個人喜歡。如果單純想發財,就很容易誤入歧途上當受騙。
每一個老玩家,都是吃藥走過來的,所以前期不要買太貴的東西,多學習慢慢了解再說;
虛心學習一點點的進步,我想每個玉友一定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美玉。


TAG:蘇工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