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資治通鑒》1689——政治方向的錯誤才是真正的大錯誤

讀《資治通鑒》1689——政治方向的錯誤才是真正的大錯誤

義熙九年,公元413年

太尉裕自江陵東還,駱驛遣輜重兼行而下,前刻至日,每淹留不進。諸葛長民與公卿頻日奉候於新亭,輒差其期。乙丑晦,裕輕舟徑進,潛入東府。三月,丙寅朔旦,長民聞之,驚趨至門。裕伏壯土丁旿於幔中,引長民卻人閑語,凡平生所不盡者皆及之,長民甚悅。丁旿自幔後出,於座拉殺之,輿屍付廷尉。收其弟黎民,黎民素驍勇,格鬥而死。並殺其季弟大司馬參軍幼民、從弟寧朔將軍秀之。

庚午,秦王興遣使至魏修好。

太尉裕上表曰:「大司馬溫以『民無定本,傷治為深",《庚戌》土斷以一其業。於是財阜國豐,實由於此。自茲迄今,漸用頹馳;請申前制。」於是依界土斷,唯徐、兗、青三州居晉陵者,不在斷例;諸流寓郡縣多所並省。

柏楊白話版:413年(晉·義熙九年)

晉帝國(首都建康【江蘇省南京市】)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太尉)劉裕自江陵(湖北省江陵縣)東下返京(首都建康),先行把輜重用加倍速度陸續運送,可是,跟首都建康預定的到達日期卻屢次延誤,不能準時,以致諸葛長民跟三公、部長級官員每天到新亭(建康城西南)迎接,都因為陰錯陽差的緣故,每天都迎接不到。

二月三十日,入夜,劉裕乘快速小艇抵達東府(建康城南國務院所在)。

三月一日,早晨,諸葛長民才得到消息,大吃一驚,急往晉見。劉裕命力士丁旿埋伏停當,然後接待諸葛長民入座,摒除左右,只留下劉裕跟諸葛長民二人,閑話家常,凡是過去所沒有談到的話,都一一談到,至為親密友好,諸葛長民認為誤會已經消除,大為歡欣。而丁旿卻從背後帷帳中躥出,在座位上抓住諸葛長民,擊斷他的肋骨,在號叫中慘死。劉裕命把諸葛長民的屍體抬到司法部(廷尉),審判定罪。逮捕他的老弟諸葛黎民,諸葛黎民雄健驍勇,揮刀格鬥抵抗,戰死。劉裕又殺他的幼弟、最高指揮部軍事參議官(大司馬參軍)諸葛幼民、堂弟寧朔將軍諸葛秀之。

三月五日,後秦帝國(首都長安【陝西省西安市】)天王(二任文桓帝)姚興(本年四十八歲)派使節到北魏帝國和解。

晉帝國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太尉)劉裕上疏皇帝(十六任安帝)司馬德宗(本年三十二歲),說:「從前,最高指揮官(大司馬)桓溫,因『人民的住所不能固定,對社會安定有大的傷害。』所以曾經頒布《庚戌詔書》(參考三六四年三月),重新整理戶籍,流亡在江南(長江以南)的北方僑民,一律以現在所住的住所作為新的籍貫。後來民間寬裕,國家富有,原因在此。可是從那個時候起,實行到今天,法令逐漸鬆弛,請重新強調前令。」

於是,依居民現住的住所作為標準,再定籍貫。但徐州、兗州、青州居住晉陵郡(京口·江蘇省鎮江市)的人,不在此限(徐、青、兗三州州政府,經常設在晉陵郡【京口】,如果居民全改籍貫,三州州政府便懸空),各僑郡僑縣,很多合併或撤銷。

讀書筆記:「驕縱貪侈」不是劉裕殺諸葛長民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他已生「異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海讀資治通鑒 的精彩文章:

讀《資治通鑒》1683——善於把握時機是成功的關鍵

TAG:林海讀資治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