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座書院,一代文豪,一粒詩和遠方的種子

一座書院,一代文豪,一粒詩和遠方的種子

海南島上的滂沱大雨傾盆而下,雲水氤氳之中,東坡書院靜佇其間。400多年前,儋州知州陳榮選在此栽種滑桃樹。在這棵400多年古樹的掩映之下,拾級而上青石階,走入這傳道授業解惑之所,彷彿也走入了蘇文忠公最後的「海外」人生。

俯瞰東坡書院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紹聖四年(1097年),62歲的蘇軾被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安置。當年4月,已是風燭殘年的蘇軾,帶著自己最小的兒子蘇過自今廣東惠州出發,長途跋涉抵達儋州。

初到海南的蘇軾起初租住在當地官屋中,後因被人舉報而被迫「偃息於桄榔林中」。在當地百姓的支持下,蘇軾有了簡陋的居所,稱為「桄榔庵」,距離今天的東坡書院不遠。雖是貶官,但絲豪沒有影響瓊州當地文人雅士對一代文豪的欽佩與尊崇。

元符元年(1098年),蘇東坡和軍使張中同訪本地秀才黎子云,眾人提議在黎子云處建一講堂,方便東坡講學會友,開化地方。東坡欣然應許,並取《漢書·揚雄傳》中「載酒問字」的典故,名其屋曰載酒堂。從此,載酒堂便成為蘇東坡以文會友、傳播文化的地方,也是今日東坡書院的核心意義所在。

載酒堂

走進東坡書院,跨過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載酒亭」。「高人庭院故依然,何時載酒尋詩,重約田家立屐」「學士文章今見否?此地標奇攬勝,請看大海風濤」,這副由清探花雷瓊兵備道蜀東江國霖撰寫的楹聯懸掛在載酒堂兩側。其內容正描繪了胸襟曠達的蘇東坡在此與黎漢百姓同樂、教書育人造化一方的場景。

歷史上,文人墨客對東坡書院的敬重,讓這裡得以延續保留,也為其留下了諸多珍貴墨寶。殷紅色的匾額之上,「載酒堂」三字力道十足。嘉慶年間,附近水井村人士張績考中舉人,載酒堂匾額、書院頭門上的「東坡書院」以及祠堂中的「一代傳人」均出自他手。穿過載酒堂,第三進院子便是東坡祠。

石碑

祠堂門口,有兩塊從「桄榔庵」移來的石碑。得益於當地百姓的保護,兩塊石碑中較大的一塊至今清晰可見。大塊碑文講述了蘇東坡被貶儋州的經歷。小塊石碑則記錄了清朝年間,政府是如何劃撥田地給書院,並許其放租收益用以維護書院的事情。站在祠堂之中,書寫東坡詩詞的書法作品擺放兩側。

綿延千年,昌化黎漢。蘇東坡在此教化百姓,為當地培養了不少傑出人才。宋代文學家姜唐佐就曾師從蘇東坡,蘇東坡「甚重其才」,讚揚他的文章「文氣雄偉磊落,倏忽變化」,言行「氣和而言遒,有中州人士之風」。

清代儋州知州羅棟材留匾「海外奇蹤」,取自蘇東坡的「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書院寄託著人們對一代文豪的敬意和對學問的尊崇,它所蘊含的人文理念與精神化為無形,浸潤一方水土。如今,東坡書院這座富有歷史人文氣息的景點,也成為海南儋州一處重要的文化場所。圍繞蘇東坡展開的研討會、文化節等活動,在紀念蘇東坡的同時也在傳承、展示著儋州的地方文化,推動本地文化事業發展。

東坡雕像

今天的東坡書院佔地25000多平方米,一側的花園盡顯淡雅悠然,頭戴斗笠、腳踩木屐的東坡雕像矗立中間,悠悠綠野間,一生家國凝聚而成的大家風範彌散開來,垂範後世…… (海南省紀委 詹君峰 尤夢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的精彩文章:

臘八粥 那份甜蜜的記憶還在么?

TAG: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