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年寒窗毀於一旦:誰在吞噬窮人逆襲的人生?

十年寒窗毀於一旦:誰在吞噬窮人逆襲的人生?

那個從湖北農村走出來的博士自殺了..

是導師壓力還是物質的壓力,他的死因成了一個謎..

難道真的只有去國外,才能真正好好讀博嗎?

在中國做學術怎麼就這麼難?

「來生決不讀博士」

這個從湖北農村出來的博士自殺了。

2017年12月25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楊寶德選擇不再相信未來,獨自離開學校,沒有留下任何錶露輕生的跡象,在搜索了「西安最大的河」「西安最大的湖」後,當天晚上在灞河溺亡。

在楊寶德自殺之前,導師已經答應送他出國留學,他也與遠在北京讀博的女友商定好,兩人都申請公派美國留學一年,回國後就結婚。可究竟是什麼讓楊寶德失掉了生存的信念,這或許永遠成了一個迷。

這個來自湖北農村的小夥子,作為家中唯一一個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三本院校走到碩轉博。研究生兩年時間裡發表了三篇論文,其中包含一篇SCI。

研二時,楊寶德申請了碩轉博。而他的碩士導師沒有博導資格,在碩士導師推薦下,楊寶德博士期間換了導師,成為一位周姓教授的學生。這次換導師,可能也為今天的悲劇埋下了一個炸彈。

「自從轉了導師,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來性格並不開朗的我開始變得沉默抑鬱。我不會拒絕人,老師讓我乾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幹了......對於科研我抓不住重點,總在取捨之間搖擺不定。我喜歡幫助人,基本別人開口了需要幫忙的不需要幫忙的我都幫了,這導致我很大一部分時間在做無用功。得到的是我自己的事一事無成。

這是楊寶德給他碩士導師發的簡訊,可能也是他對外發出的一次求救訊號,或許也是他第一次有了輕生的想法。據楊寶德室友回憶,轉博後,約楊寶德吃飯經常約不上了。

好友常掛在嘴邊的是「得和導師吃飯」。

在導師的飯局上,楊寶德有時必須得喝酒。室友曾見過他晚上醉醺醺地回到宿舍。從媒體獲得的聊天記錄來看,除了擋酒以外,周教授對楊寶德明確提及或暗示的要求還包括:

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帘等。

楊寶德不是第一次輕生,2017年5月的一天,在女友吃過晚飯後,楊寶德去做家教後失聯一夜未歸,在翌日晚間回來是,身上滿是樹枝和石子剮蹭的傷痕。是的,在那一晚,他一個人徒步走到20多公里外的秦嶺山區,幾次嘗試自殺沒有成功。

幾個月後的晚上,他走出校門,從小寨站上了地鐵,於滻灞中心地鐵站A口出來,往大橋的方向走去。而這一次,他沒有再回來。


讀博: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摺磨磨

師生間的「不正常」關係,是無法規避的話題。

導師需要學生幫助參與課題,學生需要導師提供項目與經費和學習指導,這種健康的學術關係似乎並不存在於楊寶德和他的博導身上——為了拿到學位順利畢業,學術以外的事務對他來說往往是家常便飯,私人時間不再有,博導便是天。

其實,光是學術上的壓力就已經使大多數博士生都處於亞健康狀態了。縱觀各所高校,博士在讀期間基本都需要在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而這「一定數量」往往難倒了學生。

要知道許多博導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都尚且不易,更何況是博士生。繁重的學術任務,令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除了學術上的壓力,作為「寒門博士」,楊寶德還承受著經濟上的壓力。獎助學金、課題收入補貼是博士生的收入來源,但跟不上博士期間的開銷。很多博士生都會選擇利用休息時間做一些其他工作賺取外快。這種半工半讀的模式,在本科或碩士期間尚可,而肩負博士繁重的學術壓力後,便讓許多人難以應對。

楊寶德自知來自農村,家庭條件困難,在本科時,他就在宿舍開過小賣部,給人修過電腦,暑假還做過銷售。考上研究生後,同學在食堂碰見他,總是看見他吃3塊5一碗的麵條。

到了讀博期間,他更是聽從了博導的「建議」,去幫導師朋友的小孩補習,被輔導的孩子晚上8點放學,補習兩個小時,楊寶德再騎上40分鐘電動車,回到家往往是半夜。

對於很多博士生來說,在讀期間的困難已經足以壓倒他們,另一方面,對於未來的選擇同樣困難。隨著年齡的增長,30歲拿到博士學位被人說是「死讀書」「讀傻了」,而中途放棄又會被嘲諷「沒能力」。博士生對於未來的擔憂,對於身邊人的看法,讓他們感到身心俱疲。

據多方分析,壓死楊寶德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就是出國無望、畢業困難。這樣抓不住、看不清的未來,對於他來說 ,太殘忍了。


作學術還是做人情

在楊寶德事件下方,我們看到了許多博士的評論,也看到了他們的內心世界。

從前大家只想學習新東西,而現在牽扯到很多利益相關的事情。每天思考的不是怎麼把科學問題解釋漂亮,設計什麼實驗,而是想著第二天應該怎麼應對。」

「一直覺得讀博士並不只是讀書,導師也一直說把博士當成一種工作,而每一份工作都有壓力。沒有自怨自艾、自尋短見,而是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和擺正心態才是博士期間應該磨鍊出的東西。

博士去年畢業,在讀期間抑鬱症確診。工作之後,覺得整個世界都美好了。」

「我導師對我也是這樣的,生活細節什麼的,真的也是這麼關心。只不過區別就是我倆都是女的。但是女導師對男同學關心我覺得也正常吧…」


對不起,我真的活不下去了

抑鬱症、憂鬱症、躁鬱症、自殺的念頭,類似經歷的博士生比比皆是,許多博士、研究生都存在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博士生的自殺率也屢屢被人提及。而很多人不願意直面博士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他們認為這是矯情和過度憂慮。

偏執與執著、自負與自信、脆弱與細膩,這些特質同時存在於一個博士生的頭腦中。博士生需要有一定研究天賦,相對堅忍的品格,當然,還需要相對不錯的家境和相對穩定的情感陪伴。

進入博士生階段,首先面對的是海量文獻,這是過往學習階段從沒有遇見過的,讓人感到「迷茫」和「痛苦」。

博士中期,科研考核是最直接的篩選和淘汰,一些博士生滿懷期待地把文章投出,卻等來一封封退稿信,自信心會一步步被摧毀。

於是開始自我懷疑,這就是心理健康問題的初步潛伏階段。畢業的前一年,生存、就業和情感需求,成了更直接的問題。


只有國外有科研?

我們不能否認,國外的博士和國內的博士得到的認可度有很大的差距。

日後以科研為職業的話,在國外讀博,口語交流水平和寫作水平的鍛煉是國內遠不能及的;另一方面,國外科研水平更高些,能學到的東西更多些,儀器也更先進,很多時候能學到些國內學不到的技術。

此外,需要考慮的雜務以及人際關係更少,能更專註的投入到科研中去。

國內的一些老師比較容易急功近利,而且很多老師把學生當做沒有地位的苦力,以畢業作為要挾學生進行「其他工作」的籌碼。這種情況在國外出現的相對較少。同時,國外博士的待遇也更好,可以讓你不用過於為生活發愁,如果全獎的話還能剩下些錢支援家裡。

小編曾與在國外讀博的朋友聊到這個話題,他們也說了許多在國外讀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做科研是自己的事情,沒人讓你帶孩子,貼發票;不定期的聚在一塊吃飯吐槽自己老闆;聊的問題不是買房買車生娃,而是復活節又去什麼地方玩,發了論文可以去哪裡玩,最近要出去什麼學校交流可以在附近玩;很多獨處的時間,很多思考、讀書、看電影時間,很多刷社交網路的時間,以致於大家吃飯的時候會有話題可聊。

或許,這也正是許多人選擇出國讀博的原因吧,差距也就是這樣出來的。

但我們也並非需要一味追捧去國外讀博,去到國外陌生的語言和社交環境對於學生來說,未嘗不是另一種壓力來源。


讀博or賭博士

在楊寶德事件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到「玻璃心」「不識時務」等字眼,我相信評論這些的人,可能有些沒讀過博士,但一定也有許多博士。沒吃過葡萄的說葡萄酸,人之常情;嘗到美味看著正在吃卻難以下咽的就給予嘲諷,就有些過分了。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在面對著不同問題時有不同的應對。

我們可以看到博士生在讀博期間需要面臨的這麼多問題,可是與其自怨自艾、崩潰絕望,不如正視問題,勇敢放棄或是砥礪前行。

儘管現在社會上的博士很多,但是與人口基數相比,依然是「鳳毛麟角」。

社會上自殺的人每天都有,我們也不應因為楊寶德就將博士自殺的事件放大到應不應該讀博上。客觀的看待問題還是基本準則。讀不讀博,讀博還是「賭博」,不應受到個別事件的影響。

讀博士一種生活方式,或許很奢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但總有人選擇。享受這種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種經歷、一種財富、一種收穫。讀博享有的師資力量和各種資源,是其他人永遠得不到的,「惡劣」的導師畢竟是少數。

博士生活也可以豐富多彩,身處校園,環境和氣氛始終是社會不能比的。散步、打球,與同學朋友聊人生談理想,即便再有利益牽扯,也終歸是在學校。

誰不想一輩子當個學生,一輩子呆在校園?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讀博亦然。

所以,明確自己的目標,讀自己的博,讓別人說去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學家長報 的精彩文章:

父母眼中的「以愛之名」,可能是孩子眼中的暴行!

TAG:留學家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