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水」誤當「白開水」男孩灼傷食管

「白水」誤當「白開水」男孩灼傷食管

本報訊(記者王春嵐通訊員張祖國)看到塑料片上寫著「白水」,8歲男孩小豫(化名)以為是飲用水,就喝了一小口。為此,他付出了慘痛代價:食管被灼傷,面臨食管可能狹窄的後果。

小豫家住河南信陽息縣,是留守兒童。去年12月30日晚,大伯馬先生在家做木工,突然聽見小豫慘叫:「大伯,白水。」這才發現,孩子誤喝了化學製劑,被「辣」得滿臉通紅,張大嘴吐出舌頭,說話很艱難。

大伯帶著小豫往醫院趕,路上,孩子開始嘔吐。在縣醫院經過洗胃、消炎治療,小豫情緒穩定下來,但喉嚨和腹部卻反覆劇烈疼痛,只能靠打營養針維生。為求進一步治療,馬先生將孩子帶來武漢求醫。

武漢兒童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皮名安介紹,「白水」學名過氧化甲乙酮,是酸性高毒化學製劑。小豫食管被化學性灼傷,好在目前體內無感染、胸腔無積液、食管無明顯狹窄。不過,根據以往接診情況,誤服化學腐蝕劑的患兒,極少能恢復到沒有癥狀,大部分都要做球囊擴張術或食管替代術(結腸代食管),治療周期長、耗費大,往往給家庭帶來巨大負擔。

近期,小豫需通過鼻子上胃管,打牛奶、米湯等流體物質來保證營養。今後,小豫需要每隔半月做一次檢查,根據結果來定進一步治療方案。對此,大伯很後悔,不該將化學製劑隨意放置;爺爺則表示,小豫平時懂事得令人心疼,「不管怎樣都要想辦法救他」。

皮名安介紹,誤服化學腐蝕劑的孩子,常有食管、口咽部、喉部、胃或十二指腸部等部位損傷,而食管往往受傷最重,輕則食管狹窄,重則食管穿孔。寒假將至,他提醒家長,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和安全教育,家中的有毒、化學試劑應明確標識危險,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避免誤導孩子服用。

(武漢晨報)

責編:漢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晨報 的精彩文章:

從差點被宰到成為「畢加索」

TAG:武漢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