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的背叛從哪一點開始?愛情是什麼東西4

愛的背叛從哪一點開始?愛情是什麼東西4

-之4-

摘要 :

在愛情生活上的第一項修行,便是時時提醒自己回到愛的純凈初衷,面對一切會導致愛心消失、境界遮蔽的私心雜質,一一省察破除,讓彼此又回到初見面時那一分單純喜悅無私的心境。而不要順著自私習氣,卻不自知對情人的無情傷害,也是對自己愛之誓言的本質背叛。

(文本 : 1330字,約需2分鐘左右閱讀)

戀愛是一種修行,修什麼?戀愛首先打開的是浪漫境界之門,浪漫境界又是什麼?對此我們須要做更深一層的探索。

我們曾說浪漫是一個無內容的境界,愛情生活卻是個有經驗內容的修行歷程。那麼,我們若希望通過一段修行歷程以重現那兩位一體的浪漫境界,便知所謂修行,是要廓清所有遮蔽境界的雜質,好讓那虛靈的境界果然能再度呈現的意思。

請問那些會遮蔽境界的雜質是什麼呢?籠統概括地說就是自私。不過一般理解的自私比較偏指道德上的惡,如存心不良、損人利己、對他人輕易起妒恨懷疑攻擊陷害之念等等。但在愛情的領域,自私的涵義卻更要寬廣許多,因為在一般的人際關係或社會生活上,能做到六十分的道德標準(如不存惡念)便足夠維繫;但在愛情關係,卻要接近一百分(要存充分善念)才能促使浪漫境界再度發生,而讓情人們心滿意足。

所以,在愛情生活上,自私便更包括一切以個人的思想觀念去理解對方、以一己的價值標準去衡量對方、以自我的經驗習慣去勉強對方、以私心的好惡願望去期待對方等等。因為一有希望就有失望、一有勉強就有委屈、一有批判就有傷害,總之是只要一想將對方自由完整的生命塞進自我有限的觀念框框,就有扭曲壓抑對方之嫌,而根本違背我愛她的初衷,也阻礙了兩個生命的親近。因此,在愛情生活中,這些都是足以致命的雜質而必須儘力濾除的。

不久前曾有學生跟我敘述她的一位同學嫁給一個德國人,在婚禮上德國夫婿對情人發表了非常美麗動人的詩篇,但婚後沒多久,便對妻子記掛父母、常回娘家感到失望,指責她不夠成熟、還沒長大、是個不好的妻子…….

對此,我們很容易便明白是源於文化差異,但這樣詮釋還不夠,我們還須更進一步探索到身為情人的存心不該如此粗糙,徑自把愛心與自己習焉不察的成見習氣慾望混為一談,以致蒙蔽了愛心而不自知。

原來愛的最核心涵義就是指我對你的一份純粹善意,這和你是個怎樣的人?你我間的觀念習性文化差異有多大?你能否在生活上和我密切配合等等,是完全無關的。換言之,即使我看不慣你(或你看不慣我)所有的言行,都無損於我對你的愛;即使我們無法相處到不得不分手的地步,都不是由於我不再愛你,而正相反的是由於我愛你,不忍看到你與我相處不諧的苦痛才毅然決定與你分手。

原來情人們的一切交往都毫無例外地是環繞著愛的核心,才配稱為愛情生活,乃至連分手都是基於愛,才真分得成;而不會形跡雖分,而心留余痛與余恨,以致在彼此的內心深處舊恨陰魂不散,糾纏人一輩子。

由此我們便知,在愛情生活上的第一項修行,便是時時提醒自己(或互相提醒)回到愛的純凈初衷,且面對一切會導致愛心消失、境界遮蔽的私心雜質,一 一省察破除,讓彼此又回到初見面時那一分單純喜悅無私的心境。而不要反而 順著這自私習氣,把它合理化為理所當然,以致讓所有對情人的失望與指責都變得振振有辭,卻不自知已經是對情人的無情傷害,也是對自己愛之誓言的本質背叛。

我們於是又一次明白:為什麼愛情的發生總在陌生人之間,也總在毫無心理準備的剎那。原來正是因為我們對陌生人一無所知,在此偶然的剎那心理也來不及興起任何預期,遂使我們的心自然處在一個一無所有,但存一點單純善意的狀態之中,而和對方的心無障礙地碰觸到了。

但,第一度浪漫碰觸是緣,是上天的恩賜;要想有再一度的境界呈現,便須情人們真誠下功夫才可能了!

曾教授【愛情是什麼東西】 文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新學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新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