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第四周製冷資訊精編
最冷菌為您精選最近本周製冷行業發生的重要新聞,用最精鍊的語言告訴您最新市場要聞,助您把握製冷行業動向。
1
打探國內最大「水空調」:江北嘴CBD每年省電30%
據介紹,江北嘴江水源取水工程是國內建成規模最大的江水源熱泵區域能源系統,也是國內目前最大的「水空調」項目。江水源工程與傳統的中央空調系統相比,電力設備裝機容量減小52646千瓦,節電至少30%以上。末端用戶不再需要安裝取傳統冷卻塔設備,外裝機房面積總計節約22265平方米,每年可節約用水198萬立方米。
2
成本上漲疊加需求推動 製冷劑價格集體上調
受原料氫氟酸價格上漲,以及下游空調企業備貨需求推動,近期製冷劑價格持續上調。百川資訊數據顯示,R125、R410a製冷劑產品,22日分別上漲4%、2.7%,無水氫氟酸漲近2%,均創近期反彈新高。其中R125價格,自2017年9月份低點以來,累計漲幅超60%。
3
全球最大光伏空調項目 格力強勢落地美國
日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世貿中心銷售總部舉行了格力光伏多聯機工程合作的簽約儀式。鳳凰世貿中心佔地面積60萬平方米,全部使用格力自主品牌光伏空調,項目總冷量超過4,200冷噸,是目前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空調項目,採用的空調設備超過1,200餘台,光伏板裝機容量超過6.7兆瓦。
4
《蒙特利爾議定書》令臭氧層「癒合」
科學家們通過對臭氧層空洞的衛星直接觀測,首次發現大氣中氯氟烴(CFCs)分解產物氯的濃度正在下降,從而使得臭氧消耗減少。CFCs含有消耗臭氧層元素氯和溴,在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向該類物質發出全球禁令之前,CFCs曾一度被廣泛用於從髮膠到冰箱、空調等產品中。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期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發表的一項研究文章顯示,《蒙特利爾議定書》實施的結果便是氯在大氣中的含量下降。與NASA的Aura衛星於2005年首次在南極冬季測量的數值相比,南極上空的臭氧消耗降低了20%。
5
旋轉壓縮機突圍冷凍圈行業標準也來了
珠海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空調壓縮機專業化民族企業,2012年積極申請《冷凍冷藏用噴液旋轉式壓縮機》產品標準立項「十二五」國家標準計劃,列入了工業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四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工信廳科[2013]217號,計劃編號2013-1954T-QB)。2014年12月正式啟動並成立了標準起草工作組,編製工作前後歷時三年,經歷徵集階段、起草階段、意見徵詢階段和審查階段等多個環節。目前該標準正在審批中,預計2018年上半年出台。
6
2017年空調內銷8857萬台
據產業在線披露, 2017 年 12月空調行業實現銷量 957 萬台,同比增長12.23%,其中內銷 631 萬台,同比增長 21.38%;全年來看空調內銷 8857 萬台,同比增長 46.43%。 重點公司方面,海爾美的 12 月內銷增速領先(分別為 50%和 49.6%),格力內銷增速放緩至 10.7%,我們判斷經銷商或由於漲價預期下提前拿貨導致 12 月份增速較高,格力全年業績達成前提下內銷增速主動放緩。
7
國家能源局解讀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
1月24日,在國家能源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電力司有關負責人就《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以下簡稱《規劃》)接受了中電傳媒記者採訪,從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現狀和問題以及推動該項工作的方向目標、推進策略、支持政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解讀。


TAG:中國製冷網 |